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狄金森盗窃心理诗之叙事解读

2017-04-22徐翠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名作欣赏 2017年12期
关键词:狄金森盗贼叙述者

⊙徐翠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州 510420]

狄金森盗窃心理诗之叙事解读

⊙徐翠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州 510420]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去世一百多年来一直是英语世界许多学者关注的对象。在国内外狄金森研究中,有关狄金森及其背景知识方面的研究较多,其原文研究比较薄弱。狄金森诗歌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与她的论题广泛相关。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翻译并分析狄金森的第311首诗,以读者反应论从一个读者不常注意的角度欣赏作者的叙事手法和视角以及该诗表达的意境,与读者分享诗人分析人性的见解,从一个侧面了解作者,进而探索作品的意义。

狄金森 盗窃心理 原文研究

事实上,狄金森诗歌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与她的论题广泛相关,从她的诗歌里人们总能找到依据支持它们的现代论、后现代论、文化论、女性主义论、心理论、哲学论以及读者反应论等等,她的诗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有论生死、论苦乐、论宗教、论永恒、论自然、论爱与美、论放弃与拥有等等,论题纵横交错,涵盖了人生的终极问题和现实问题。笔者在以前的论文里也有提及。狄金森以开阔的笔触论世事人生,我们不妨以开阔的心胸跟随她的笔触,到她的诗歌世界里探寻一番。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翻译并分析狄金森的第311首诗,以读者反应论从一个读者不常注意的角度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视角以及该诗表达的意境,与读者分享诗人分析人性的见解,从一个侧面了解作者,进而探索作品的意义。请看诗文翻译。

1 我知道离路远些的地方有些落寞的房子

2 窃贼心里希望看到

3 那些房子只上木门闩,

4 窗户低低地

5 挨近

6 门廊,

7 可以爬进两个人

8 一个拿着工具

9 另一个放哨

10 看看人们是不是都睡着了

11 老实巴交的人

12 不容易惊醒呢!

13 夜晚,厨房里一定整整齐齐吧,

14 只有一口钟

15 但他们可以不让那钟滴答作响

16 老鼠也不会叫吧

17 这样,只要墙不吱声

18 就不会有谁出声了

19 有一副没合上的眼镜动了动

20 日历也有知觉

21 那眨了眨眼的是垫子呢

22 还是一颗不安的星星?

23 月亮滑下楼梯,

24 看看是谁来了!

25 那抢劫地点的物品有

26 杯子,勺子

27 耳环,石子

28 一只表,某样旧胸针

29 还有一个老婆婆

30 在那里睡得正香

31 白天伴随着声响到了

32 隐秘的夜慢慢消逝了

33 太阳已爬上了

34 第三棵枫树

35 公鸡叫道,

36“谁在那里”?

37 回响声拖得长长的

38 刺耳地重复着“哪里”!

39 老夫妇这才惊醒了,

40 以为是太阳把门弄开了呢!

首先引人注目的是篇章结构。表面看来,这像是老祖母在给儿孙们讲述乡村夜盗的故事。作者没有按常规的设想用过去式写一个想象中看见或听见的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而是以“我知道”开头,用第一人称开始,让读者紧随叙述者的思绪进入想象的视野:野外荒郊、孤零零的房子、夜深人静时和心怀不轨的盗贼。隐秘的氛围中时间地点人物齐备,作为读者,我们期待叙述者接下来会像老祖母那样给儿孙讲述一个老掉牙的乡村夜盗的故事。但第二行“窃贼心里希望看到”用虚拟语气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故事将不按写实的手法进行;第一人称叙述者“我”的视角将主宰故事情节的发展。“我”是该诗的关键词,因为该诗表达了“我”的观点。我们将会看到叙述者作为故事的参与者,其视角无处不在;读者领略的不只是故事情节发展,更多的是作者营造的意境。

“我”既然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词,那么“我”是谁呢?狄金森在1862年写给希金森的信中说她诗中的“我”是一个想象中的人(“a supposed person”,见第268封信),而不是自己。但我相信这个想象中的人一定带有诗人本人的印记,诗人利用这想象中的人表达了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正因为想象是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狄金森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表达其多层次多角度的观点。只要从狄金森的1789首诗中的第一行就可以看到“我”的主格形式I被用了285次,宾格me被用了将近50次,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my出现了超过100次。可见对于狄金森而言,“我”是非常重要的,是她的代言人;借助第一人称叙述,诗人表达了不同层面自我对事物的认识。

“我”(I)字放在全文之首,全文只出现了一次,可它主宰整个篇章。整篇文章可以浓缩为一个主谓宾结构“我知道这么一回事”。每一诗节都是谓语动词“知道”的宾语。1—12行介绍了窃贼心目中理想的作案环境和时机;在13—24行中作者继续描述窃贼选择作案时机时的侥幸心理,描述做贼心虚害怕的情形;25—40行突显盗贼若得逞能得到的利益很少,光天化日下偷盗将盗贼的恐惧心理表现得非常逼真。整个故事一气呵成,展现了盗贼开启门缝这一既漫长又短暂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复杂心路历程。

可以说,这是一首论盗贼心理的叙事诗。在这首诗中,狄金森之“我”呈现给读者的会是什么呢?“我”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述“我”的观点?逐节深入观察这首诗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奥秘。

1—12行展现了盗贼作案的第一阶段心理。从第二、三、四和五节均为六行的情形来看,这一部分本来是可以分为两节的。但这一节虽长,却只一句话。这句话传达的信息是多重的:一是表达了叙述者对盗贼在盗窃开始之前的心理判断——隐秘环境的需要,因此有了故事时间和地点的定位:夜深人静人们熟睡之时,远离道路荒无人烟之处;二是描述了盗贼心里的第一个愿望,即有一个如意的盗窃环境:契合的时间地点,不结实的木门闩、容易爬进的门窗、熟睡的人。代词和名词恰到好处地渲染了这样的意境;三是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动态的画面:盗贼打如意算盘的形象栩栩如生,这突出体现在动词的使用方面。几方面因素综合展现了盗窃行为为人不齿的阴暗面。从这一句话贯穿的十二行诗里我们体会到了狄金森驾御语言的本领。她的第1489首诗“一条倏忽即逝的路”(A Route of Evanescence)共8行35个单词也是用一气呵成的一句话来形容蜂鸟速度之快。

13—18行同样用的是虚拟语气。叙述者进一步想象盗贼作案的第二阶段心理,即室内作案的心理,是想象中的想象,叙述者的想象与盗贼的想象互为交融。盗贼继续打着如意算盘,想象一切将在他们的掌控之下顺利进行:厨房里一切井然有序,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事件来打破他们的计划;他们可以让滴答作响的钟针停摆;老鼠反正是不会叫的,不必担心它;剩下做见证的就只有墙了,只要墙不发出声响,就没有什么可以威胁他们的了。从表面上看,盗贼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但这只是盗贼侥幸心理的表现。这种侥幸心理的另一个方面暴露的正是盗贼因行事不正而图谋不轨所引起的害怕心理。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钟、老鼠和墙壁这些并不具威胁性的物体,在盗贼眼里竟有如此大的威慑力,这是因为他们的害怕心理所致。有趣的是,墙壁被拟人化了,最不具威胁性的墙壁都成了盗贼要担心的东西,强化了盗贼的恐惧心理。但狄金森并没有就此打住,在接下来的一节里,她把这种恐惧心理演绎到了极致。

前18行用的是虚拟语气,19行起改用写实手法,使用一般现在时,这让读者感到如身临其境。透过叙述者想象的境界读者可以目睹盗贼进一步的心理变化。由于心虚,盗贼眼里所见的一切便起了幻化作用,作者顺理成章地使用夸张的比拟手法和与光亮相关的意象,把周围一切物体人格化,增强了盗贼恐惧心理的表现力,渲染了紧张的气氛:首先,眼镜反射的微光让盗贼感到了恐惧,于是在盗贼的眼里,眼镜会动,提醒他所犯的罪不会不被人看见,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日历的知觉,也许起到了提醒罪犯记住这是一个不光彩的日子的作用。接着,发出微光的垫子又让盗贼傻了眼,弄不清到底是垫子眨了眼睛还是天上的星星闪烁,其实可能只是星星的微光反射到了垫子上,似乎天上地上的一切都成了盗贼恐惧的根源。偏偏光亮度更强的月亮也来凑热闹,她干脆滑下楼梯,看看来者是谁。盗贼此时的处境真可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在这一节中,狄金森让怕见光的强盗见了光,这与前18行盗贼需要的黑暗隐秘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既让我们见证了盗贼不安的心理过程,也让我们领会到了狄金森对诗歌的定义:“若我读到一本书让我感觉浑身冰冷,什么火也不能使我暖和起来,我知道那就是诗了;若我感觉到头被剥离身体,我知道那就是诗了。”

25—30行承接了前一节的写实手法。这一节用一句话展现了星光月下出现在盗贼眼前可盗用的财物是些少之又少的不值钱物品,还搭上一个睡得正香的老婆婆。一幅静态的画面反衬了盗贼能得到的利益之少和精神损失之大。睡得正香的老婆婆这一意象与盗贼惶恐不安的心情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在最后两节里狄金森继续运用拟人手法层层逼近地把令人不齿的盗窃行为彰显出来并传扬开去,这主要体现在主谓语的搭配,尤其是动词的使用:白天喧嚣地到来,太阳升起,公鸡尖叫,回音悠长刺耳。与之相对比的是心地坦然的老夫妇一觉到天明的安然情形。盗贼作案需要的没有光没有声的隐秘环境这时候被完全破坏:盗贼原本是怕见光的,这时却大白于天下;原本怕有任何响动的,这时候却响声震天。从整首诗来看,狄金森运用了声的强弱和光的明暗的对比。前18行伴随作者对盗贼阴暗心理的描述我们领略了从黄昏到深夜越来越暗越来越静的过程;从19行起至结束,随着作者对盗窃行为的揭露和挞伐,我们感受了从光的微明至大白于天下、从声的静默至喧嚣的意境。狄金森以其幽默的笔调让静态的文字传达出了动画的效果,若把这首诗改成一幕哑剧搬上舞台一定也是很动人心弦的。

这首看似老祖母给儿孙讲故事的诗,其实也可以看作狄金森写给孩子们的寓言故事,让我们看到诗人寓教于乐的用心。孩子们读到这样的诗会觉得生动有趣,读后难以忘记,无形中对日后的成长起到警醒的作用。观察分析第311首诗,我们看到作者布局谋篇遣词用句的深思熟虑。作者通过别出心裁的比拟、扣人心弦的意境以及如儿歌一般生动易记的措辞栩栩如生地展现了盗窃心理过程和对盗窃行为的谴责。这让我理解到了狄金森在第1715首诗中写下的诗句,“清晰呼吸的字眼/不会死(A Word that breathes distinctly/Has not the power to die)”原是她衡量自己诗歌生命力的标准。狄金森结合自己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把词语的力量融进诗歌,直指事物的本质,最终成功地让其诗歌艺术拥有了不死的生命力。透过了解狄金森研究盗贼的诗,我们打开了一道研究狄金森的窗口,看到了阅读文本了解和理解狄金森诗歌的可能。

① 本文所引用的Dickinson诗均源自R.W.Franklin编辑的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1999年版。按该书的诗歌排列顺序引用。本文所引用的Dickinson书信均源自ThomasH.Johnson编辑的 TheLettersofEmily Dickinson,1958、1986年版。按该书的信件序号排列顺序引用。本诗译文以及本文中提及的狄金森其他诗文及诗句均为本文作者所翻译。由于狄诗解读有多种可能性,本文作者对第311首诗的解读亦另有两个解读版本,一是英文解读版本,以“Emily Dickinson's I KNOW SOME LONELY HOUSES OFF THE ROAD”为题发表在名刊The Explicator(2016),面向英美高校文学专业师生,写作手法和参考资料因受众不同而不同;另一解读版本注重展现本诗的音韵效果,是与普林斯顿大学Karen Emmerich博士合作解读的成果,即将发表在由王柏华主编的《栖居于可能——狄金森诗歌读本》(国际合作翻译项目成果集)。

[2] Deppman,Jed.Trying to Think with Emily Dickinson. 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08.

[3]Johnson,T.H.(ed)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M].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8.

[4]R.W.Franklin (ed).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M]. 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5]Vendler,Helen.Dickinson:Selected Poems and Commentaries. Cambridge,MA:Harvard UP,2010.

作 者:徐翠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狄金森盗贼叙述者
展厅中的盗贼
如果回忆即遗忘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如果想起就是忘记
神秘的盗贼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神秘的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