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的问题研究与设计建议

2017-04-21刘柳晖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设计研究问题研究合作学习

刘柳晖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花样翻新的课堂模式最终要落实到学生是否习得知识或技能。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即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是新课改对当今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合作学习正好能体现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能更准确地量化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提高提高课堂质效。通过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积累,加上研读各类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本文着重提出有关合作学习的两点看法,问题研究与设计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追捧。小学数学是帮助学生构建常用思维,合作学习能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视听动手都得到充分发挥,能更好地落实学生学的过程。但合作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普遍存在。所以,构建实际可行的合作教学模式。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够深入挖掘和探讨其理论依据与发展方向,也可以为在一线的教师提供策略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问题研究 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39-01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研究

1.合作学习内容简单,源自教师指令模糊

合作学习,首先要求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价值,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大胆地进行假设、猜测和推断。而实际教学站中,有些教师把非常简单的问题用于合作学习中,这是一种学习上的浪费。这一问题的出现,源自教师指令模糊,佳偶写任务设计存在误区,造成耗时低效的假合作。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源自教师附庸潮流

改变座位,几个学生围拢一圈,再给点时间,给个话语权。这不是合作学习的本质。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合作、勉强合作,只能是场面热闹,效果一般。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现状与教学知识实施小组合作,合作中去解决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合作学习放任自流,教师指导不到位

有的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使合作学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由于不少教师的成长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对合作学习的意识比较淡薄,未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情感与认知的改变。虽然不少的教学教研活动也重点地探究合作学习,可是在操作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章法,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来回地转悠;有的教师在讲台上等待;有的教师象征性提醒几句话。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是比较混乱的,学生们你一言我一句,随意松散,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容易脱离核心与重点,作一些无谓的探讨,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难以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

二、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设计建议

1.组建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

(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异质”分组是指根据学生性格、能力、性别的不同,将2到8名學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这样能够实现学生间的互补,有利于小组功能的发挥。(2)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原则。结合学习活动的要求,在小组中设置组长、汇报员、记录员、联络员。组长是协调和组织小组的活动,管控小组的学习情况;记录员是对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且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汇报员是为全班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联络员是联系其他的学习小组,实现组间的激励。(3)评价多元化原则。合作学习的关键就是科学地评价合作学习,评价合作学习应当注重结果和过程以及个人和集体的统一。因为合作讲究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来实现的,因此通过评价能够推动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实现理想小组合作效果。

2.有效组织,任务明确,合理调控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往往出现在教师适当地创设情境之后,所以教师务必使课堂达到一种兴趣盎然,摩拳擦掌的状态,调控出这样的合作前状态,很多老师都能轻松完成,最关键的是貌似清闲的老师用思维掌控着所有合作学习的过程。通常要设想到一下几点:动手操作有几点需要几分钟?问题研究分几步走,能否水到渠成?归纳总结是否有难度,能不能准确到位?在这样缜密地教学设计中,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凭借集体的力量,挖掘集体的潜能,集思广益。事实表明,有效的合作学习,能有效解决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思,在相互取长补短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发散思维能力。所以有效地合作学习源自教师精心地设计。

3.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转型,但依然不可或缺

创设合作情境,教师是组织者,需要创设对合作学习有利的教学情境与气氛,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与要求,委派小组合作的具体事项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与推动者,通过巡视,适时适当地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各小组相互交流,反馈信息,甚至简单提示,随时掌握学生合作情况。根据其在思维上的优与劣,恰当进行提示,最好不要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意提出要求,因为对整个课堂的合作是一种干扰,说明教师事先的准备有欠缺。除非真的有必要暂停合作,教师再面向全体提出新的要求。合作学习之后,总结合作成果一定要留有充足的时间,一定不要遗漏思维的闪光点,这是合作学习之后全体同学再一次互相学习的过程。总之,教师在合作学习的前后整个过程中都将充当既隐形又无处不在的角色。

结论: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当前课改中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善用合作学习,就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会学习的人,一生受用。

参考文献:

[1]李秀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3(12)

[2]周玉仁,杨文荣.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设计研究问题研究合作学习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