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化健康教育在5年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7-04-22叶凤
叶凤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5年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的常规健康教育手段,观察组给予整体化教育护理模式,治疗12个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透析相关知识,合理饮食,维持体重,用药护理,应急处理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内瘘通畅率明显增高,导管相关感染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整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护患沟通,规范血透室健康教育的管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整体化健康教育;血液透析;应用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竭患者的方式之一,可以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现如今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收到治疗,但是在近5年内,由于该技术缺乏相应的知识,导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进而降低血液透析的治疗,导致患者死亡,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保障治疗效果,因此本篇探讨整体化健康教育在5年内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的应用[1],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4例,按随机对照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84例均为终末期肾脏衰竭,需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观察组男32例,女10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0.1±1.2)岁,病程1~5年,平均(2.5±1.0)年;对照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2.1±1.1)岁,病程0.5~5年,平均(2.25±1.0)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临床以及日常生活等。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上联合运用整体化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2.2.1教育途径 ①单独教育:大多数刚开始做血液透析的患者不了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因此,要对患者灌输相应的治疗概念,进行个体教育,让患者理解血液透析的基本情况、治疗目的、不良反应及基本治疗过程的介绍,分4次进行简要介绍相关内容。②集中学习:科室建立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每月负责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血液透析的健康教育的内容,每月学习一个内容,对患者共同需要解答的问题进行专业的学习,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学习内容如饮食食要求,动静脉瘘日常自我护理形式,规范用药等[2]。③定期教育:护士应每隔4次血液透析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应根据气候、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进行教育,发现问题及时对患者进行指导,随时进行健康教育,若患者有疑问时,也可向经管医生进行报告,解答患者疑问,同时,在血透室张贴各种健康教育的宣传海报,LED显示屏等对患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健康教育。④电话随访:科室每人分配具体电话随访人数,电话随访1次/月,并告知患者在透析间期如有疑问可拨打本科室电话,解答疑问。
1.2.2.2教育内容 ①基础知识宣教:通过上述单独、集体的方式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的目的、步骤、注意事项,可能会产生的副反应及医院的联系方式等,使患者对透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3]。②心理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以及对疾病的恐惧不了解,透析时的痛感以及透析间期的饮食结构的注意事项,易加重紧张,出现恐慌,会导致其消极对待治疗,因此,需适当进行患者的心理辅导,与家属进行沟通,使其尽快适应其角色,避免紧张情绪,树立信心。③用药护理:血液透析患者需要辅助使用,如促红细胞生成素,降压药等,此时需要嘱咐患者遵从医嘱,坚持服药,告知患者服药的必要性、副反应以及正确剂量,指导家属监督药物使用情况。④饮食宣教:告知患者和家属饮食控制的必要性,有针对性地根据患者的病情、经济条件,制定每天食用的食物品种、数量、饮水量,可做成相应的告知书逐条罗列患者所需注意的饮食控制内容。⑤控制体重:使患者了解干体重的定义(是血管系统稳定,无水钠潴留情况下的体重),指导患者在透析期间主动控制体重增长,合理饮食饮水,每天在特定时间进行体重和血压的监测,做好记录[4]。⑥血管通路的自我护理:针对性指导患者不同血管通路类型的自我护理,学会内瘘患者如何正确止血及动静脉瘘的护理,功能锻炼,特别是要教会患者判断内瘘是否通畅,一旦发生异常,立即就诊处理。⑦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避免劳累,适当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慢跑,避免过度运动造成低血压的发生,可制定相应锻炼计划,指导患者家属进行监督保护,有利于患者恢复体力,回归社会。正确自救,指导患者及家属判断危急情况以及简单的自救方法,如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时,可给予适量的1∶3淡鹽水饮用,适当补充血容量,若发生心慌、出汗、饥饿感强烈等低血糖症状时,可服用适量的葡萄糖水或食用巧克力,糖类等自救[5]。
1.3评价指标
1.3.1依从性 对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个月采用问卷调查,计算患者治疗前后的情绪,正确用药,合理饮食,维持体重,正确自救等五个方面的治疗依从性情况。
1.3.2生活质量 对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个月采用问卷调查,运动SF-36生活质量评定进行判定,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日常活动功能、日常精神活动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动、社会活动功能8项。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对结果进行统计,计算资料结果统一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检验取0.05,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差异性不大,但是在治疗后,其数据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情绪控制,正确服药,合理饮食,维持体重和正确自救5个方面,有一定程度上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日常活动功能、日常精神活动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护理前后均有明显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要依赖治疗,患者本身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心理生理的不适感,依从性不同[6-7]。同时患者的知识水平不相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也是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本研究中得出,实施相应的家尼康教育后,患者在情绪控制、正确服药、合理饮食、维持体重和正确自救5个方面的依从性显著的提高,而常规护理仅是一定程度的改善。表明患者对信息均有不同程度的接受,维持透析的基本知识得到普及,心理疏导有成效[8],在饮食和体重方面得到控制。同时患者在危急时进行自救能力、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也同样得到提高,在健康方面的掌握主动性,使健康宣教内容得到贯彻落实。本研究发现,整体化健康教育的患者在总体健康和心理方面要显著优于常规组,表明该教育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整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5年内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利娟.问卷式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5):690-692.
[2]余丽萍,杨金芳,董书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3):4802.
[3]洪冬梅.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2):126-127.
[4]袁宇紅,赵秋艳,杨尉,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J].西部医学,2012,24(5):1006-1008.
[5]高山.浅析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方面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4):94.
[6]马爱莉,邵文慧,覃艳斯,等.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1,22(2):34-36.
[7]鲁军,程雪涛,周西豫,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的讨论[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1966-1968.
[8]沙庆焰.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25-2126.
编辑/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