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城融合发展的雨花之路

2017-04-22

唯实 2017年4期
关键词:雨花软件企业

十里秦淮风光,写尽一座千年古都的悠悠风韵;十里软件大道,绘就一幅产城融合发展的崭新画卷。如今,提起南京市雨花台区,已经绕不开“中国(南京)软件谷”这张特色名片。截至目前,软件谷内已集聚各类软件企业近千家,其中世界500强及世界软件500强企业9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25家;软件从业人员达到19.6万人,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同类软件园区前三甲,已经成为国内最大、集聚度最高、占据行业主导的通信软件产业基地。

一、先进的思路理念、优质的产业基础,演绎“最强人脑”和“超级电脑”的精彩碰撞

求真务实的发展理念,打开产业发展的新局面。用最小的资产换取最大的收益,是所有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这么多年来雨花人经营产业的价值取向。然而把“轻资产”转化成“硬实力”,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坚持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一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立足雨花“干什么、怎么干”的现实问题,靠着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智慧和勇气,雨花台区从零敲碎打的软件园做到千亿级别的软件谷,干成了一件控股南京软件总量的大事,靠的是敏锐的产业嗅觉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五年来,雨花台区创造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4%、软件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3.3%的骄人成绩。二是焕然一新的思路理念。自规划建设软件谷之初,雨花台区就坚决摒弃“卖地收租”的郊区思维和惯用方法,通过成立专业的运作平台——南京软件谷发展公司,承接软件谷内的基础设施开发、项目建设、招才引企、物业管理、咨询服务、产业开发、资本运营等职能,对核心区内不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采用征收拆迁、土地回购等方式,为软件产业发展腾挪空间,并通过实施混合所有制,突出谷发展公司主体地位,做大做强软件谷的自身实力。三是真刀真枪的改革动作。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在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的改革总框架下,软件谷不断优化战略定位、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通过淘汰落后“去产能”、转型升级“去库存”、多元混合“去杠杆”、精准发力“降成本”、均衡发展“补短板”,走出了一条产业经济园区“三去一降一补”的雨花路径,实现了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红利”的目标。

厚植优势的创新运作,谱写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是“空城”;没有产业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雨花台区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根本,以产业的“生产力”提升为引领,推动城市发展“生产关系”的持续变革,不断增创融合发展新优势。一是创新项目运作模式。依托软件谷发展公司进行公司化运作,通过与明发集团、国开行等上市公司、专业机构的合作,认真汲取民营企业成功经验,探索出运作财政资金,形成优质资产的项目运作模式,目前运作的项目中楚翘城项目、人才公寓项目已正式运营,明发科创城项目、信息安全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有序推进。二是创新土地开发模式。软件谷发展公司与谷内8家高成长性、有用地需求但无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软件公司合作,创造性采取“联合拿地、统一规划、联合建设、分割出让、统一配套、集中托管”模式,共建软件谷特色园区“信息安全产业园”。此举不仅堵住了部分企业“盖房收租”、“跑马圈地”的小算盘,更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产业的实心布局。三是创新资本注入模式。注重根据不同合作条件和发展目标,采用多种运作模式,推动有限的国有资本实现功能最大化。对专业园区实施控股模式,控制产业业态,把握入园企业品质;对招商运营类企业实施参股模式,充分发挥民营资本招商和服务优势;对基金投资类项目实施引导模式,投入30%引导资金,助推各类基金、风投加大对谷内企业的投资。

城市形象的全面塑造,造就融合发展的新气象。与其说是雨花选择了软件产业,不如说是雨花和软件产业的相互选择。“人脑”和“电脑”之所以能在雨花擦出火花,除了先进的思路理念和产业基础,还有城市的个性和性格,造就了人脑和电脑的完美结合,吸引了产业的流连与集聚。一是现代城区与高端产业携手共建大气形象。近年来,雨花通过积极开展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工作,实现了城市设计的全域覆盖,规划引领的作用在现代城区建设过程中更加明显,城市形象、建筑品质有效提高,极大地改变了雨花的传统郊区形象,为产业和城市的形象搭配减少了一点“格格不入”,增添了一点“浓淡相宜”。二是生态城市与优质产业共同打造绿色呼吸。区域内森林覆蓋率超过30%,绿化覆盖率超过50%,一河(秦淮新河)、二湖(花神湖、大石湖)、三台(雨花台、菊花台、落星岗)、四山(牛首山、将军山、韩府山、岱山)点缀其中,串联成北起软件谷、南至转型梅钢的绿色低碳生态产业链。“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与软件产业“低碳、环保、高附加值”的产业特征完全契合。城市建设的“绿水青山”与产业发展的“金山银山”在雨花相得益彰,“中国(南京)软件谷”和“绿色生态走廊”这两张特色名片相映生辉。三是创新区域与朝阳产业持续迸发创造活力。目前,软件谷内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总数已经超过40个,发明专利申请量达4400余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96家,集聚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15人,南京市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166人,成功建设43家各类研发中心。通过创新发展,营造创新氛围,创新成为区域的特征和标志。与此同时,软件产业集聚的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形成了产业发展和区域创新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二、规范的政府引导、专业的市场运作,实现“市长批示”与“市场机制”的和谐共鸣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优势。一是明方向、树信心。在雨花台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根据产业和城市的发展趋势,雨花台区提出了争当南京国际软件名城建设的排头兵、主阵地、核心区,确定了“高标准、高品质、精细化”的城市建设方向,借鉴浙江杭州、嘉兴等地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和政策,突出产业支撑和特色彰显,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二是给政策、撑腰板。国家和省、市多重战略的汇合叠加机遇,为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提供了极大舞台。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给予软件谷封闭运作政策、拥有独立规划审批权以及出让金返还等优惠政策。此外,区域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新增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补助给软件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三是注资本、强底气。以谷发展公司为平台、以国有资本为引导、股权多元参与的混合所有制方式,撬动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实现了“滚雪球”式发展。区财政每年提供2亿元资金用于注资,使谷公司由2011年9月的1.3亿元注册资本增资到10.77亿元,截至目前,通过市场化运作,软件谷发展公司持有各类有效资产总额超过70亿元。

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地位。一是健全制度设计。软件谷发展公司坚持以“产权制度”为根本,进一步深化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形成了科学的公司组织架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的最高决策权力作用,建立健全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公司大事小事可以自己拍板,决策受到的行政干预较少。二是激发市场活力。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以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为重点,强化转型发展的体制保障和服务支撑。形成了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三是鼓励社会参与。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成立由政府和国开金融分别占股51%和49%的南京国开雨花城市更新发展有限公司,做成了全市PPP模式第一单。通过将21.4平方公里的改造区域整体打包,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合作,一方面通过降低政府负债,拓宽资金渠道,保障“两桥”项目运作平台获得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市场机制、优质资源、专业团队,实现高水准、专业化推动“两桥”城市更新改造。

充分发挥企业主力作用。一是助推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精心遴选34家具备成长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成长型本土软件企业,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对列入计划的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政策支持,加快培育一批优质本土企业做大做强。2015年江苏润和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今年又入选工信部发布的2016年百强软件企业名单。同时,寅源科技、泰通科技、铱迅信息等12家企业新三板成功挂牌,中新赛克、诚迈科技等25家高成长型企业在走主板、新三板上市流程。二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面向谷內外软件企业提供包括开发平台支撑、知识产权保护、产品检测认证、人才交流合作等“一站式”、“全过程”、“全覆盖”的公共服务。其中,紫金(雨花)科创特区累计在孵企业超600余家,毕业企业9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专利申报数累计达1500余件,年累计营业收入达10亿元。三是不断创新企业服务。建立健全企业网上交流平台,建立政府职能部门联系人对接制度,组织软件谷CEO沙龙,编发“企业服务手册(入谷指南)”,打造“软件谷创新创业系列主题活动”标准化流程,营造浓郁的服务氛围;坚持“专业、免费、自愿参与”的服务原则,为企业提供其感兴趣的优质服务项目;牵头推进园区服务标准化工作,软件谷成功获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园区。

三、创新的产业发展、自然的宜居环境,奏响“智慧生产”与“美丽生活”的华美乐章

强化智慧引领,做大产业规模。要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品质,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目标,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一是精心布局三大特色园区。聘请国际知名咨询策划公司对园区进行精心策划,将原铁心桥工业园打造为软件谷南园,聚焦发展超级云计算技术和应用服务,打造国内一流的超级云计算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拓展基地;将原雨花经济开发区打造为软件谷西园,重点发展数字新媒体、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全国一流的数字服务产业基地;将原雨花软件园打造为软件谷北园,重点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通信软件产业第一基地和全国领先的软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二是调整和淘汰传统落后产能。加大“三高两低”污染企业治理力度,累计关停、搬迁污染企业60家,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36%。积极鼓励企业采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转型升级。对于转型升级存在困难的产能过剩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拆迁谈判的形式进行回购土地,重新挂牌引入新鲜血液。三是优化产业集聚。加快推动软件谷产业定位由通信、服务外包、信息服务“传统三大产业集群”向通信及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及信息安全、电子商务及互联网金融、物联网及芯片设计“新四大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拓展招商引才渠道,面向全球引进高端项目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坚持以人为本,创造美好生活。一是打造整洁城市,做好“表面文章”。雨花台区围绕违章违建、黑臭河道、城市脏乱差等现象,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时间、精力和力量,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居民百姓感受最深的“表面文章”做起,制定作战图,明确时间表,为治本赢得时间。不断改善城市形象,着力提升雨花台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二是决心“两桥”改造,矢志“刮骨疗伤”。近年来,主城区、河西新城、南部新城和江宁东山形成的“四面围城”格局,让雨花台区成了南京城市形象的洼地,面对等不起、慢不得的形势要求,雨花台区认清“长痛不如短痛”的现实道理,通过“两桥”城市更新改造,斩断影响城市发展的束缚链条,从根本上改变雨花城市面貌。三是提质社会事业,丰富“雨花涵养”。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必然是以“人”为纽带的“价值共同体”,通过抓住“人”这个核心关键,尤其是从教育卫生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手,努力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教育方面坚持“外强内引”,加快推进学校新扩建工作,与琅琊路小学在开发区联合开办分校达成协议。卫生方面加强“院府合作”,雨花医院板桥新城院区与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联合共建十多个特色专科,“智慧医疗”项目进一步加快建设。

四、产城融合的未来思考

发展国际化的软件产业。软件产业是世界的产业,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集聚全球的资源。我们产业的国际化水平虽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还需要下大力气、迎头赶上。要继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整合现有宣传推介平台,引进专业团队,实施系统化、特色化、统一化的策划与推广,有效塑造和彰显中国(南京)软件谷品牌形象,让全球更多的软件企业和软件人才熟悉软件谷、投资到软件谷、创业在软件谷。要着力招引国际一流项目,通过力推定点招商、专业化招商、以商引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紧紧盯住世界500强软件企业以及研发中心,推进思杰、三星等一批国际一流项目加快落地,全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信息消费等软件新兴产业,整体提升软件产业形态,构建完成产业链条,尽快融入世界软件产业的发展进程。

培育充满活力的创业环境。比照国际一流园区的全新理念和标准,要加快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提高标准,培育更多的创业载体、更优的创业文化、更浓的创业氛围。深化与《创业家》杂志社等创业服务机构的合作,继续组织开展黑马训练营、大数据产业技术论坛、“互联创赢先锋沙龙”等活动,积极培育软件谷的“车库咖啡”,打造足球特色主题运动餐吧,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一期、“气象云”、SAP“行云”等公共服务平台实效,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智慧化办公条件。以软件谷发展公司为载体,与国内IDG、联想投资等一批境内外知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和产业基金,适时成立创投公司,抢占軟件产业资本运作新高地,解决软件谷优质企业资金困难,全力培育本土软件企业的“参天大树”。

实施高水平的城市更新改造。城市之美不在于楼有多高、路有多宽、景有多好,而在于人性化的功能布局、生态化的产城融合。当前,“两桥”地区更新改造刚刚启动,既要快马加鞭、全力推进,更要坚持高标准、高要求,才能打造国际典范社区、真正造福于民。要牢牢把规划设计作为改造工作的“支撑点”,立足“两桥”地区的现状布局,在规划编制与城市设计的各个环节,广泛引入国际一流设计团队,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科学严谨、操作性强的更新改造规划,推动更新改造工作高起点、高水平开展。要坚持把科学运作作为改造工作的“生命线”,加强与国开金融、中国新城镇公司的深度合作,有效创新以市场化为主导、符合混合所有制方向、具备PPP公司合一特点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积极引入国际一流的开发运营资源,确保改造一片、成功一片,从根本上改变“两桥”地区形象面貌。

追求精细化的城市管理理念。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城市形象不是一时一刻就形成的,而是要坚持不懈地推行城市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才能逐渐造就良好的城市面貌。当前,我们的城市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离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要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紧紧抓住全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机遇,按照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坚决打破传统的、计划的、依靠机关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加快将市政绿化设施养护、户外广告亮化等公共资源全面推向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管理运作机制和模式。结合雨花台区的具体实际,对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等内容实行标准化、规范化设定,建立务实、管用、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打造现代、整洁、宜居的城市形象。

责任编辑:钱国华

猜你喜欢

雨花软件企业
朱辉
《雨花英烈·燎原之火》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有趣的识花软件
晴雨花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雨花——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