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课堂教学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师角色定位探究

2017-04-21李世仓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教师应新课程教材

李世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34-01

一、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角色的错误定位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有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单向“培养”活动。教师是课堂的是权威的代言人,主宰者。他以专家的姿态,将各种法规、概念、经验与理论强制灌输给学生,学生则记忆,背诵这些现成的知识。这样的课堂里,教取代了学,学更是无条件的服从于教。很多的语文教师滔滔不绝一成不变地说着别人说过的话,自己的想法很少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的自我是缺席的,个人真实的思想大多数情况下是沉默的。许多语文教师本身就成了应试教育的受害者,离开了教材不知道如何教。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至于到现在还是着这样传承。比如,为了掌握运用文言文的一些字词的活用,以及句式特点,教师们就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却不知道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其他文言文中的同类句式、字词。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定位必然抑制学生学语文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不了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低效率,高消耗”的局面。

二、我们要摒弃旧的课堂教学秩序,组织民主的、宽松的高中语文课堂

转换角色。要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构建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家长+朋友+学生”。教师要放下居高临下的威严,走到学生中来,努力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蹲下身来倾听”,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教学中。

沟通与情感。只有谐融洽和营造的情感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兴鸣,教学活动才会在自然轻松、愉悦和睦的气氛中进行。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做到“三个多一点”能有效地和学生沟通情感,从而创设愉快的环境。即“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教师对学生信赖和真挚的热爱,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被充分肯定和认可,从而焕发积极进取的精神活动。

1.语文教师应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语文教师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高度责任感。语文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有强烈的责任心,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实践证明,教师在学生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还是各方位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提问题的方法,乃至衣饰、表情、姿态,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因此,教师不但要主动积极地关查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且应在这个过程中千方百计地通过示范作用来有效地引导学生按预定目标发展。引导学生的特点应该是诱导点拨,引而不发式的。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观念和做人。教师应是学生发展的评价者。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出有效的评价。评价不仅要考虑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而且要考虑到知识获得和技能掌握的情境状态,如空间、时间、情感、交往等动态因素,以全面、综合、具体地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

2.教师应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在上课、备课时,不能只从授者的角度去考虑怎样教、教什么,而是要着眼于考虑学生应该怎样去学习,然后考虑自己应该怎样来教,把重点放在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合作学习上。也就是说,教师已经不再是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潜能和特长的发掘者,各种能力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者。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善于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交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达成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教学促进者的形象。

3.语文教师应该扮演学生与教材中的“桥梁”角色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在此活动中,语文教师应该扮演学生与教材中的“桥梁”角色。学生和教师属于实践主体,教材属于实践客体。教师如何扮演好此桥梁的角色呢?我认为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应从提高学生感悟能力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其次,教师应该注意和学生一起商量教学目标、内容及进度。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习目标,参与学习过程,即知道自己将学什么,该怎么学,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了解学习的结果,即学得怎样。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对课文质疑,只有老师带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迅速的被带动起来。之后教师有计划地由自己提出问题而过渡到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扩展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诱使学生开口。当学生动起来后,要善于引导他们反复思考问题。第三,教师要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创新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道的载体而且是艺术和创新思维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第四,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感悟和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挖掘获取教材中深邃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美。语文教师要充分研透教材,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自己文化品位,厚实自己的人文底蕴。

4.语文教师应是终身学习者

在当下,有许多新兴领域是教师未必熟悉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学生的知识不一定比教师落后,甚至他们在某个领域可能已经站在了教师的前面。只有不断学习,猎取各方面的知识,让自己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才能在教学中需要的时候从自己储备的知识仓库中信手拈来。因此,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必须是博览群书、笔耕不辍的实践者。要不断加强文学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用深厚的文学底蕴去感染学生。如果我们一味教育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己却把书束之高阁,不注意去汲取书中的光彩的语言,讲起课来语言乏味,干燥枯乏,又怎能说服学生呢?因此优秀的语文教师要经过良好的职前训练、妥善规划的实习以及持续不断的在职进修,才能日趋成熟。

三、小结

我们要有着“活到老学到老”恪守与时俱进的原则精神,將我们的教学与改革进行到底。新课程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教师应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在新课程背景下只有明确了教师自己的角色地位,及时调整和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教师就会很快融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而不被时代淘汰。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新课程教材
教材精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