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一片新天地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静宁旱作农业发展综述
2017-04-22聂中民王雄雄
■ 本刊特约记者 聂中民 王雄雄
“改”出一片新天地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静宁旱作农业发展综述
■ 本刊特约记者 聂中民 王雄雄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甘肃省静宁县,曾因干旱贫穷而苦甲天下。作为甘肃省18个干旱县之一和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农业人口达44.9047万,有近12.95万的贫困人口,贫困面高达30.84%。
2006年以来,经过10多年的示范推广,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核心技术已在静宁县内玉米、马铃薯、小麦、小杂粮等绝大多数农作物上得到应用和普及。2012年,这个县旱作农业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的历史之最,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十三五”期间,决战扶贫攻坚成为摆在静宁干部群众面前的首要压倒性任务。在全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当地政府也顺势而为,进一步解放思想,采用一系列创新举措,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全县旱作农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通过坚持改革创新,一些影响旱作农业发展深层次的问题开始得到有效解决,转型升级之路明显加快”,静宁县委副书记何鹏峰说。
调结构:“压粮扩经”+“过腹增值”
2016年秋季,静宁县原安乡的200多亩小杂粮获得了大丰收。随后,县内几家超市、经营粮油的门市部、开网店的大学生创业者陆续来到这里收购,几十户农民年初种植时“卖不掉”的担心没有发生。
原安乡是静宁县最西部的一个乡镇,海拔1800米以上,由于高寒干旱,长期以来群众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2015年以来,这种以玉米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得到迅速调整。得益于甘肃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全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政策机遇,这个乡在省审计厅的帮助下,玉米种植面积被砍掉了1万亩,其中6600亩栽植上了早酥梨,300多亩种成了中药材和小杂粮,剩余的则全部种上了“陇薯7号”等新品种马铃薯。
该乡党委书记赵小灵介绍说,这几年,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其实紧紧围绕着“压粮扩经”来展开:在留足口粮田的基础上,压缩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赵小灵表示,“十三五”期间,原安乡早酥梨种植面积将达到3万亩,中药材、小杂粮8000亩,玉米种植面积将最终被控制在1万亩左右,届时,全乡以经济作物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将初步形成。
原安乡玉米种植面积调整优化的案例只是静宁旱作农业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规划》,静宁作为全国涉及其中的485个县之一,也提出了“适当压缩玉米生产”思路,玉米种植面积从最高峰的44万亩压缩到目前的38万亩,压缩出来的6万亩绝大多数被引导种上了谷子、糜子、高粱、荞麦、蚕豆等适合本地气候又受市场青睐的特色优势小杂粮。
除了在不同种植作物之间进行优化调整外,该县在玉米种植业内部的调整力度也非常大——大幅增加金刚饲草50、青贮1号、辽玉2号等饲草型玉米。
静宁曾被国家林业总局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但县内西北部乡镇由于苹果产业起步较晚,加之品质优势不突出,增收致富主导产业还尚未形成。延伸旱作农业产业链条,通过大力发展养牛过腹增值,把玉米籽粒和秸秆转化实现增值增收极具现实意义。
该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杨富位介绍说,种植业的投入产出比一般为1:1.3,而牛产业的投入产出比则为1:2.3,“所以通过发展青贮养牛,既能实现旱作农业特别是玉米秸秆的过腹增值,又能为南部苹果主产区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是加快西北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
杨富位算了这样一笔账:种植全膜玉米30万亩以上,至少可产带棒秸秆100万吨,就够满足20多万头肉牛的养殖需求。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截至2016年,静宁全县肉牛饲养量已由2010年的10万头增长到19万头,年均增长11.8%,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65%;西北部乡镇农民人均从牛产业获得收入690元,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5%。2017年,全县西北部乡镇牛饲养量将力争达到14万头,出栏6万头以上,良种率达到80%,玉米秸秆转化率达到90%,牛产业总收入达到1.8亿元。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静宁的旱作农业发展已由最初的规模化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降成本:配方施肥+良种良法
2016年9月,甘肃省测土配方施肥及化肥减量增效观摩和技术培训在静宁县召开。
静宁在配方施肥方面做法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根据对333个行政村抽取的4000多个土样的分析结果,设计了出了18个配方,覆盖了全膜玉米、马铃薯、小麦等县内主要作物,并配备了测土配方施肥触摸屏专家系统安装在全县24个乡镇。群众只要输入乡镇及村社地址,即可“对号入座”选择施肥配方。
统计数据显示,这一年,静宁旱作农业配方肥应用面积达到70万亩,施肥中尿素等单质肥料施用量显著减少,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1.6个百分点。从养分投入总量的“源头”上进行化肥减量取得初步成效。
2016年秋,该县界石铺镇继红村种粮大户刘银忠种植的120亩马铃薯获得了大丰收,毛收入达到31.68万元。在全年极端干旱的自然条件下,刘银忠种植的马铃薯以平均4400余斤的超高亩产量,远远地将其他村民摔在了后面。
在这位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新农人”看来,高产的取得完全得益于自己对“良种良法”的接受和采用。春季播种时,刘银忠抛弃了以往的老品种,采用了县农技推广中心推荐的陇薯7号、10号、14号和天薯11号4个新品种;在种植方式上,他采用了“留膜免耕多茬种植技术”——在前茬全膜双垄沟玉米收获时,将玉米秸秆就地镶嵌于两行高留茬之间的小垄上,形成带状覆盖,然后在大垄上种植马铃薯。
在刘银忠看来,这种新的种植方式省钱又省工:“因为不再覆盖新的地膜,每亩降低生产成本100元;而往年的玉米秸秆旋耕粉碎后实现了还田,不需再搬运出去,又节省劳力200元,同时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坚持把抗旱、耐旱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创新作为旱作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目前,该县玉米、马铃薯、小麦等农作物新优品种得到大范围推广,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并形成了玉米—小麦、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小麦、小麦—油菜—豆类等两茬或三茬种植模式,劳动力投入大为降低。
除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之外,大力推广生物氧化降解膜,采用“依旧换新”方式回收废旧农膜,降低农膜对环境的污染也是近年来静宁旱作农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一系列综合创新措施的实施,使得静宁旱作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补短板:标准化种植+机械化、信息化引入
静宁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大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劳动力结构的深刻调整,全县各乡镇曾一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地撂荒现象。对此,该县农技中心副主任杨富位认为,这恰恰暴露出了静宁旱作农业发展中短板——即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的极度低下的问题!
每次下乡,杨富位和同事们最熟悉的场景莫过于农户房前屋后堆集着的一摞摞玉米和院子里手工“挼玉米棒”的老人。这种最原始的玉米“籽粒脱离方式”让这位在农业一线工作了20多年的农技工作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提高机械化程度的紧迫性。
对此,静宁县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第一项施便是规范种植技术,在全县推广旱作农业标准化种植。
从2014年开始,该县农技中心加大培训力度,严格标准化种植规定:在全膜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前,划行要用标准的化行器,起垄机则用用小型的施肥机,而且垄沟、垄面宽窄必须均匀,垄脊高低必须一致;此外,播种时作物株距也有详细的规定。
“之所以要做这样严格的规定,主要是由静宁的自然条件决定的。”杨富位说,由于条块分割,地块面积狭窄,大型机械很难进入。所以,只有一开始就采用标准化种植,小型机械才能派上用场,机械深耕、深翻、机播机收等机械化作业才能得以开展。
2015年9月21日,静宁县玉米机械化收获现场演示会在八里镇靳坪村玉米种植区举行。由时风集团、中收集团、酒泉铸陇公司、常林集团、兰州兰石集团提供的4台两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3台三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1台四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和1台牵引式饲草打捆机参加了现场演示。之后,静宁开始列出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小型机械并进行推广。
除了行政推动,近年来,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迅猛发展也大大加速了这个县旱作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2016年7月,该县界石铺镇强生农业专业合作240多亩马铃薯出现了晚疫病的迹象。关键时刻,合作社找到了县内一家有专业机防队的植保公司,从配置农药到喷施防治,不到一周就结束“战斗”,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杨富位认为,目前,静宁县内的合作组织已发展到680余家,土地流转面积从几十亩到上千亩不等。从产前的机械耕地、覆膜到产中的打药、除草以及产后的收割、加工,静宁的农业机械基本上都已渗透进去。“全膜玉米产前的机械化率应该达到85%;产中的管理、产后收获环节应该在20%左右。”
除了机械化有所提升外,近年来,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作物进行病虫害和水分监测在静宁旱作农业上也得到了应用和加强。目前,静宁已在各乡镇设置了若干植保监测点,对白粉病、晚疫病等旱作农业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得到加强。
信息化建设还表现在技术培训上。2015年,静宁县农技推广中心开通了农技一点通APP服务平台,并在村级农技员、新型农技人员以及科技示范户等全县农技网络队伍中推行开来。县农技推广中心的30多名技术人员申请成为实名制专家,并利用这个平台来解决群众的提问并开展快速便捷的技术培训。2017年,农技一点通APP将推广安装1万户。
随着“补短板”的深入,静宁旱作农业的发展已经走向了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渡期,“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甚至已经凸显出了现代农业的影子。”杨富位说。
(编辑:魏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