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

2017-04-23郑桂华

科技资讯 2017年4期
关键词:城市发展智慧城市信息化

郑桂华

摘 要: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进一步延伸,智慧城市主要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来推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使城市运行更加高效智能,使城市迅速高效地服务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和商务活动等领域,让城市居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利于促进未来城市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智慧城市 城市发展 信息化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投资巨大、运营成本高、涉及范围广泛、系统构成复杂以及安全要求高的项目,因此,政府要制定正确的战略设计,用科学合理的决策来建设智慧城市,避免投资失误,避免浪费巨额资金,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高效建设智慧城市。

1 智慧城市的定义、内涵及特征

1.1 智慧城市的定义

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加深物联网、云计算的应用,通过对数据的管理和对信息的处理,实现全面网络化、产业高端化和高端智能化,实现对城市的高效控制就是智慧城市。

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慧城市需要运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打下坚实基础,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营造健康积极的运营环境;第二,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高效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结合物的智能和人的智慧,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大范围的互联互通,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第三,建设智慧城市要积极借鉴外来经验,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实现智慧政府、智慧经济、智慧教育和智慧环保以及智慧旅游等领域的高效应用;第四,为实现人民群众生活的舒适感、幸福感、和谐感,智慧城市侧重于通过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1.3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感知化、智能化和互联化是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根据智慧城市的建设,其存在宽带经济、知识劳动力、广泛整合、协同运行和激励创新5个特征。

2 存在的问题

2.1 智慧城市建设的规范标准与重点缺失

规范标准对建设智慧城市来讲非常重要,我国目前建设智慧城市处于摸索阶段,针对软件、接口、标准化体系的规范需要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这有利于避免智慧城市在推进的过程中产生信息孤立点,降低建设智慧城市的风险。首先,建设智慧城市缺乏对数据采集利用的统一规范标准体系,导致产生的数据不规范,各部门执行的标准随意性比较大,数据的利用价值不大,缺乏对数据采取的明确规定,不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其次,没有在各部门之间建立数据分享机制,使各部门的数据不能共享,不利于充分利用信息,同时也缺乏数据共享的依据和规范,不利于保护数据的安全,也不利于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海量数据;最后,建设主体和责任单位依赖于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不利于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容易使不同单位因认知差异而造成建设标准良莠不齐,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使智慧城市建设的宏观描述性目标无法有效引导建设主体制定以及落实建设计划,也不利于对责任单位进行量化考核;此外,覆盖面太广、重点不突出是建设智慧城市的一大缺点,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政府投入巨资,政府应当有选择地推进项目,而不是让所有项目并排齐上,这不利于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建设智慧城市。

2.2 政府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机制

第一,政府各部门无法深入合作的根源就是资源不能共享,由于数据资源负责人担心数据的安全而封闭数据,然而,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海量的数据,数据资源不能共享,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基础,就无法更好地开展合作;第二,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通常会明确一个主导部门,以及若干个协作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部门条块分割的现状,使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繁琐,各个部门选择单打独斗的责任田,大大降低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

2.3 缺乏有效的公共政策进行引导和支持

第一,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政府部门很少针对公共服务优惠、产业项目优惠制定相关政策,来表示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二,部分智慧产业相关政策语义模糊,难以理解,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明确财政资金的安排;第三,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政府政策支持不到位,政府在指导公共政策时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不利于提高政策质量。

2.4 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分散且不明确

职责不明确不利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工作顺利进行,在责任分工方面缺乏整体设计和硬性规定。

3 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

3.1 两化进一步融合

智慧城市建设要牢牢把握两化的进一步融合,把握高度协同的信息建设新机遇,努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智能服务高效发展,智能技术进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

3.2 迅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呈现出了泛在融合的趋势

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提升了市民生活的品质和企业生产运营的效率,光纤网络、无线局域内外、移动网络等呈现融合趋势,进入业务创新变革和终端智能集成的新时期。

3.3 新型智能信息应用逐渐改变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和市民生产生活方式

如今,智能互联的移动设备不断增多,互联技术逐渐成熟,更好地促进了城市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便捷、舒适、幸福的生活环境。

4 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

4.1 出于战略考虑,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大势所趋

目前,世界各国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积极建设智慧城市,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因此,我国也积极建设智慧城市,充分应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重视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增强我国的国家核心竞争力。

4.2 出于政府运营考虑,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促使我国城市发展朝着生态、绿色和环保的方向前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4.3 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的产业体系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逐渐产生,进一步应用、融合、渗透和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推进产业升级。

5 结语

政府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针对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深入的探究并找到对策,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科学策略,改变建设智慧城市的现状,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朱占峰.智慧企业建设的对策研究——以宁波为例[J].未来与发展,2014(2):61-65.

[2]张晓海,李生峰,潘曉宇,等.城市“智慧教育”发展规划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4(2):23-27.

[3]谢冰,曹珂.智慧城市建设体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3):2219.

猜你喜欢

城市发展智慧城市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探究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