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工业化后期的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2017-04-21马仕途
马仕途
摘 要:本文采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78-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表示工业化水平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负。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东部、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负。空间结构变化对全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工业化;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城市化自2012年前后中国经济进入了工业化后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着经济结构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的新要求。本文从多个角度研究了工业化后期各种增长动力的发展趋势以及增长新动力的源泉,结果表明:①从产业结构角度看,经济主导产业将由过去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转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这要求经济增长模式由重化工业时代的要素扩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②从要素供给角度看,当前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和资本积累对增长的贡献巳经显著下降并将进一步减少,今后增长的新动力主要在于通过提高要素质量和促进要素优化配置提高生产率。③从总需求角度看,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后投资和出口对增长的贡献将难以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后增长的新动力主要在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培育不是一个市场自发完成的过程,需要政府适应新的发展阶段转变,对政府行为模式进行深刻重塑,重点是从生产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通过改革着力建立一个统一开放、公平竞争、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创新的市场体系。
一、工业化是专业化分工高度化的生产社会化过程
工业化的本意,就是将生产的某个环节分化出来单独进行规模生产。工业是从分散在农业的手工劳动部门集中后再集中后独立出来的,本身就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手工业的分散工序分工再集中,使操作更为简单化,创新的技术条件形成;规模生产又使技术创新具备了经济前提。新技术的使用要求进一步的分工,扩大生产规模。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生产工具的革新和中间产品生产的独立,当今代表世界最先进技术水平的科技成果都是生产工具和中间产品的创新,也是社会生产的迂回度越来越长的过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深,专业化分工已经从企业分工发展到国家间的国际分工,专业化分工是工业化过程必然的社会生产形式,如果不是分工的深化,作为市场交换关系的替代物的企业就不会出现。
二、工业化是经济结构演进的过程
从狭义的角度看,工业化就是工业产值和劳动力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技术进步不仅使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且,工业内部的特殊分工又把工业分为若干独立部门。每一次分工都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扩散。正如保尔·芒图所说,“分工和交易的相关发展,技术进步与其说是它的结果,不如说是它的原因。”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高速发展的经济学解释主要有:一是与农业相比,工业产品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人均收入的提高从需求角度支持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二是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小于农业,如土地的供给稀缺性、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的决定,这些使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阶段供给约束减小;三是农业生产的分散特征使农业生产过程的交易比集聚生产的工业有着更高的交易成本,不能利用分工效率,参与分工的形式只能是从工业购进生产资料,结果是为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经济结构高度化。
首先,农业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剩余。其次,农村市场贡献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工业化过程是中间产品扩大的过程,但是,以消费品为主体的最终需求是中间产品的规模的决定因素。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增加农村人口的消费。早期的工业比重小,水平低,自身积累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要求工业资金的支持;在工业化初期,技术水平决定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不高,劳动力是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需要从农业吸收大量的劳动力。
工业化的首要特征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必然引起制度变迁。工厂制度要求用契约制度保证大机器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创新需要提高私人收益率的制度防止外部性引致的“搭便车”行为。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生产体系日益复杂,就要求市场制度的建立,而市场体制的效率又需要一系列的法律制度给予保证。因此,整个工业化的历史,必然表现为市场制度建立、健全的制度变迁的历史。
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将经济增长归结为工业化的演进,这是被比较广泛认同的一种理论。认同者中既有结构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也有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虽然他们在分析方法上各有特点,但都将经济发展的实质归结为工业化。著名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曾将一国摆脱落后,实现由不发达向发达状态的转变,归结为工业化。她明确指出“凡现代工业所产生的便利与不便利都不存在的國家,一般被说成不发达的。……不发达的意思是大部分居民必须从事粮食生产;其余的人要靠耕者产品超过其家属必须吃的口粮的剩余部分维持生活,浴室整个社会发展取决于农业中的每人产量水平”。“要摆脱这种状态,必须实行工业化,因为工业化意味着将动力用于生产与交通,作为人力与畜力的补充”。
四、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演变及对制度环境的新要求
1.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演变
所谓工业化本来仅是指随着工业发展,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但由于工业化往往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后期的研究中工业化进程并不仅仅表示工业自身的发展,而更多等同于发展的概念。国内研究对工业化也多采用宽广的定义,例如从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三个指标来分析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上述三个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就业结构指标;工业化定义为一个经济体随着工业发展,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把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标志,并提出了判断工业化水平的5个指标,这些研究对如何准确划分中国的工业化阶段奠定了基础。由于中国的特殊体制因素,导致改革开放以后的很长时期内工业比重高,而服务业比重低,这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因此,判别工业化阶段,最重要的应以人均GDP水平为核心,并兼顾其他指标的变化。在不同工业化阶段划分的标志值上,基于1964年和1970年不变价美元的各发展阶段标准值,该人均GDP水平是采用汇率法计算的,并说明购买力平价法可能是更好的指标。国内不少关于工业化水平的研究中,都非常关注人均GDP水平的换算问题,
采取汇率一平价法(即将汇率与购买力平价法结合,取其平均值),这是由于汇率法在
一定程度上有低估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的趋势。但近年来随着中国逐步放开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的低估程度在显著降低,越来越趋近于真实均衡汇率。例如,2014年IMF评估认为,中国人民币汇率为中度低估,低估幅度在5%-10%左右,而2015年IMF首次评估人民币汇率“估值合理”。因此,本文在陈佳贵等M采用汇率法和PPP法简单平均的基础上,根据2013年经济普查以后调整的人均GDP数量,采用一个变化的加权系数对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进行加权,并估计了以各种方法计算的1964年不变价人均GDP
?在关于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对当前中国处于何种阶段的研究较多,明确进行阶段划分的较少。本文根据人均GDP水平,并参考其他指标综合考虑,把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工业化进程。划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前工业化阶段(1978-1989年)。在这一
阶段,人均GDP从不足39美元提高到接近100美元(汇率法现价按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加权平均计算的人均GDP(1964年价格)提高到接近200美元;农业比重在24%-33%之间,小于工业比重(并不符合前工业化时期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率在17.9%-26.2%之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60%以上。除了农业比重较低以外,其他标志值均符合前工业化时期的特征。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1990-1999年)。在这一阶段,按汇率法计算的现价人均GDP从。100美元增长到200美元,按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加权平均计算的人均GDP大致从200美元增长到400美元(1964年不变价第二产业比重仍然最高,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城镇化率从26%提高到35%;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60%下降到50%。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标志值相比,人均GDP属于标准值范围,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城镇化率没有达到45%,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没有下降到45%,体现出这一时期工业优先和城乡二元经济对劳动力转移限制的特点。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2000—2011年)。在这一阶段,人均GDP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按汇率法计算1964年不变价人均GDP从226美元提高到640美元,按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加权平均计算的人均GDP从400美元提高到900美元;第二产业比重在45%—47.5%之间,仍然显著高于第三产业,但差距呈缩小趋势,农业比重从15%下降到10%以下;城市化率从2001年的36.2%提高到2011年的51%,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50%下降到35%。在这一
时期,大机器工业体系日趋完善,工业发展明显向重化工业倾斜,电力、钢铁、化工和机械制造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2012年至今)。201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6276美元(现价),按汇率法折算的1964年不变价也达到688美元的水平,按汇率一购买力平价加权平均计算的人均GDP已经超过900美元(超过800美元的标志值)。本文把2012年作为工业化后期的起始年,最主要的转折性变化是在2012年中国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到45.0%,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服务业比重(45.5%),出现了历史上没有过的重要变化。其他指标包括: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降到9.5%及以下;城镇化率高于52.6%,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下降到33.6%以下,服务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超过56%。对照工业化进程标志值,多数指标显示,中国已经进人到工业化后期阶段。
2.不同工业化阶段对制度环境的不同要求
不同工业化阶段有不同的主导产业。在前工业化阶段,农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工业中的主导产业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建材等与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吃”和“住”相对应的部门。工业化初期,纺织服装等轻工业比重较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工业化中期,主导产业体系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转向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钢铁、水泥、能源、原材料等工业比重较大;工业化后期的制造业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换,主导产业是以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等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也加快发展;后工业化阶段,人们对休闲、旅游、教育等需求增加,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转向以服务业为载体的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从整个工业化进程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呈现出农业4纺织、服装等轻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资本密集型行业高加工度工业(技术密集型行业服务业的变化轨迹。
从2012年起,中国进人到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转变,主要体现在服务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中的最大行业。另外,工业内部的主导产业也正在发生变化,能源、原材料等重化工业逐步进人增长的瓶须期或平台期,主导产业将更多地转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等行业。这种理论上的变化与当前很多重化工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的现实非常契合。不同的主导产业要求不同的增长模式。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经济中主导产业是轻工业和重化工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是高度规模扩张型的,其增长模式主要是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竞争,大力招商引资,快速推动了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在于通过提供充足而低價的土地等公共资源、配合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财税补贴返还政策而实现了规模化扩张。但是,进人到工业化后期,经济中的主导产业越来越多地转向了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些产业都木具备规模扩张型的发展模式,而更多属于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模式。例如,服务业较少需要大规模的工厂,高技术制造业也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不同的增长模式要求不同的制度环境。随着增长模式从重化工业的规模扩张转向创新驱动,对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也有根本性转变。规模扩张型的增长模式下,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是获取相应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而创新驱动型的增长模式下,企业更需要的是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激发创新、有利于获取高级资本、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培养增长新动力必须顺应这一需求的转变。
五、结束语
工业化不同方面对四大地区影响的差异表明,四大区域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确定符合区情的战略组合。在具体战略选择上,各个区域应该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战略组合。东部地区需要加快就业结构升级;东北地区要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就业结构升级;中部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转换,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西部需要在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加大就业结构提升力度。
参考文献:
[1]马国强. 经济发展水平、税收政策目标与税制结构模式[J]. 税务研究,2016,(05):3-16.
[2]赵昌文,许召元,朱鸿鸣. 工业化后期的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J]. 中国工业经济,2015,(06):44-54.
[3]黄群慧. “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J]. 中国工业经济,2014,(10):5-19.
[4]龙永图.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J]. IT时代周刊,201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