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联性感应性精神病复发1例研究报告

2017-04-22刘二月

医学信息 2017年7期
关键词:亲戚精神病性格

刘二月

1 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 感应者丁某某,男性,53岁,小学文化,无业,性格固执、暴躁。2006年无明显诱因下渐起出现性格改变,不愿与他人交流,偶有自语现象,具體内容听不清。家人未引起重视,未给予及时治疗,病情一直迁延。2009年来行为异常明显,表现为切断家中水电,与外界隔绝,因认为有人在井水里下毒,故几乎整日以罐装八宝粥果腹,出门则佩戴口罩,称“有人要用迷魂药毒害我们”。亲戚及村领导前来探望时,则认为对方都带着假面具,闭门不予理睬。每日仅限打猪草时外出,其余时间均闭门不出。对家人缺乏温情,其奶奶去世及母亲外伤骨折时,均表现无所谓。在家中喂养20头生猪,但一直未出售,并认为有许多人正试图谋财害命。2012年12月2日患者拒绝亲戚为其安装水电,且情绪较激惹,认为对方不怀好意,让家人跳河以死相逼,故由家中亲戚及政府工作人员送来我院。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

被感应者1:高某某,女,53岁,小学文化,无业,性格内向,软弱。2007年因做路边猪肉生意,多次被城管追赶,心中不悦,逐渐出现眠差,猜疑重,认为周围的人都不公道,故意针对她。情绪激惹,无故骂人,除了丈夫及女儿,对其他亲属显得淡漠,家人当时未予重视,一直未曾治疗过。2009年来行为显得紊乱,家中从不做饭,不通水电,认为家中井水被人下了“迷魂药”,几乎天天吃罐装八宝粥;认为外面很不安全,不愿外出,故几乎闭门在家中,成日带着口罩,称“别人要给我吃迷魂药的”,家中的亲属来探望,将他们骂出家门;在家中高唱红歌,无故骂人,2012年村里领导欲帮困改善其家中条件,安装水龙头及电线等。其在家中大喊“你们不要给我下迷魂药”,情绪激惹,冲动打人,之后突然带着女儿跳入河中,称“我要被你们逼死”,故由政府工作人员及家属协同下送至我院。入院诊断:感应性精神病。

被感应者2:丁某某,女,28岁,本科文化,无业,性格温和。2010年开始无明显诱因下逐渐出现异常,整日闭门不出,只在考试时去学校,不与外人接触,家里不通水电,认为水里被放了迷魂药,2009年开始家中基本不做饭,只吃一些罐装八宝粥或者一点水果,认为自家的亲戚都是别人冒充的,都戴着假面具,在家与父母一起哭哭啼啼,说社会对他们家不公,认为别人都要来他们家放迷魂药,故一直戴着口罩,亲戚来探望,闭门不予理睬,2012年12月2日为了拒绝亲戚请人来帮装水电,与母亲一起跳河相逼,故在家属及政府等多方协助下送入本院治疗。入院诊断:①感应性精神病②精神分裂症待排。

1.2治疗及转归 感应者与被感应者隔离,但因病房所限,2例被感应者之间未完全隔离。感应者入院后予利培酮治疗,逐渐加到治疗量5 mg/d,住院7个月“好转”出院;被感应者1入院后予利培酮治疗,也逐渐加到5 mg/d,4个月“好转”出院;被感应者2入院后予阿立哌唑治疗,最大剂量25 mg/d,住院2月余“显著进步”出院。

1.3随访 对该组病例进行了门诊随访以及社区精防医生上门随访。截至2016年8月1日感应者出院1月内曾来院配药1次,被感应者1及被感应者2均未曾来院配药。但该组病例一家三口出院后均没有找到正式工作,感应者2目前34岁,无恋爱婚姻史。据社区医生提供,患者一家于2014年初又拒绝所有亲戚上门探访,平时出门必戴口罩,一直在远处担水,不用家中自来水。可考虑该组病例3人均已复发,于2016年8月26日患者一家三人再次入住本院,入院后感应者情绪激动,认为被一些已经顶替的亲戚送来医院,而真实的亲戚已经全部被害身亡,拒绝与工作人员交流,诊断“精神分裂症”,给予利培酮治疗,而被感应者1及被感应者2也深信自家亲戚已经全部身亡,认为多说多错,被感应者1予利培酮5 mg/d治疗,被感应者2予阿立哌唑20 mg/d治疗,治疗2月,目前精神症状基本缓解,但自知力缺乏。

2 讨论

感应性精神病(induced psychosis)即感应性妄想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表现的疾病,往往发生于同一环境或家庭中长期相处密切接触的亲属或挚友中,如母女、姐妹或夫妻和师生等。被感应者与感应者不限于有血缘关系,主要感应基础是生活密切,感情浓厚的人,夫妻、主仆、挚友间也可产生感应性现象,因此,不存在遗传素质问题[1]。一般为2例患者,其精神症状极为相似,1例患者为感应者,另1例为被感应者,故Lasegue和Falter以“二联性精神病”的名称首先作了报道。偶有报道可超过2例患者,称作三联性精神病或四联性精神病等,感应性精神病为Lehman于1883年提出的[2]。1927年Salvatore对感应性精神病的特点作了进一步的归纳:①感应者与被感应者必须紧密生活在一起,由此培养的浓厚感情是疾病的唯一基础;②日常生活中,感应者在才智、心理上居权威性地位;③妄想必须具有明显的逼真性,正是这种逼真性诱导了感应现象的形成;④动人的妄想情节,深深的拨动被感应者的心弦,产生情感共鸣[1]。

该组病例其父为感应者:小学文化,在发病前自己经营猪肉铺,是家庭的经济主要来源,性格暴躁,在2006年开始性格改变,不愿与人交流,平时有自言自语,2009年开始出现被害妄想,内容荒谬,入院后诊断精神分裂症,诊断明确,其妻子感应者1平时性格软弱,事事以丈夫马首是瞻;感应者2其女儿性格温和,有一定的主见,但非常孝顺父母,认为父亲是家庭的领导,在父亲发病后出现精神症状,三者平时关系亲密,有思想上的共鸣,妄想内容极其相似,故可考虑为感应性精神病。第一次住院感应者2在住院治疗过程中还有再次被感应的症状,被感应者1与被感应者2住同一病区,在用药期间被感应者2出现了与其母相同的药物不良反应,均表现出明显的锥体外系外系反应及相同的躯体不适主诉,即使两者所用药物不同,之后缓解时间也接近。因两位被感应者病程时间较长,妄想比较顽固,故所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均达到了治疗量,再经过相应的心理治疗、康复治疗后,其女首先病情缓解,恢复自知力,最先出院,之后其母亲也好转出院。说明被感应者失去了妄想的持续灌溉,病情迅速缓解,但随着感应者的出院,三人又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长期相处,相互交流,思想共鸣,故三者精神症状均复发,而于2016年8月再次入院后,而此次住院,其女即被感应者2的妄想更加顽固,情绪更加激动,被感应者的预后已经有一定的影响,本次住院2月余,仍缺乏对疾病的认识能力。该组病例被感应者2作为一个自考本科毕业,不太符合感应性精神病文化水平较低及性格懦弱依耐特点,但考虑到患者父亲明确的精神分裂症诊断,其有一定的遗传素质,且本次入院被感应者2对其父亲的说辞认可度更高,故本次入院也不能完全排除精神分裂症。本组病例中,第一次住院被感应者在感应者出院后的不长时间内,又再次复发,可以看出,原发者的治疗,至关重要;再次要打破感应者与被感应者之间紧密的生活联系,加强社会支持,做到在家庭、社区康复中的自然隔离。

编辑/杨倩

猜你喜欢

亲戚精神病性格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猫的性格爪知道
结对帮扶成“亲戚” 扶贫路上心连心
精神病
比亲戚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