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2017-04-22冯想丽
冯想丽
课堂教学是多方合作、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提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方式、时机恰当,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课堂提问,提高课堂互动、探究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課堂提问的类型及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同一个学校的学生,有些教师的教学效果好,有些教师的教学效果较差.这实际上就是教师主导性作用发挥上的差异.同样的知识内容,不同的提问类型,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样问”,学生可能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而如果“那样问”,学生就会拨开云雾,柳暗花明.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是有效的?教师要搞清楚提问的不同类型和作用,如下表.
二、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1.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全方面的了解与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之前,学生头脑中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方法和经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准确、全方面的调研,确保课堂提问难度恰当,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和思维,促进新问题的有效学习.
2.关注学生对提问的回答与思维反馈.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理解与学习.因此,在提问后,教师必须重点关注学生的回答.如果学生直接给出正确答案,不妨再让该学生介绍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选择的数学方法.如果学生没有给出正确答案,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去找其他学生来回答,而应该适当地追问,有错误,说明学生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中存在知识或方法的缺陷与障碍.虽然回答问题的是一个学生,但是可以代表与之同一水平层次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要引导这部分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向.
3.课堂提问,不能仅仅关注知识和方法层面,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素养.
三、教学案例
现结合“等差数列”不同教学环节的几个片段,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进行分析与探讨.
教学片段1:等差数列课堂教学导入.情境设计:给学生提供几个数列,然后提出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数列:(1)0,5,10,15,20……(2)48,53,58,63;(3)18,15.5,13,10.5,8,5.5;(4)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问题1:请观察上面4个数列,这些数列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问题2:与普通的数列相比,这些数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设计意图:上述两个问题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属于“引起注意类提问”.通过观察发现,学生与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的差异,继而避免学习过程中受到学习前概念的干扰和负迁移影响.
教学片段2:问题串驱动概念生成.学生有了前面导入环节的问题思考与对比,接下来教师可以设置“强调性提问”和“概括性提问”,帮助学生的思维从前结构向新的知识结构过渡.问题3:数列1,3,4,5,6……是否属于前面归纳的特殊数列?问题4:数列1,2,4,7,11……呢?问题5:请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这类特殊数列进行一般性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问题,强调了等差数列特点的特殊性,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概念的概括.这一过程,能够有效防止学生概念理解上出现偏差,使学生的思维由“前结构”向“单点结构”过渡.有了稳定的单点结构,后续由单点知识结构向多点结构层次跨越才有可能.
总之,“问题”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确保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此外,在课堂结束前的小结环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实际,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与反思,促进知识、概念的有效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