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声喧嚣中保持头脑清醒
——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何杰
2017-04-22张小彩
文 | 本刊记者 张小彩
在众声喧嚣中保持头脑清醒
——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何杰
文 | 本刊记者 张小彩
>>课堂上的何杰
过去的2016年,中国出现多轮雾霾天气,多地中小学校停课,一时间网络舆论再次“爆表”。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老师何杰的文章《雾霾停课期间写给我学生的话》,以一名教师的视角引导学生正视雾霾,不再消极、抱怨。这篇充满正能量、理性态度的文章的点击量、转发量在2016年底达到百万余次,并不断引发人们讨论。
文章里,作者冷静而平和地和他的学生一起探讨“我们的认知方式”,即面对雾霾和其他公共事件,我们如何审视自己:“只有自己的头脑不成为他人信息与思想的容器,自己的嘴才能不是别人的传声筒。”
在何杰看来,天上的雾霾可以等风来,社会上的雾霾却常常积重难返,一不小心钻进十六七岁的学生心头,会造成难以清洗的污染。他要做的,是正向的引导,并且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应对那些看不到的雾霾。
心灵的去霾人
在北师大二附中博学楼高中语文办公室里,记者随手翻到的是一张语文月考试卷,其中一道作文题目是“我看网红”。与何杰老师的对话也由此展开。
说起《雾霾停课期间写给我学生的话》在网络走红,何杰有些不好意思,表示“出乎预料”“完全没想到”。
雾霾严重的时候,微信、网络上的各种抱怨、指责、谩骂铺天盖地,何杰认为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应该思考雾霾背后深层的社会心理。何杰借用鲁迅先生的话为标题,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题为《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文章,这篇文章中,他说:“在同一片穹顶下,我们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并认为“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不适当节制欲望,如果不重提推己及人,不重释克己复礼,实体雾霾不会消除,心灵雾霾会更严重”。“现在社会上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腐败问题、应试教育的弊端、老师的缺点,学生是逃避不掉的,关键是用什么程序和方式去沟通和改变。”
2016年12月8日,北京发布了雾霾红色预警,中小学校停课。上一次北京因为公共事件停课还是12年前的“非典”。
学生们在朋友圈感慨,有的同学说“宁愿不要这样的假期”,有的同学说“心疼北京”,有的同学说“可能要很多年以后,大众才能意识到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场怎样的灾难”。其中有一个同学在文章中感叹:“被寄予‘干预社会’厚望的我们,平时答过这么多政治主观题,说一堆宏观层面上的头头是道的话,真正问自己有什么极具科学性又切实可行的政策或解决办法,没有。甚至作为一个普通人,除了关好窗户打开净化器,提醒妈妈要戴口罩以外,我没法再做更多。无助,还是自己无用?”
这些困惑如同笼罩在学生心头的雾霾,何杰不得不及时作出解答。“读到这些,我的眼泪就要下来了。”时隔一年,说起当时的情景来,何杰的情绪依然有不小的波动,“学生放假了,我停课了,我特别想对我的学生们说点什么”。
对于还属于未成年人的高中生,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他们对外界的变动更加敏感,他们更容易情绪化地作出判断和表达。这时他们需要有人引导,需要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对社会问题进行独立的判断和思考,以及以什么样的态度进行判断和思考。
在《雾霾停课期间写给我学生的话》中,何杰提供了针对性的引导,其实摆脱对雾霾和现实问题的无力感并不是多难的事情,只要我们“力求心平气和”“求知、求仁,反求诸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与独立判断”“要力求心平气和。不自做悲情,更不被人煽动”——这就是何杰老师开出的药方。
这篇发表在他个人微信上的文章突然火了,朋友圈在转发,各种微信平台也在传播,整个就刷屏了。后来,《中国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凤凰卫视》等媒体也都不同角度关注、报道了此事。这是何杰完全没有想到的。
对于这样的“走红”,何杰觉得意外,也有欣慰。他看到,虽然网络上流行着很多的抱怨,但是这篇文章被大家喜欢,说明大部分人还是渴望着正能量,“内心里是认同我的一些观点的”。他最想的是给学生一些鼓励,也提醒所有的人“现在蓝天已经成了让人渴求的东西,那么统一、和平、安宁、信任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了,我们怎么办?”
文中何杰鼓励自己的学生:“我们并不是无所作为,我们现在的苦学、深思就是在为‘去霾’做事。从科学角度说,去霾并不是件非常难的事,但从社会角度看,去霾却又无比艰难。前者靠理科的智慧,后者却要靠文科的筹划。我们要做的还是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心态去长本事,磨性子。”
教师应做教育的袁隆平
身为教师,何杰一直谨记“教育者愿意并敢于传递正向理念”的信念。
“我是教书的,我不是网络红人。”在采访中,何杰不断地重复这句话,这时候他又变成了那些我们见惯了的有些啰唆、唠叨的中学老师。这是一种近乎下意识的身份认同感,“给我工资的是学校,认同我的价值的是我的学生”。他用再简单不过的两句话来界定自己的身份。
在何杰看来,中国的教育改革难,难在大多数老百姓是要靠教育来改变命运的,我们任何的教育行动,都会触动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他觉得教师能做到的就是尽量找到教学的规律,按照规律育人,提升教育的质量。他说,袁隆平为解决国家粮食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教育也是这样,政策和规划交给国家,“一线教师就应该做好教育的袁隆平”。
1993年至今,何杰做语文老师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说起这一路经历,何杰颇多感慨。
刚参加工作时,他教初中,喜欢搞点教学花样,他戏言自己那时追求的是“个人魅力”,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自己的亲近、喜爱,而不是真正的教学内容。
后来何杰被调入高中部。但他带的班级成绩不好。仅此一项,就足以否定他的一切。刚一个月,就被“退了回去”。何杰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欠缺。他开始注重课堂知识的含量,经常在讲课文中补充大量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在他看来,那几年自己的教学属于“文化传播型”“侃大山”,这样是“讲出学生不知道的东西”,学生对他的课是感兴趣了,可成绩却不理想。
2003年送走了第一届高中生后,何杰梳理自己的教学。他意识到,“我只是把一些知识告诉了学生,但是文本背后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文本的真正价值是什么?这些好像连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他开始关注教材文本的研究和学生的思维过程,由看重个人的吸引力,到发挥个人知识、思想和人格的魅力。
从2004年开始,何杰的语文教学开始渐渐进入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找到感觉了,品着滋味了”。2005年夏天,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高考文科语文成绩位居北京市西城区文科语文成绩的第一名,作为语文备课组长的何杰“打赢了应试的这一仗!”就这样,在不断地学习、研究规律、打磨教学中,何杰的语文教学在成长,成熟。
作为语文老师,何杰说自己是一个“理性的理想主义者”。他注重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也希望永远呵护他们的理想光芒。他说:“如果我不把孔子、孟子、司马迁、陶渊明、李杜、苏轼、曹雪芹、鲁迅等这些人给学生讲透彻,我对不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这些人身上最闪光的极其伟大的理想我要传递给我的学生。”
每一轮学生毕业时,何杰会主动要求在新的一年继续担任班主任。因为在他看来,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影响很重的工作。他鼓励学生们在三年中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支持他们参加科技节、艺术节,带着学生们打篮球,搞合唱,做志愿活动等。何杰希望通过自己做班主任影响学生,让他们有积极的人生状态,并在活动中锻炼思维能力,获得价值认同和成就感。“学生觉得自己有价值有成就感的时候,他就会有积极生活的动力,这一定会促进他的学习状态的改善。”何杰说,他想要的是应试成绩和全面素养的双丰收。
>>何杰与学生们在一起
当记者问学生觉得何杰是个什么样的老师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聊着他们心目中的“老何”。
“他会中秋带我们去北海划船,会带我们去收玉米,去种菜,会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布置不同的特长作业,会熬夜给同学提出的疑惑写很长的回信。”(周雯依)
“每个新年前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何老师都为我们朗读一段他很喜欢的文字。高一的时候他朗读了《神雕侠侣》里的一段,高二时朗读了《天龙八部》的一段,高三时朗读了史铁生的一首诗。”(叶心怡)
“何老师每天的情绪都很高涨,早晨进班第一句话一定是大声向我们问好,然后他要求我们也要大声地回应。他希望我们每天都保持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郭雨辰)
……
高三十班的“学霸”胡昕宇笑呵呵地来了个总结:“一个用自己的生命状态影响学生的生命状态的老师。”这是何杰的教育座右铭,也被他的学生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有理,有据,有逻辑”
这样的“老何”并不是完整的老何,虽然他反复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但是和很多语文老师不同的是,他却似乎总是有太多想说话而且觉得非说不可的时候。
“杏坛赤子”的公众号从2014年11月9日注册以来,除了大量的教学思考、学生活动反思,还有他自己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和思考。“柴静事件”中,他提倡“理性言说,独立思考”;屠呦呦获奖并引发相关争议,他希望“别让过度概括影响我们的判断和情绪”;霾没京城,除了对学生的鼓励,他还撰文《唯有干部带头百姓才能顺气》;2016年末,“罗一笑事件”反转、发酵时,他撰文《当众声喧嚣“还原真相”时,我们可曾想过笑笑》,认为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力维护一切孩子的心灵支柱”;中关村欺凌事件引发热议,他意识到“感同身受的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大缺失”……
在何杰看来,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教育、教学,他忍不住对社会热点和现象发声,其实也是履行一个教师对教育和社会的职责,也算是他的本职工作。“我只有把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思考得更深入、更透彻,我才能指导学生。”他觉得,自己的那些网络热文虽然是就事论事,但是他并不是以一种评论家的身份在说话,他其实一直想到和关照的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学生。
何杰认为,怀疑一切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分析这些信息和观点的来龙去脉,分析它们的表象与实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他对于自己“教师”的身份非常谨慎,在他看来,这样的身份除了要求老师要“终身学习、终身修身养性”之外,重要的还在于要求老师“做事要尽量慎重”。
何杰表示,作为个人而言,我们可以对公共事件有自己的判断和言论,哪怕是消极情绪都可以,但是作为一名教育者,在面对学生时一定要进行正向、科学的引导,这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职业责任。他举例子说,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对学生抱怨,抱怨学生不努力,抱怨环境被破坏,抱怨社会不公平,我们痛快了,可能学生也会短暂地觉得这老师很真实,真性情,可是你会慢慢发现,考试考不好他们第一个会骂老师,抱怨老师,遇到什么问题他们也会骂社会,抱怨别人,他们就不会检讨自己了。
所以,当记者问起老师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何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是思维方式的影响。”在他看来,教育很多时候,或者说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
或许是因为时代和社会氛围的急剧变化,这几年,何杰格外致力于引导学生的深度思考和理性思考。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更理性地看待事情和社会,凡事去追究为什么,不管持什么观点,首先要“有理,有据,有逻辑”。
这些年,他一直从事的是高中文科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高中的学生,正是激情满怀、个性张扬、锋芒毕露的阶段,何杰用心思,想办法,从未放弃过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他告诉学生“个性不等于任性”;他鼓励学生去闯,但是希望他们用“理性”保护自己;他希望学生抱有“改变社会的勇气”,但是提醒他们“不能不讲理”;他允许他们有“多元的甚至离经叛道的观点”,但是“必须尊重人”;他对学生说“可以不认同、批判别人的观点,但是要理解别人的逻辑,也要说清楚自己的为什么”……这些都和他关注雾霾、关注“罗一笑事件”、关注校园欺凌的公号文章中所提倡的“克制”“理性”“感同身受”一脉相承。他致力于培养高中学生的理性、辩证思考能力,通过教学、通过教育活动、通过关注社会热点。他希望学生拥有理性的智慧,“不能为了所谓的锋芒,培养一群伤害别人的人”。
在和学生王琪瑶对话教学的文字中,何杰说:“你们缺少的是独立思维训练,而不是独立思考激励。”
在和学生胡昕宇的通信中,他说:“我当然不反对‘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但我警惕地是用这些冠冕堂皇的词语忽悠你们,而你们被这些词语蛊惑,看问题偏激不冷静,反而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
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引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
学生周雯依在《记一位我不敢写的老师》的文章中说:“他不会刻意地要求我们一定要接受他的观点,可是他却通过课堂、作业、他的言语行为、班级中的文化思想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他曾说,教育是学生把老师教的东西都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忘掉之后剩下的是什么?是思维方式。”
2017年的元旦,他的班级“十子”(高三十班)在送给何杰的新年贺信中说,“当我们能从每个人的行文逻辑和话语体系中辨认出彼此,当其他老师拿着我们的作业说‘一看就是何老师教的’,我们都彼此相视一笑:是呀,我们是他的亲学生”。
何杰强调说,尤其是在目前的网络时代,新媒体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都可以自己发布信息,传播信息,从论坛到博客、微博再到微信,媒体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个人化,人们发言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但是也造成了信息传播、网络舆情的诸多问题。
“走红”之后,何杰意识到舆论和传播的强大力量,也同时变得更为谨慎理性,并开始认真思考新的问题:面对网络时代,教育和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2016年12月26日,何杰为北师大二附中的全体班主任做了一次题为“在众声喧嚣中保持头脑清醒——教师面对网络的应对之策”的讲座。在讲座中,他提出应该引导学生警惕很多的网络爆料,因为“网络爆料不仅容易翻转,而且其中也有很多煽动性的、情绪化的、断章取义的以及态度先行、立场先行”的言论;自媒体时代教师应该对学生做出必要的告诫,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社会舆论,“更加谨慎”“保持冷静”“减少代入感”“接受多元存在”。何杰认为,未来网络的社会环境适应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
不仅是对学生的培养,在和同事的交往中,在外出开展讲座、参加活动时,何杰也努力把自己的这种思考和理念辐射出去,他认为,在社会转型期,问题很多,抱怨很多,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理性的判断和谨慎的言说,不应该态度先行,更不应该只是情绪发泄。在他看来,这样做的目的其实非常单纯,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希望我的同行们都过得好点儿,希望正能量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