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构建研究

2017-04-22赵功群艾华

图书馆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科服务新建本科院校

赵功群+艾华

[摘 要]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必须正视学科馆员能力不足、学科用户认知欠缺等不利因素,构建错位发展战略,组建学科服务团队,以整体优势拓展学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以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构建基础层、核心层、拓展层三级学科服务团队模式开展深层次、多维度的学科服务。同时文章也提出学科服务团队服务过程中需要规避群体思维和社会惰性等问题。通过多层次学科服务团队的构建和学科服务的开展,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服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服务;学科服务团队;嵌入式教学;群体思维;社会惰性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7)01-0074-04

随着信息环境和学术交流模式的不断演变,读者对图书馆在资源、服务、平台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深层化,传统的以资源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弊端尽显,为此,构建并实施以学科服务为主线的新型服务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科研环境及满足用户深层次、多维度、个性化需求的关键选择。

目前,学科服务(或学科馆员服务)正在“985”“211”等重点高校以及中科院等重点研究单位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理论与实践探索也在证明学科服务属于高端服务,而作为一般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只能是学科服务的看客,在诸如知网、万方等知名学术网站检索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服务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寥若晨星。在可见的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服务的理论研究中,大多完全照搬重点高校的服务模式,服务重心科研化,服务对象个人化,服务内容流于形式,似乎也在印证新建本科院校的土壤不适合学科服务的有机生长。然而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也在学科服务的大潮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在不同的层面创建适合本校实际需求的特色服务。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服务上要立足本校实际,克服人员、资源的不足,走错位发展道路,以学科团队的凝练和团队服务的模式,开拓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服务。

1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组建学科服务团队的必要性

学科服务作为新兴的服务,把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整合起来,主动融入教学、科研过程中,展现图书馆的作用和活力。学科服务最核心的因素的是学科馆员,对于用户而言,学科馆员应该是“全科医生”,在为其提供服务时应该无所不能[1]。然而,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的学历、职称结构层次较低,专业技能及开拓创新精神缺乏,知识和技能满足不了这种“近乎苛刻”的学科服务要求,学科服务也只能停留在学院联络、讲座培训等低层次服务上,无法融入教学科研过程。学科馆员的学科专业知识欠缺,很难与学科用户形成良好互动,不能激发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因此,单靠学科馆员单打独斗或者某个点的灵光闪现,不能做好学科服务。组建学科服务团队,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及其团队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唯一出路。学科馆员团队化建设是学科服务的重点。团队合作是团队成员的一种战略实施和行为选择的有机过程,它通过在背景、认知和行为等相互独立的个体成员之间进行协调和整合,确保团队的和谐运行,从而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2]。

2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服务团队创建的组织模式

国内外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先行者在践行学科服务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优秀的实践案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然而,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而言,由于文献资源、人力和技术资源的欠缺,加上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特殊性、教学为主的客观性,促使图书馆不能脱离实际,盲目照搬优秀案例,唯有结合学校和图书馆的实际条件,有针对性地借鉴已有的方式方法,渐进式地探索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特色的做法和经验,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徐州工程学院是2002年组建的本科院校,图书馆于2007年开始尝试学科联系人制度,针对14个二级学院设置相應的学科联系人,在学科服务的探索中,针对不同层级的需求,以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实际情况出发,分层组建学科服务团队,探索围绕学校办学目标的渐进式、分层多阶的学科服务模式。

2.1 基础层:资源建设服务团队

资源是学科服务的基础,改变过去单纯的文献采访模式,按照学科设置,组建以具有较强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学院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秘书为核心的学科资源建设团队。新建本科院校多由地方性专科院校合并组建而成,合并之初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面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图书馆评估的最主要指标就是生均图书册数和年均进书量,为此很多学校都采取增加复本,保量不保质的填补式和突击性采购,忽略了资源建设科学规律。为了既保证评估指标的达标,又确保采购图书适合学科建设需要,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组建资源建设服务团队,突出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的一体化。通过深入学院及网络调查的方式,详细了解14个二级学院的学科设置,锁定院系的重点读者,并建立教师档案。以馆藏资源与利用为切入点,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学科资源建设规划的研讨,对学科资源的采选及利用进行分析评估,并以此为基础调整采选策略[4]。以纲目采购和教师现场采选为主,学科馆员个性化网络采选、读者荐购等方式推动学科资源建设。年终时对学科资源建设工作开展评估,对年度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2.2 核心层: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团队

新建本科院校多以培养专业化、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和生命线,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成立嵌入式教学学科服务团队,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深度嵌入,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将检索技能、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由学科馆员与教师共同协商教学内容和实践案例,以教学大纲和历年毕业设计题目为检索点和教学案例,详细剖析案例中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深度挖掘各种资源的使用技巧。《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主讲教师李教授非常重视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主动联系图书馆要求开展联合教学。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团队接到任务后,选派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学科馆员跟踪李教授课程,并与他多次沟通,商定教学内容。李教授在16个学时的教学计划中分配给信息素质教育环节4个课时。嵌入式教学团队成员多次研讨4课时的教学内容,并一起制作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在大纲和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多次与李教授交流探讨,完善教学内容,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和任务,保障每一个教学环节顺利实施(课程教学环节见表1)。通过教学团队的精心准备和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得到李教授和全体学生的一致好评。该课程已经连续开展了两个学期,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已经成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检索嵌入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既有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提升学生信息检索和培养学生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与《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破冰合作,扩大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良好口碑,图书馆在专业课教学中的作用逐渐得到认可,为进一步全面拓展嵌入式教学提供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外语学院的《外语论文写作方法》、人文学院的《档案学》、食品学院的《食品添加剂》等课程都主动与图书馆嵌入式教学团队合作开展教学探索。2.3 拓展层:科研服务团队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途径。新建本科院校在科研的整体实力上无法与研究型高校相比,每年申请、获批的高层次项目较少。图书馆在此基础上组建动态可灵活组配的科研服务团队,面向具体任务集中优势力量解决重难点问题。在申请高水平课题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学术分析工具、文献处理工具等分析学科热点、学术研究趋势,帮助科研团队撰写申报材料;在科研课题审批后,整合各学科服务团队中的核心力量,根据项目的学科性质、用户的需求和特点,组建针对具体课题的服务团队,制定科学有效的学科服务方案,定期开展文献调研,跟踪国内外研究进展,提供动态简报。另外通过讲座等形式介绍如何检索高水平、前沿的学术文献;讲解NoteExpress或者Endnote文献管理工具使用;开展课题跟踪、文献保障,展开基于文献整合的知识服务。

3 学科服务团队组建应注意的问题

学科服务团队首先是一个为了共同的价值观组建的团队。团队的核心是凝聚力,团队合作的目标是利用群体智慧提高整体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实现团队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虽然团队合作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3.1 不搞百花齐放,但求一枝独秀

以往的咨询服务只是简单的根据教师需求提供文献检索服务,而学科服务是精准服务、知识服务,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图书馆来说是全新的、充满挑战的服务,在服务的层次、内容上不能盲目地贪大求全,要整合全馆力量,组建学科化服务团队,全过程嵌入,协同化完成整体工作[5]。因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匮乏,所以不能以学科组成科研团队,而只能以项目组成服务团队,选准1—2个高层次项目,嵌入教学科研全过程,做项目的参与者、合作者,而不仅仅是文献的提供者。通过精心组织,团队合作,做好1—2个项目,赢得合作者的认可,才有利于进一步的开拓业务。

3.2 避免群体思维和个人主导[6]

在团队合作中,往往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群体思维,即个别学科馆员在探讨服务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但是为了避免争论而选择少数服从多数或者遵从团队领导的意愿。二是学科服务团队的负责人可能会主导整个合作进程。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来说,这种现象极容易出现,由于图书馆人员的学历和知识层次存在较大差异,团队的组长可能因为服务能力、学科知识背景、学历层次较高等原因,在学科服务团队中容易起主导作用而忽略群体优势。学科服务过程中必须更好地融合个体学科馆员的差异和认知偏好,使学科馆员的个体智力充分地融会成学科服务团队的共享知识,提升学科服务团队共同思考、解决学科知识服务问题的协同能力。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学科服务是全新的服务拓展,具有个性化、独特性,没有可以照搬的经验,服务的模式只有靠全体成员不断地摸索,服务的能力只有在不断创新中得以加强。

3.3 警惕社会惰性

所谓社会惰性,简单地说就是团队成员的平均贡献率会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在学科团队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些成员过于依赖他人,而非齐心协力地做贡献,从而出现社会惰性,一些团队成员会认为他人会出力,个人的积极性和效率会下降。所以学科团队合作要确定所有成员都要共同承担责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学科服务团队建设要达到的一个总体目标,要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制定团队每一个阶段的子目标,是总目标具体化[7]。通过工作性质确定个人分工,明确每一个学科馆员在学科服务中的角色和职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使之成为群体优势。

3.4 激励和评估双管齐下

从我国开展学科服务的图书馆来看,只有极少数的图书馆实施了激励和评估机制,学科服务团队成员没有因为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和高知识含量而得到相应的待遇激励,积极参与和创新学科服务方式的能动性不足。学科服务是不同于一般咨询服务的深层次服务,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服务,需要学科馆员倾注大量的热情和精力,所以对富有成效的学科服务实施激励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保证学科服务团队的内驱力,促进学科馆员团队内部的公平竞争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保证学科服务的效果,对学科服务团队实施考核评估尤为重要。图书馆要建立一套用户主导的侧重于效果的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以用户评价来激发学科馆员的创造力和知识潜能[8]。

4 结 语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的研究、实施、模型构建、效果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科服务也由单纯的理论探究向务实的具体实践发展,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群体,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在支撑学校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学科服务的内外部环境、需求动力、用户的认知程度、学科馆员能力等都给学科服务的实践带来许多问题。但是新建本科院校有后发优势,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在“单兵作战”的学科服务瓶颈凸显、内外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环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果断地组建学科服务团队,以应对学科馆员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校制宜地制定学科服务方案,不断寻求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学科服务瓶颈的突破,利用学科服务团队的整体优势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服务走向深入,体现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宋姬芳.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的建构与实证[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68—76.

[2]张桂平知识型团队内隐合作的驱动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18):100—102,35.

[3]郭 晶,余晓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案例精选[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2.

[4]钟建法 韩丽风.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56—60.

[5]刘媛筠.学科化信息服务团队建设及服务效果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3(6):61—64.

[6]斯蒂芬·A.畢比.小团队沟通原则与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8—20.

[7]万文娟.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2):63—69.

[8]宋生艳.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山西大学商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3(11):72—76.

猜你喜欢

学科服务新建本科院校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服务体系构建及策略研究
论新教育科研范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基于SCIE和ESI的燃料电池Pt基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进展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