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坚守: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2017-04-22朱网军
朱网军
摘要: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而媒体频现对学校、教师的负性报道,同时也弥散着对教师很多不公正的负性评价的戾气。教师如何才能在这样纷纭繁杂的社会中做到心如止水,专心地传道、授业、解惑呢?那就是教师们用心坚守着的信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本文将就此做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坚守;爱心;责任;奉献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248-02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名言,也是陶行知老先生的教学态度和办学理念,更是陶行知老先生一生真实的写照。陶行知老先生用尽一生来诠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深深地道出一名教师的真滴—奉献,教师的一生,应该是爱与责任同行,不为他求,无私奉献的一生。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如何用心坚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呢?
一、爱心
坚守陶行知老先生的爱心,对每一个学生的热爱!“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爱”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每个教师的最核心基本职业道德素养。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有着鲜活生命。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
1.信任: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爱生,不仅要从生活上关心照顾学生,更重要的是点燃学生自信的火种,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都具备各自的才能,都有一颗向善向美的心。教师最主要给予孩子们自信的力量。信任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石,是每个孩子积极健康快乐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相信孩子,就是尽一切可能去唤起孩子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的积极向上,获得无限发展可能的信心。
2.理解: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情感,是走进学生的必要条件,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要在学生需要关心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关心,在学生需要安慰是给予安慰,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默默地守望,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正确地引导,使他们个性心理品质得到更好的发展。理解学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内心情感出发,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理解和无条件接纳每个学生是必要条件。但是由于学生正处心理发展的巨变时期,心智发展还没达到成熟水平,因此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难免会有观念上的分歧和误会。教师要以一种平静的、中立的态度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学会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宽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自然成长的问题,给予爱、理解、支持,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发展。
3.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条件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素养。当年,陶行知老先生创办育才学校的目的就是施爱与所有儿童包括有缺陷的儿童,特别反对以外貌为取舍的选拔方法,就是对孩子们无条件的尊重,并将之视为必不可少的教育基础。师生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师生间的相互尊重,才会有教育,才会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只有积极地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位学生,以平和的态度、温和积极的语言对待他们,师生关系才会越来越近,师生间才能形成心与心的交流。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可想而知教师的教学激情、课堂上的教学效果等定会有诸多不如人意之处,更不可能有教育智慧的产生。如果只尊重一部分学生而忽视对另一些学生的尊重,这当然也是不可取的。当然教师无条件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是放纵,尊重、呵护和严格要求是密不可分的。尊重个性不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也不是迁就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发展速度和规律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即使是你认为的好学生,都必须严格要求,不能因为你认为是好学生就袒护他们,放松对他们的要求。严格要求,积极引导,正是对他们更好的尊重和爱护。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尊重个体发展的节律,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不断调适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的需求。
二、责任:责任心和责任感
责任心是个人品德的重要内容,高度的责任心是高尚品德和良好人格的重要标志。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对教师而言,责任心不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在最平凡、最普通、最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体现。只有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位教师才会拥有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动力,才会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热情,才会将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教育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只有把教书育人内化为教师自身的需求,也只有把育人职责升华为对学生无私的博大的爱心,才会在教育教学细微琐碎的过程寻找到快乐,才能在看似平凡的育人过程中创造学生成长的奇迹。陶行知老先生就是在平凡琐碎的工作奉献自己的一生,让我们像陶行知老先生一样带着爱与责任出发:
首先,爱岗敬业,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一个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教师,首先就必须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必然要求自己在课堂教学上仔细斟酌,认真思考教学的每个环节、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后的反思和改机措施。以课堂或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备课程标准、备教教材、备辅导材料、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一节好课,应该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获得,学会学习,培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这是有责任心老师追求的最终学生发展目标。教师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艺术,使教学成为一种和谐而又充满乐趣的过程。
其次,严谨治学,不断提升完善自我。博学多才,不断学习,是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有理想有追求教师对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作为教师,要有为了传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然要储备“一缸水”的理念,才能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在这过程中教师就必然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经验等,同时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终身钻研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做一名教科研的复合型的教师,才能更好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最后,为人师表,从我做起。一位学识丰富、见识广博的教师,不需要刻意装扮,就会由内而外的产生一种气质。而这种气质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更会默默地影响着周围的学生。一位在思想、道德、学識等方面都修为的教师,其语言必然规范健康、教态必然高压自若、仪表必然朴素大方,最后其身教必然重于言传。为人师表,从我做起,教师必然不断提升自我的修为,为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
三、奉献精神
没有一点奉献精神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一流的教师。陶行知老先生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活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这就道出作为一好教师的必然要求——奉献精神,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更应该弘扬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教师奉献精神,以一种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把爱奉献给学生,在平凡的工作中铸就新时代的师德之魂,当我们看到学生快乐成长,过上幸福快乐的人生,成为时代前行的精英,各自在自己的平凡工作岗位上,为社会稳步前行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所有付出的爱都让人欣慰的,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冰心有段话道出了爱与责任的真谛:“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当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随时播种,随时开花”的人,但是最基本的,要无愧于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让我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让我们带爱出发,与责任一路同行,只要心中有爱,再多的责任都能变成甜蜜的负担。无私奉献我们的青春,为我们心中的梦努力前行,为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贡献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