APP下载

材料人文之——从甲骨到造纸(下)

2017-04-23刘超

新材料产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造纸术

刘超

(2)隋唐五代十国:抄书之风盛行

从公元581年,北周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到唐朝末期大一统结束,社会重新分裂为诸侯征战的“五代十国”(907-960年 ),共经历了近380年。这一时期,因其中的大唐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的几个超级大国之一,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农业、手工业、科技、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造纸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这一时期,纸制品已经普及于民间,全国各地遍布造纸作坊,纸的质量越来越高,满足了当时兴盛的“书画之风”的需要。雕版印刷术广为流行,对纸张的需要进一步刺激了造纸术的发展。唐代可造出幅面更大的纸,从而满足了画家的需要,纸本绘画从这一时期猛增,传世的有韩滉的《五牛图》等。除文化及文书用纸外,隋唐五代时许多日用品也以纸制品制成,以代替其他昂贵材料,如灯笼纸及糊窗纸,表面涂上油成为防水纸,可取代绢料。在欧洲直到1735年英国人威尔德(ObadiahWyld)才取得制防水纸的专利。

隋唐時期的造纸原料增添了许多种类,如麻、楮、桑、藤、瑞香、木芙蓉等木本植物的表皮,并诞生了用竹子制造的竹纸,被用于书法家们的作品创作。唐朝人张彦远在《法书要录》里记载了唐玄宗时已经有人制造出了价格低廉的五色斑文纸。据《唐六典》及《翰林志》记载,唐代官方文书均用不同颜色的藤纸作为书写材料。当时的广东罗州(今廉江)还出现了用沉香树的树皮作为原料的香皮纸(见图1),纸张香气扑鼻,这种纸在建国后曾在新疆出土。不仅如此,同时期的四川还出现了用芙蓉花汁液作为染色剂的信笺纸,白居易、刘禹锡和杜牧等文豪都比较喜欢使用这种纸。

隋唐时期,不仅纸的原料和种类得以扩展,生产纸的地区也出现了常州、杭州、越州、婺州、衢州、宣州、歙州、池州、江州、信州、衡州等数十个州邑。前文提到魏晋时期抄书之风大盛,这一风气一直延续到隋唐,雕版印刷术的成熟使得书籍的生产时间大为缩短,再加上这一时期佛教的广为传播促进了了佛经的大量印刷和抄写。近现代在我国出土的佛教典籍中,隋唐五代时期的数量最大。因此这一时期社会对纸张的需求量之大可以想象。

五代十国时期因为国家的分裂和连年的征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手工业尤其是造纸业的发展。社会的动荡致使人们对纸的要求明显下降,当时著名书法家杨凝式所用书法用纸的质量还不如现在的草纸。但当时统治阶级用的澄心堂可谓代表了当时造纸技术的最巅峰。苏易简在《文房四谱·纸谱》写道:“南唐有澄心堂纸,细薄光润,为一时之甲。”据说,宋朝的欧阳修辗转多年才得到10张澄心堂纸,舍不得用,好友梅尧臣请求多次才从欧阳修那里“抢”到了2张(见图2)。此后,梅尧臣又从其他途径获得100张澄心堂纸,不知欧阳修知道后作何感想?为此,梅尧臣作《宛陵集》说:“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澄心堂中唯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由此可见,澄心堂纸的贵重程度在当时堪称“一纸百金”。

(3)宋元时期:造纸新纪元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宋朝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却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巅峰时期,许多技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革新,造纸原料的开拓出现了稻麦秸秆,这一原料也成为以后近千年纸张的主要原料,为现代造纸工业原材料体系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开创了造纸技术新的纪元。北宋年间,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自宋代开始,社会大宗用纸主要集中于书籍的印刷,利用活字印刷技术制作的书籍,字体统一、字迹工整清晰,这种印刷字体则被后人称为“宋体”,一直作为印刷出版物的主流字体流传至今。

在宋元以前,造纸原料一般均为植物的表皮,其功能只能局限在书写和裱糊等,适用范围很窄。而从造纸原理看,从用植物表皮纤维到用植物的茎秆造纸,无疑是造纸技术的一大进步。这一技术在宋元时期得以应用并延续至今,将纸的种类和功能无限放大。体现这一进步的标志就是竹纸和皮纸的大规模应用,竹纸就是由竹子整个的茎秆制成。我国竹纸始见于唐朝,于宋朝发展,并开启了欧洲用木浆造纸(18-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木浆造纸)的先河,比西方制造竹纸早了一千多年。据检测,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米芾《珊瑚帖》以及王羲之《雨后帖》、王献之《中秋帖》的宋代摹本都是竹纸(图3),米芾所用之纸很可能就是宋代的会稽竹纸。

与竹纸大规模使用的同时,大量优质皮纸的涌现也是此时期不同于前代的特点。中国造纸术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纸的加工花样翻新,为后世所称道。宋元时期纸制品的广泛使用也超过唐五代。举凡纸帐、纸衣、纸伞、纸被、剪纸、纸花等,应有尽有。甚至游戏用的纸牌也深入于民间,这也是我国的一项发明。

(4)明清时期:传统造纸集大成

明清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比宋元时期更加发达,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历史的脉络看,也是总结性的发展阶段,造纸术亦如此。无论在造纸的原料、技术还是设备和工艺等方面,都处于集大成阶段,也是我国传统造纸历史的最后阶段和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和联系更加密切,先进的造纸技术也随之传到国外,为最先进入工业化的西方诸国开创近现代造纸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借鉴。

受自宋朝以来西南沿海等地区开启的海外贸易影响,我国的商品开始流入东南亚和西亚等地区,至郑和下西洋达到鼎盛时期。纸类商品作为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物品之一,其运输费用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商品交易的成本,进而影响了原产地的分布。因此,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纸的生产多集中于江南等水路运输较为方便的地区,这是由于距离泉州、广州、福州、明州等当时主要的国际贸易始发港口较近。

产地分布的变化也导致了纸的生产原料和产品种类的变化。我过南方盛产竹子,因此竹纸的产量在这一时期居于首位,而麻纸的数量逐渐减少。另外,现在书法和水墨画中主要用的“宣纸”,也诞生在这一时期(图4)。

明清时期为我国传统造纸技术的巅峰时期,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对于造纸术的系统记载,这是在之前的任何时期都不曾出现的事情。如明代王宗沐撰修的《江西大志》、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杀青》、方以智的《物理小识》、屠隆的《考槃余事》及冯梦祯的《快雪堂漫录》,清人严如煜的《三省边防备览》之《山货》卷、《曹氏宗谱》等著作不胜枚举。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在这一时期恢复了以往历朝历代的著名纸类的制造工艺,如唐代薛涛笺和澄心堂纸、宋代金粟笺、元代明仁殿纸等,并推出宣德贡笺(后与唐代澄心堂纸齐名),与宣德炉、宣德瓷被后人誉为“宣德三宝”。

2.少数民族地区造纸术的发展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整体的开化历史起到了巨大的贡献。源于汉族的造纸术传至少数民族地区,再由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传至国外,对造纸术的传播贡献斐然,也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和团结。下面主要介绍西藏、新疆和内蒙古3个少数民族地区的造纸术发展情况。

(1)藏族地区的造纸技术

随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西藏)赞普松赞干布,唐朝的科学技术一并传入西藏,其中包括造纸技术。吐蕃民众对佛教崇拜之盛,佛经的传播间接地促进了造纸技术在藏地的成熟和发展。考古人员曾经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了纸质藏文经卷,经对比推测是藏地的造纸工艺所制造。藏地抄写佛经用木笔,所以纸比较厚,呈肤色,纸的背部有疙瘩,多为麻纸。

西藏造纸所用原料大体上有3种:一是狼毒草(藏语叫“毒草”,见图5),它的根茎都可用来造纸。二是木植韧皮纤维,比如灯台树,还有用野茶花树。三是利用旧纸。藏族造纸技术与中原地区差异不大,但原料采用高原的野生植物,这些野生造纸原料的发现和利用(图6),是藏族对我国造纸术的一项贡献。

(2)新疆维吾尔地区的造纸技术

近几十年,在甘肃和新疆地区出土了许多纸质文书和图书典籍,书写文字包罗万象,有古回纥文、古西夏文、古突厥文、古粟特文、吐火罗文、叙利亚文、印度梵文、希腊文和汉字等,经过翻译得知,造纸术在汉代发明不久就传到了新疆境内。新疆除出土了用各种文字书写的文书典籍之外,还出土了纸棺、剪纸、纸本绘画、纸牌、纸帽、纸鞋、纸腰带等各种纸品。

1972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了一张纪年为高昌王麴文泰重光元年(公元620年)的文书。该文书纸为白色皮纸,上有“纸师隗显奴”字样,据推测“纸师”就是当时的主要负责造纸的职务。此出土文书表明,至迟在距今1 200多年前的7世纪初期,高昌已有纸师来掌管造纸手工业生产。

从造纸材料上看,新疆早期的造纸原料与中原地区差别不大,主要是麻纤维或麻布。但是在制作工艺上采用的材料却具有当地特色。在造纸工序中,有一道“捞纸”工艺,中原地区捞纸用的是竹帘,而新疆捞纸用的是——芨芨草帘。从捞纸技术分析,因芨芨草杆较粗而滑,捞纸时滤水速度快,纸面容易产生透眼或纸浆分布不匀的现象,在造纸工艺上被称为“纸病”。为避免发生纸病,捞纸时尽可能用重捞法捞出较厚的纸。因此,新疆造的纸往往比中原的纸厚。此外,新疆所生产纸的种类也已麻纸、皮纸为主。

(3)蒙古族地区的造纸技术

一直以来,蒙古部落就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可谓联系紧密。1942年,有人在内蒙古额济纳河烽燧遗址,发掘出汉代的纸品,上有文字,说明纸早在1 000多年前就已经传到蒙古大漠。元代时期,造纸术在蒙古地区曾一度很发达。这一时期,蒙古地区所生产的纸以麻纸为主,纸张较厚较生涩。

成吉思汗统一中国之后,许多中原地区的人被迁移到蒙古地区安家落户,与当地其他民族兄弟一起开发和戍守边疆。人口的迁徙,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兄弟的融合,中原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科学著作被翻译成蒙古文纸质图书传至该地,在蒙古族中广泛流传和传抄。

蒙古地区生产的麻纸因为厚,具有很强的机械强度,且抗老化性能好。目前,国内的不少博物馆内还收藏着几百年前蒙古地区生产的纸品,性能依旧,可见蒙古纸的寿命之长久。

三、中国造纸术远播世界

起源于我国的造纸术在世界文明的发展、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电子化高度普及和集中的今天,人类对于纸的需求和依赖依然无可比拟。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造纸技术首先传到了中国的周边国家。

1.亞洲

造纸术传至亚洲各国的时间不尽相同,对造纸技术的改进程度也千差万别。有的国家只是单纯地引进技术和设备,生产出来的纸也较为传统,但有的国家对造纸工艺和材料的选择添加了不少自身的文化符号。这里主要介绍造纸术传入日本和阿拉伯地区的情况。

(1)造纸术传入日本

日本自古以来与中国一衣带水,就连日本的文字在固定之后(日本文字渊源较为复杂,先后出现过蒙古语、通古斯语、土耳其语、朝鲜语、荷兰、葡萄牙、英国等语音和字根)也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日本文字是由汉字和假名2部分组成,除汉字部分外,假名又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平假名是由中国书法中草书符号组成,片假名是由中国书法中的楷书偏旁构成。因此,书法作为一种基本的书写能力和艺术技艺的体现,早在1 000多年前就已经传入日本,那么日本对纸的需求自然也很广泛。据日本学者推测,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日本就与中国有着频繁的交往,造纸术很有可能在这一时期传入日本,但具体时间无从考证。

时至今日,日本的“和纸”仍为日本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即使在造纸业高度工业化的今天,和纸依然被中日两国书画爱好者所喜爱。日本的造纸技术,在很长时期内都受到我国唐朝造纸术的影响,制造麻纸和楮纸的技术与唐朝高度一致。除此之外,代表日本古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源氏物语》(成书于公元1101-1108年)里面提到的蜡染纸、青折纸、紫纸、赤纸、胡桃色纸、交纸以及楮纸(图7)等加工纸展现出了日本当时明显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

从我国唐朝开始,日本的纸类商品已经销往都城长安,并且有一些日本书籍所使用的纸张已经可以与当时唐朝最高水平的纸相媲美。在亚洲,除中国外,现存纸质古籍数量最多的就是日本,与其悠久的造纸技术密不可分,其用纸多为和纸。和纸最大的特点就是厚重洁白、纤维匀细,经过长期的发展,日本和纸已经自成一脉,形成独特的风格,被日本民众视为意义重大的文化遗产。

(2)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地区

阿拉伯,古代中国称其为“大食”,唐高宗曾与大食第3任统治者(哈里发)鄂斯曼于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建立外交关系,但之后由于某种原因双方于公元751年在位于中亚的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爆发战争,大食在战争过程中俘虏了不少唐朝士兵和随军工匠,其中就有造纸匠人。大食因此获得了造纸技术,造纸术就这样在一场战争中传入到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地区,最终又由阿拉伯地区传至欧洲。

阿拉伯学者比鲁尼(Al—Biruni,公元973—1048年)曾在《印度志》中说:“造纸始于中国,……中国战俘把造纸法输入撒马尔罕,从那以后许多地方都造起纸来……”从公园751年之后,阿拉伯地区开始大规模生产纸张,并在阿拉伯地区广泛建立造纸厂,生产的纸被用来运往欧洲,为阿拉伯地区与欧洲的贸易发挥了巨大作用。

公元800年左右,大食颁布法令规定:今后政府公文一律用纸书写,不再使用羊皮。此后,在巴格达、蒂哈玛、大马士革等地相继出现了规模较大的造纸厂。公元900年,埃及开罗建成非洲历史上第一家造纸厂,至此,造纸术一直从中亚、西亚传播到北非的阿拉伯地区。

2.欧洲

前文提到,阿拉伯地区将纸销售到欧洲,欧洲对纸的需求量远远大于阿拉伯地区。因此,欧洲每年要向阿拉伯支付巨大的金钱用以购买纸张。无独有偶,造纸术传到欧洲有2条路径,其中一条居然仍是与战争相关。

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自古就是航海业发达的国家,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越来越频繁,这也成就了这几个国家的航海贸易大国地位,成为欧洲贸易的转运站。公元750年,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建立,统治者下令屠戮前朝倭马亚朝宗室成员,前朝太子拉赫曼侥幸出逃到北非,再由北非到西班牙。拉赫曼于公元756年在西班牙建立了政权,史称“后倭马亚王朝(公元756—1036年)”。跟随拉赫曼出逃的人中就有造纸厂的技术人员,因此造纸术进入欧洲。公元1129年,西班牙第1家造纸厂建于萨狄瓦,这也是欧洲历史上第1家造纸厂(图8)。

造纸术传入欧洲的另外一条路径是12世纪由阿拉伯过地中海进入意大利。造纸术传入意大利之前,意大利因每年购买大量的阿拉伯纸致使金币外流数量巨大,一度造成贸易逆差。意大利国王曾下令禁止使用阿拉伯纸,地址阿拉伯纸的倾销。但文艺复兴的到来为造纸术进入意大利起到了助推的作用。禁令并不能改变意大利人对艺术的追求,许多艺术形式依然要依靠阿拉伯纸实现。无奈之下,政府引进造纸技术,决定建立意大利自己的造纸厂。1276年,在意大利蒙地法建起了意大利第1家纸厂生产麻纸。造纸厂建成后,意大利人的艺术天赋同样也展现在对造纸技术的改进上,他们发明了金属打浆装置,并在纸浆内添加动物胶代替淀粉,生产出了水纹纸。直到14世纪,意大利已经成为欧洲用纸的生产基地,产量超过阿拉伯地区的总和。

四、結语

公元1494年,英国第1家造纸厂于哈福德郡建成;公元1575年,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后建立了美洲第1个造纸厂;公元1635年,丹麦尝试造纸;公元1690年,挪威建立造纸作坊;1690年,在美国费城诞生了美国第1家造纸作坊;公元1803年,加拿大在圣安德鲁斯兴建纸坊;公元1868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建成全国第1家造纸厂。

造纸术从公元前2世纪在中国诞生至19世纪后期享誉世界,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跨越,终于完成了向世界的传播。回顾历史,无论是在怛逻斯战争中被俘的唐朝士兵还是辗转流离终建国的拉赫曼,他们都为纸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都将在人类文明发展和科技史上永载史册。

猜你喜欢

造纸术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情境教学
古埃及比中国更早发明造纸术?
试论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 与欧洲文艺复兴之关系
我学会了造纸
从楮皮造纸与美浓和纸看传统造纸工艺的传承
探讨造纸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
2000年以来怛罗斯之战研究综述
伟大技术的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