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2017-04-22张殿海
张殿海
摘要:黑木耳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该文介绍了木耳的生物特性、栽培方法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黑木耳;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黑木耳,又名木耳、光木耳、云耳等,属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属于真菌门,其腐生性很强,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黑木耳的胶质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可以吸附人体消化系统中的杂质、灰尘等,药用价值极高。每百克木耳干品含蛋白质10.6 g,碳水化合物65 g,脂肪0.2 g,纤维素7 g,并含有丰富的钙、铁等,营养价值及其丰富。
早在公元600年前后中国就已经开始人工栽培黑木耳,早期的栽培方法依靠木耳孢子的自然传播繁育,或者人为将洗木耳得到的孢子液撒到木段上,这种早期的栽培方法受自然条件影响极大。建国后,科研工作者培育出了黑木耳固体纯菌种,并且将接种方法改进为段木打孔方法。90年代后“塑料袋代用料地栽木耳”理论技术体系形成,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一、木耳栽培的外部条件
1、营养
木耳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为碳源和氮源,包括纤维素、葡萄糖、麦芽糖、氨基酸、蛋白质等。除此之外还需钾、镁、磷、钙等元素,在用锯末栽培木耳时需添加蔗糖、磷酸二氧钾等物质来补充。优质的培养料应保证碳与氮养料比例为20:1。
2、温度
黑木耳是一种中温型菌物,一般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的高山地区,一般以22-32℃为适宜生长的温度。当温度超过25℃时子实体会迅速生长,因而耳片过薄,影响品质,温度过低时也会影响木耳的生长。
3、光照
木耳菌腐生生活,在阴暗环境中可以正常生存,但木耳耳芽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正常生长。充足的阳光可以使木耳质厚、黝黑,提高木耳品质。
4、水分
水分是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木耳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在水分充足的状态下进行。但应区别菌丝体与子实体的生长阶段,在菌丝体定植阶段,需要较低湿度,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可使子实体快速生长。
5、空气
在木耳的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持续呼吸,因此要保证气体的流通,一般在菌丝生长阶段每天应通气1-2次,子实体生长阶段,每天需通气3-6次。封閉的环境易出现烂耳和杂菌,适宜的通气可以减少这种风险。
6、pH值
经研究表明,微酸的环境最适宜木耳生长,栽培过程中,培养料会经过自然发酵,因此在配料时,可将培养料的pH值控制在6,通过自然发酵可在木耳生长过程中达到最佳pH值。
二、栽培过程中的真菌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真菌引起的培养料污染是木耳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危害,根据危害的方式不同,可将这些真菌分为寄生性病菌和竞争性杂菌。寄生性病菌是指能寄生在木耳菌菌丝和子实体上引起木耳菌病害的真菌,竞争性杂菌是指腐生在培养料中,与木耳菌争夺营养,抑制菌丝生长或污染菌种的有害真菌。其中竞争性杂菌危害是最难防范也是最常见的真菌危害,它不仅与木耳菌争夺养料和空间,还可以分泌抑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毒素,严重时可导致子实体死亡,极大的影响了产量。
1、木霉
木霉(Trichoderma spp.)也称绿霉,菌落初期呈白色、致密,无固定形状,后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变为绿色,有粉状物出现,在高温下扩展很快,在培养料表面形成大面积绿色霉层。
防治措施:应彻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保持周围环境卫生,保证通风良好。若菌袋出耳阶段发生木霉,可先将菌袋置于阳光下晾晒,再用石灰水擦洗。
2、毛霉
毛霉(Mucor spp.)也称长毛菌、黑面包霉。菌丝呈灰白色、纤细,生长十分迅速,在菌丝顶部生成圆形颗粒,初为黄白色,后变为黑色。其菌丝可分泌抑制木耳菌生长的毒素。
防治措施:可用漂白粉、多菌灵、石灰等喷洒地面,抑制霉菌生长。
3、青霉
青霉(penicillium spp.) 菌落初期为白色丝绒状菌丝,1-2天后逐渐变为青蓝色或绿色粉末状霉层,可分泌使木耳菌生长受抑制的毒素,温度在28℃-32℃时更易发生青霉菌病害。
防治措施:应及时通风,降低温度。
4、曲霉
曲霉(Aspergillus spp.)初期零星出现白色绒状菌丝,很快变为有色粉状霉层,颜色为黄绿色或黑褐色,菌丝短而粗。当培养料中水分过少时,容易发生曲霉病害。
防治措施:可使用曲霉净抑制曲霉生长。
5、链格孢菌
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 又称黑霉菌,初期菌丝为浅白色,后形成黑色或黑绿色霉层,生长速度极快,菌袋内产生黄色积水。链格孢菌形成粉状孢子后可在菌房中四散传播,对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防治措施:应采用套袋法接种,谨防菌袋之间交叉污染,若已经出现感染,可喷洒多菌灵、漂白粉等。
三、栽培过程中的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据统计目前国内食用菌害虫达11目44科90余种,害螨14科26种,其中黑木耳栽培过程的主要害虫有蓟马、伪步行虫、线虫、跳虫、菇蚊、菇蝇、螨虫等。
1、农业防治
应避开有害生物的发源地,保持菌房内外卫生,培养料应做消毒处理以杀灭病菌和虫卵,做好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空气调节,增强木耳菌本身的抵抗力。
2、物理防治
如灯光诱杀、粘虫板诱杀、虫源阻隔法、高、低温灭杀、脱水法、水浸法等。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目前仍是防治食用菌害虫最常用的方法,敌百虫,马拉硫,敌敌畏等均为目前常用的化学杀虫剂。应注意,木耳菌生长周期短,药物喷施后易在子实体中残留,应该严格控制各种药物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新美. 中国食用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177-180.
[2] 吕作舟. 食用菌栽培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73,17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