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以来中国留日教育的演变及影响因素探究

2017-04-22黄燕青

武夷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留学生日本因素

黄燕青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21世纪以来中国留日教育的演变及影响因素探究

黄燕青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留日教育是中国学生海外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晚清起中国人接受留日教育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不同时期的留日教育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留日教育受国内外的经济、政策、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有了新的特点。与此同时,留日教育还出现一定的问题和难点,在今后的政策制定和留日教育的指导应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留日教育;21世纪;演变;影响因素

中国学生的留日教育“从清末甲午战后兴起,延续于民国,一种持续到现在”[1]。不同时期的留日教育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各具特点的同时,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晚清时期“在日华人留学生接受的教育虽然水平不高,只是速成教育,但是对于中国的近代教育起了积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2]。民国时期“中国留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盟会的成立、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留日学生都起着重要作用”[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留日教育再度兴起,进入21世纪后,又随着新的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有了新的特点和内涵。笔者拟分析现阶段中国留日教育特点的历史演变,同时剖析该历史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其今后发展中所应重视的问题所在。

一、新时期中国日语教育特点的演变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留日教育随着国内外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留日学生人数的增多,留日学生的多样化,留日环境的大改善均构成了新时期留日教育的新特征。

(一)留日学生人数的变化

中国国门打开后,掀起了留学热潮,日本也是留学热点之一。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从1983年的2136人直线上升到1989年的10850人,从1990年的18063人猛增至25907人。进入21世纪后,留学日本的学生人数还是维持猛增的态势。2000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已达30000人以上,从2000年至2005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持续上升,增长了将近2.5倍,达到了八万人以上。而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留日人数一直保持在七万人到八万人之间,2014年达到历史峰值,突破九万人大关(94399人)(如表1所示)。另据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发表的《2014年度外国人留学生在籍状况调查结果》可以看出:2014年度在日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占在日外国留学生总人数的51.3%,占全体在日外国留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比位居第二位14.4%的在日越南留学生多出了36.9个百分点,是其人数的3.6倍之多。比位居第三位的在日韩国留学生多出42.7个百分点,是其人数5.9倍多。可见,在日中国留学生成为日本所接收的外国留学生的主体。

表1 2000年-2014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统计(单位:人)Tab.1 The Statistics of Chinese student in Japan from 2000 to 2014(Unit:person)

(二)留日学生特点的多样性

留日学生的不断增多,也带来了该群体特点的多样性。第一,本科毕业留日学生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由于我国的高考录取率较低,接受留日教育成为高中毕业生升学的另一个途径,故此时期留日教育的中国学生主要以高中毕业生为主,中国大学毕业生接受留日教育相对较少。进入21世纪后,大学毕业继续深造选择接受留日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相反由于中国大学的扩招,高中毕业的中国留日学生在日趋减少,以招收中国留学生为主的日本语言学校出现倒闭潮。第二,以打工赚钱为目的的留日学生大量减少。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由于中国国内经济水平不高,人均工资低,而日元却正处于升值阶段,因此在日本的打工所得比中国国内的工薪阶层要高得多,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以打工赚钱为真正目的的留日学生。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币升值日元贬值,再加上中国国内的生活水平和工资提高,这一现象就大为减少。第三,以兴趣爱好选择接受留日教育的学生持续增加。以前留日教育的手续繁杂、条件严苛,接受留日教育的中国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专业的空间和余地比较狭小。而最近这十五年来,留日教育条件的放宽,给中国留日学生带来了选择专业的空间,促进了中国留日学生专业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化。

(三)留日环境的改善

2010年,日本政府实行了统一的留学签证政策。之前日本政府针对留学生的不同类别,实行就学签证和留学签证两者方式。对于进入日本语言学校(即日语教育机构)等的留学生实行就学签证,对于进入日本短期大学、大学、大学研究生院等留学生实行留学签证。就学签证时间一般为半年或一年,而留学签证时间一般为一年到两年不等。就学签证不仅签证时间比留学签证短,在申请奖学金和资格外活动(如打工等)时,其待遇也稍逊于留学签证。留学签证的统一政策,对中国留日学生一视同仁,大大改善了中国留日学生的生存环境。

除了留学签证统一政策的实施,留学日本的手续也已从简。以前留学日本大多通过留学中介这一途径,但现在由于网络的发达,中国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日本学校的信息,并直接和校方联系,自主申请留日的情况增多。加之日本的语言学校和大学等教育机构等每年在中国各地举行留日说明会的逐年增多,以往接受留日教育的高额中介费已经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低额或免费的留日中介服务。这样,不仅节约了教育成本,而且在学科的申请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此外,留学费用也在下降。不少日本语言学校或大学为了解决因日本少子化而生源不足的现状,对中国留日学生特别是优秀的中国学生采用优待的政策。比如:减免入学金,提供半额奖学金或全额奖学金,帮助留学生申请地方社团奖学金或助学金。同时对留学生在日学习生活期间帮助提供打工或实习机会等。另外,有的学校还特别设立留学生部门来指导留学生在日本就业。

以上的政策和措施极大改善了的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学生接受留日教育的积极性。

(四)留日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自1999年中国的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日语专业的数量也急剧上升。至2014年底,全国有506所大学开设日语专业,初步统计高校日语专业学习人数达到245730①。其中大多数高校都与日本的大学签订了协议,以交换留学的形式开展了合作交流。虽说是交换留学,但一般都是中方大学单方派遣学生前往日方大学的留日学习,时间以半年及一年居多。有的学生会在留日学习期间找到自己的升学目标,并做好联系导师等各项准备工作,待学成回国,取得中方大学的毕业证后,通常又会直接到日本的大学攻读研究生。这种校内留学为互免全部或部分学费、自费等,以前者居多,故对学生及其家长造成的经济负担较小,再加上日本大学的积极配合,很受学生的欢迎,此态势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此外,还有日本大学及留学机构组织的假期日本游学也可看作是留日学习形式的一种新形式。时间通常为半个月至一个月,参加人员不仅有日语专业的学生,还有大学里对日本感兴趣的其它专业的学生。费用在1万到2万元之间,在日期间以学习为主,并适时安排参观游览及体验项目。参加此类游学的学生也会有人选择毕业后去日本留学,可以说短期的校内留学和游学都对留日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新时期中国留日教育变化的影响因素

21世纪以来影响留日教育变化的因素颇多,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以下笔者拟从经济因素、政策因素、意识因素等不同层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因素

经济是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物质因素,经济状况的波动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发展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城市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子女,花费在子女教育上的开支也大量增加。一对城市夫妇积累的家庭储蓄能够支付子女留日教育费用的现象越来越多,以往“借贷留日”的现象日趋减少。从国际形式观之,2000年至今,中日汇率的变化整体上呈现出日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以100日元为基础兑换,2000年1月的基准价为8.10445元人民币,2008年1月的基准价为6.4064元人民币,2015年5月的基准价为4.991元人民币,日元贬值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了三分之一。②如果以留日学生年均缴纳学费100万日元计算,2000年1月应缴纳8.1万元人民币;2008年1月应缴纳6.4万元人民币;2015年5月应缴纳4.99万元人民币,经过15年的汇率变化,2015年比2000年缴纳的学费少了3万元人民币之多,这样对于中国留日学生而言留学费用省了35%以上。人均家庭收入的上升和留日教育费用的相对大幅度降低是促成中国留日学生人数的不断上涨的主要经济因素。

(二)政策因素

所谓政策因素,是指日本政府于1983年制定的“留学生10万人计划”和2008年制定的“留学生30万人计划”的积极作用。1983年的“留学生10万人计划”经过不断改革,优化和整合了留学生教育条件,增加了公费留学生人数,积极配置了留学生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对私立大学进行了经济补助,经过25年的努力在2003年达成了预期目标,在日外国留学生突破10万大关。而2008年的“留学生30万人计划”是在日本为了解决老龄少子化现象,突破经济低迷和劳动力减少的困境,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是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外务省、法务省、厚生劳动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等6个国家部门联盟建议,由时任首相福田康夫在2008年1月的国会施政方针的演讲中提出的”[4],其主要措施是:改善入学途径,让接受留日教育更为便捷;完善留学生的奖学金制度,扩大奖学金范围,提升奖学金金额;促进日本大学的国际化;加强官产学的积极合作,完善在日留学生的就业体系。这一系列措施方便了外国留学生进入日本大学深造,作为日本留学生的主要群体的中国留日学生直接从中受益,这正是21世纪以来中国留日学生人数持续不断上升的政策因素。

(三)意识因素

以往中国学生的留日意识主要考虑是否取得留学签证为前提,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取得留日教育签证比较困难,因而中国学生的留日意识主要停留在能否取得留日签证的认知上。但是随着留日教育的门槛降低,特别在“海龟变海带”等留日归国人员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的情况下,留日教育的专业选择更趋于个人的兴趣和未来规划的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中国留日学生的专业选择上大多体现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21世纪的中国学生的专业选择观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中国留日学生选择更贴近就业市场和方向的人文和社会学科的实用性专业,如会计专业和动漫专业,而选择理工科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多。留日教育的留学意识逐步从“盲目出国”到“理性出国”过渡,留学的价值取向更趋向于实用性和就业前景性。

三、今后中国留日教育发展中应重视的课题

目前中国学生接受留日教育正进入历史新时期,在解析留日教育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时候,应更科学更客观地对待目前所面临的课题,以期正确引导留日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理性明确留日教育的目的

中国留日学生人数增多的同时,留日学生的类型也千差万别,再者“国外教育并非完美无缺、炉火纯青,而且各个国家也并不是一种水平,它们之间也存在差异。再加上出国人员素质、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不同,这就决定了留过学的人并非人人都出类拔萃,水平和能力高于国内培养的人才”[5]。因此,“海归”变成“海待”的现象在留日群体中也时有出现,但是“盲目”的留日教育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在接受留日教育之前,应明确自身留学日本的目的和意义,分析所学专业在日本和中国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同时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理性的留日教育,才能使留日教育的投入和产出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注重留日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培养

留日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留日教育的重要课题。这一问题不仅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个人意识上都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对初次长期出国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留学安全教育,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学习安全和政治安全等诸多内容,而且安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警示阶段,要提供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安全保障参考建议”[6],同时留日学生在平日的留日生活中也应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留日学生是中国形象在日本的个体体现,一小部分留日学生道德意识淡薄,恶意透资电话话费、偷欠水电费房租、非法打工等不文明不守信的行为也时有发生,甚至也有留日学生在日实施犯罪行为,这些都成为中国形象在日本的负面影响因素。因此,注重留日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培养是今后留日教育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提升在日中国人形象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留日学生归国就职的体制建设

中国留学教育长期以来的困境,就是高层次人才的国际流动趋势总体上呈现“流出量大于流入量”的状态,目前中国还属于高端人才流失率比较高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留日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留日归国的中国学生人数理应相应攀高,但是高端的中国留日人才归国比例仍然低下。“在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因素”[7],因此吸引中国留日学生的高端人才有利于中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在政策方面,制定一些更为优惠的留日归国人才的法律和法规。在体制方面,破除陈旧的人事制度,设立有利于高端人才发挥才能的雇佣体制。如此才能解决高端留日人才归国的就业问题,促进留日教育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作为中国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留日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分析新时期留日教育特点的时候,应结合当前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客观解析新时期留日教育的内涵,深刻剖析其内在的影响因素,紧密扣紧留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科学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为留日教育的政策制定和留日学生的留学指导提供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参考。

注释:

①此处数据源自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教育部外指委日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修刚教授2015年4月25日在全国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发展论坛所做报告“国家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日语专业的教学改革”。

②截止撰稿时2016年3月的100日元等同于5.76元人民币,日元略升值。

[1]任江辉.清末留日教育政策问题探究[J].理论界,2011(12):72-74.

[2]任江辉.在日华人留学生状况研究(1896~1911年)[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98-100.

[3]王晓秋.中国人留学日本110年历史的回顾与启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4):1-3.

[4]刘原兵.全球化视域下日本留学生政策:以“留学生30万人计划”为核心的考察[J].高教探索,2014(6):47-51.

[5]孙昌立.我国留学教育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J].江苏高教, 1987(4):57-59.

[6]管秀兰.在日留学生与日本的中国形象建构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2):92-96.

[7]苗丹国.出国留学教育的政策目标:我国吸引在外留学人员的基本状况及对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2): 20-28.

(责任编辑:白琳)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 of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Studying in Japan in the 21st Century

HUANG Yanqing

(School of Foregin Langunges,Jimei University,Xiamen,Fujian 361021)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studying in Jap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education.From the end of Qing Dynasty,it has been over one hundred years.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studying in Japan of different periods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Especially since the 21st century,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studying in Japan has new features by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nomy,policy and consciousness at home and abroad.At the same time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studying in Japan has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it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he future policy formulation and the guidance of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studying in Japan.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studying in Japan;the 21st century;evolution;influence factor

G648.9

:A

:1674-2109(2017)02-0076-05

2016-03-31

福建省教育科学“二十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FJJKCG14-072)。

黄燕青(1966-),女,汉族,副教授,主要从事日汉语言对比及留日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留学生日本因素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解石三大因素
留学生的“捡”生活
《黄金时代》日本版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