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三有效教学探讨

2017-04-21林书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卤虫高三核心

林书文

【摘要】2016年福建省高考从自主命题到参加全国卷高考,全省上下十分重视,高三地理的教学备考和之前也应有较大的改变,以适应全国卷命题风格。本文从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高三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教学复习中的一些有效做法,希望对迷茫的高三备考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 高三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42-01

2016年,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迎接挑战,地理核心素养所发挥出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一、转变观念,聚焦地理核心素养

有人说,什么是素养?当你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养。地理核心素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高三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方法、视角、观念等掌握的多少、熟练程度;以及运用其描述、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阐释地理联系和影响,论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的敏感度、思维逻辑性等,都为高三学生应具备的地理素养。

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人地观念是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图1),它包含着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学以致用,是高三学生地理素养的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高三日常教学是紧密联系的。在整个高三备考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高三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及把地理知识加以综合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1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应对挑战,本人认为应该做好思思想转变:即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地理素养的养成。只要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和应对全国卷。

二、应对新高考,高三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在2016年福建省改为全国卷时,很多老师仍然沿用对付福建卷的方法,认为“以不变应万变”,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如:①将教材内容机械化及大量超标扩展知识内容,把什么都塞给学生,认为多多益善。学生记忆背诵的内容多,知识没有体系,越多越乱。②过多关注知识和对教材内容的考查而忽视能力的培养,知识本位的色彩很浓。教学中缺乏对逻辑思维的培养。③答题模板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大量做题,学生越做越疑惑等等。

以上问题的存在和教学思想的僵化,让我们不得不更多的思考接下来的地理有效教学。

三、渗透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三有效教学策略

以高考综合题为例,过去福建的试题,追求大而全,追求区域的综合性,然而秉承这一复习思维的高三教师所带出来的学生,在当前全国卷的高考试题面前,却遇到了“复习的都没考,考的都没复习”这样低效备考的窘境。当前的高考试题往往选择教材没有的,非常开放的,一个小主题,切口非常小,不再大而全了。如2015年全国1卷36题的“(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这样试题不再是横向的综合了,而是纵向的逐层探究。在高三的有效复习中,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以问题探究为引领,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创建有效课堂

在高三的复习中,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改之以问题情境为载体,通过有效设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以2016年福建省单科质检26题第二小题“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为例,可将题目细化分解,抛出小问题:①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②气温、地形如何影响风力?③南半球冬夏季温差有什么差别?通过题目的拆解,降低了难度,让全体学生都能有参与的动力,鼓励学生整合知识,运用逻辑主线,尝试组织答案,老师进行评价。在这样的复习下,学生的答题能够逐步规范,思维的逻辑性能越来越严谨。

2、以思维导图为载体,构建知识体系——知识有效记忆

指导和帮助学生积极构建有意义的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知识关联,尤其是纵向的深挖,符合全國卷的命题风格,十分有必要。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建议让学生课前先自行构建,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和完善。

3、以当堂训练为拓展,提升地理核心素养——提供有效作业,进行有效讲评

高三复习中的课堂训练十分重要,在时间宝贵的高三,如何有效选编好题,做好有效作业,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好题标准:

①所选题目是否立足课标考纲,是否源于现实素材,是否能基于材料推理。②是否注重能力考查,是否凸显地理素养……

选好题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结合学情校情,同时需要整个教研组集备组成员通力合作,才能事半功倍。

高三教学中如何有效讲评作业和试卷?应该要做到“讲透”和“讲活”:所谓“讲透”,即做到讲重点——同类问题规律化;讲难点——零散知识系统化;讲错因——解题思路最优化;讲能力——思维角度发散化;讲技巧——答题模式规范化等。

“讲活”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变”——题型变换,图表转换,图文转换;“加”——增加设问,增加信息;“减”——试题删减,信息删减;“拆”——图形拆分,材料拆分;“合”——图表整合,材料整合;“移”——知识迁移,思维迁移……

教师在讲评作业时既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更要凸显对学生的“引导”,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把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上。

在福建采用全国卷的大背景下,高三地理教学只有基于地理素养的培养,注重能力提升,才能更有效的备战国考卷,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学科素养的学科能力角度探索》[J],地理教学,2015(3)

[2]钟有长,《有效地理作业讲评要处理好的六大关系》[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4(2)

猜你喜欢

卤虫高三核心
卤虫的研究与应用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卤虫营养强化研究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铁皮石斛组培植株和大田植株中的多糖及其卤虫毒性
我把高三写成诗
天然虾青素在卤虫体内的代谢积累研究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