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沼—菜”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与成效
2017-04-22陈云红蔺萍王卓王志勇张晓伟蔺锋
陈云红+蔺萍+王卓+王志勇+张晓伟+蔺锋+马政+刘海礁+吴振+王炳勋+陈直
摘要: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在西华县、西平县、固始县示范推广“猪-沼-菜”生态模式及对猪场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既解决了猪场粪污污染环境问题,又实现了养猪、蔬菜种植效益增收。同时猪场利用沼气供暖、照明,蔬菜大棚利用沼气提供气肥,沼渣制成有机肥料用于蔬菜种植,蔬菜养猪,形成了现代农业有机统一循环,既减少了化学添加剂、化学肥料的投入用量,又保护和改善了养猪场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文主要介绍“猪-沼-菜”生态发展模式推广情况和成效。
关键词:猪-沼-菜;生态模式;推广;成效
一、猪-沼-菜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
1、模式推广情况
目前西华县、西平县、固始县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猪-沼-菜”、“猪-沼-果”、“猪-沼-草”三种模式进行推广,但以“猪-沼-菜”循环经济模式示范推广为主,受到领导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该模式旨在示范推广,引导全省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2、“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院县合作项目执行情况
按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院县合作项目的要求,2013-2016年,分别在西华县、西平县、固始县示范推广“猪-沼-菜”农业生态循环模式,本模式有由五种技术模块组成。分别为:健康养猪技术模块;酶调控猪粪便氮磷减排技术模块;猪场污染物减排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块;蔬菜高效种植模块;科技培训模块。
在“猪-沼-菜”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实施过程中,选择已经建成的规模化猪场和蔬菜基地进行实施。其中,西平县丰源牧业有限公司种猪场年出栏4万头猪,种植蔬菜80亩、种植小麦1200亩;西华县华光种猪场年出栏2.2万头猪,蔬菜种植200亩、种植葡萄120亩。这些蔬菜、粮食、水果种植面积基本上消纳了本场产出的沼渣、沼液、沼气,并且产出了优质蔬菜、粮食、水果,同时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都得到增加。
西华县华光种猪场使用沼渣、沼液前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分别为25.8 g/kg、73.88 mg/kg、629 mg/kg、25.3 cmol(+)/kg。使用沼渣、沼液1年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分别为39.6 g/kg、181.2 mg/kg、1090 mg/kg、26.4 cmol(+)/kg。
二、“猪-沼-菜”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与成效
1、健康养猪技术模块
西华县华光种猪场每头母猪每年多产仔猪2头以上;母猪群受胎率提高1%以上;断奶仔猪成活率提高1.5%。
2、酶调控猪粪便氮磷减排技术模块
河南省富远牧业有限公司猪群猪群粪便排泄量明显减少;200头试验猪群提前10天出栏;每头猪节约饲料25 kg,每头猪增加效益60元。
3、猪场污染物减排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西华县华光种猪场使用处理后的沼液、沼渣种植西红柿、葡萄、花生、莲菜、南瓜,价格和风味品质得到提高。
4、蔬菜高效种植模块
在西平县丰源种猪场示范面积80亩,推广了蔬菜大棚沼气灯应用技术,蔬菜种植合理利用沼渣 、沼液技术,沼气生产与蔬菜大棚互补利用技术等,亩增产10%左右,亩增收约2000元。
5、科技培训模块
开展“猪-沼-菜”绿色生态农业示范推广模式科技培训12期,培训技术骨干63人,发放科技资料2000份,编写培训教材“养猪沼气种菜循环农业实用新技术”1套。
三、效果效益分析
“猪-沼-菜”模式示范猪场存栏能繁母猪2600头,年出栏种猪及商品猪52000头,猪场目前每头母猪提供出栏猪20头,项目实施后母猪年出栏育肥猪22头以上;每头母猪增加出栏种猪及商品猪2头,猪场年多出栏猪5200头,其中,40%为二元种猪,售价1800元/头,60%为商品猪,售价1400元/頭,种猪可增加1000元以上,商品猪可增加收入100元以上,养猪企业可增加收入239.2万元。每头猪提前10天出栏,养猪企业可增加收入312.0万元。蔬菜种植面积300亩,每亩5000 kg,每公斤增收4元,企业增收600万元。种植葡萄200亩,每亩2000 kg,每公斤增收12元,企业增收480万元。
四、结语
“猪-沼-菜”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科学实施推广,即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的肥力,保证了农产品的营养及品质。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猪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和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同时也为循环农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城乡人民的饮食健康。
参考文献
[1] 葛自兵.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的措施与成效[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6):261-262.
[2] 杨丙亮,裴社云,李晓娜,等. 灵宝市"猪-沼-菜"生态模式研究初报[J]. 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74.
[3] 范新翔. 猪-沼-菜生态模式的推广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05(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