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悟诗歌文化
2017-04-22易群
文︳易群
以课堂悟诗歌文化
文︳易群
蒙学,主要指的是对于那些处于幼稚、蒙昧状态的蒙童进行的教育,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古时候的启蒙教育。教育的对象大致是8~15岁的儿童。教学内容则以“读、写、算、道德启蒙”为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完善,蒙学以其“整齐押韵的语句、多彩丰富的内容”达到了教育孩童的目的。其内容体系也相当庞大,《唐诗三百首》《千家诗》作为现今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而今,孩子们学习诗歌的主要阵地主要在课堂。如何以课堂去悟诗歌文化?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吟诵,更好地感受古诗的韵律,走进诗歌的情境
常态下,老师们都是用普通话朗读古诗,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最多教他们划分好节奏,找出韵脚,把诗歌读出韵味来。一般来讲,五言诗就是二三节奏,七言诗就是二二三节奏,这样一来,学生读着读着就像唱歌打拍子一样,出现了唱读现象,好长时间无法纠正过来,学生也陷入了一个“节奏圈”。而吟诵是利用一种吟诵调按照行诗规律依平仄诵读,反复诵读中,学生对平仄规律自然明了。在或吟或诵中,学生对于诗歌的韵律节奏也是自然感悟,学生仿佛回到了诗人作诗吟诗的意境中。且朗朗上口的一调吟诵,可以让他们举一反三,很好地达到积累的目标。
国学吟诵应该多样化,此为美读。美读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新的方法,它适用于散文、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深受学生喜爱。我们应大胆地把美读引入到国学课堂,让国学吟诵多样化。这既符合当下学生的学情,又丰富了吟诵的方式。国学的教学和现代的美读教学是可以相通的,是可以相融的,它们不是割裂的个体,而是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方法。
二、组诗,即群文阅读策略,感受更好的诗歌内涵
在古代,蒙学讲究积累量,而现在在我们的课堂中,古诗教学一般是一节课一首,但随着群文阅读概念的引入,我们无疑可以尝试组诗教学。如我们可以“思乡”为主题,选用《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枫桥夜泊》《秋思》等古诗,以“思乡是一种病”为矛盾主线展开群诗教学。将“通过吟诵来感受思乡的情感”“通过思乡组诗的比较,初步探究中国思乡文化——借物抒情和秋季高发的特点”作为教学目标。同时,可以《夜书所见》为代表,带着学生分析诗人如何借物抒情,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三首古诗,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在哪些事物上”等问题的答案。学生每找出一首,他们对借物抒情的手法就多了解一次;每找出一首,他们对诗人的思乡之情就更深刻地体会了一次。
多篇,不但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反而会提高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多篇,不但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反而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多规律。当我们引导学生再一次深入地研读这群古诗,会发现它们的第三个共同点是都写于秋季。“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无疑会更加吸引学生。有了问题的导向,就会有学生的智慧。聪明的学生能从诗句中寻到蛛丝马迹:秋风寒冷要加衣,加衣就想起家中的母亲,正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落叶飘到了树妈妈的脚下,“我”却在外漂泊;秋季里有两个让人特别思乡的传统佳节,等等。这所有的思考,都可以让我们一起得出结论:秋季可真是“思乡病”的高发季节啊!在这样的研究后,我们再带着孩子吟诵群诗,每一个字,每一处长音,每一个入声,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矛盾还原”,更好地体味古诗背后的文化
“矛盾还原”,是指在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挖掘学生或最感兴趣的、或以为所知实却不能言的、或一望无知却又须知的矛盾主线问题,先让学生主动去体会矛盾内涵,再将矛盾另一头置于作者创作的社会背景、生活背景中去体会,从而自然感受到诗文的内涵与情感甚至背后的文化。这里面,既有老师引导讲解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矛盾驱动下自觉去解读、去感受。
常态下,老师们很少敢将“文化感受”置于教学目标,一是感觉太难理解,二是担心因耗时完不成教学任务。部分有心的老师最多将创作背景让学生去了解一下。其实,蒙学本身不会将这块纳入学习任务。如上述所述“思乡真的是一种病吗”这个矛盾,在前面的教学“求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求异”。虽然它们都是思乡诗,可诗人离开家乡的原因相同吗?诗人思乡却不归乡,为何?这样将矛盾还原到共同点创作背景下,通过学生的了解和老师的补充,学生很容易发现:王维是因游学离开家乡,他想要学有所成才不归乡;张继赶考离开家乡,可榜上无名,想明年东山再起;张籍是在他乡为官而不归乡……如此研读后,学生对诗人的情感由之前的“情感认同”发展到“情感敬佩”,一个个积极面对人生、追求心中理想、胸有家国情怀的诗人形象立即就丰满起来、高大起来。这就是古诗背后的文化情结。这样,古诗教学也丰满起来。
以课堂悟诗歌文化,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古人的读书方法,需要我们充分挖掘诗歌背后的文化。如此,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株洲市荷塘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