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逆力理论为指导的高校贫困生社工服务模式设计
2017-04-21朱淑兰
朱淑兰
摘 要:本文试图根据抗逆力理论和前人的有关研究,尝试提出一个学校社会工作介入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新模式——以抗逆力理论为指导的高校贫困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即用抗逆力理论的六步骤来介入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设计这样的新的社工服务模式,需要考虑如下问题。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抗逆力理论;服务模式
一、服务模式设计的基础
当前,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有关研究也在逐步增加。学者们总结归纳了高校贫困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自卑心理。自卑是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觉得自己在外形、才能、境遇等方面不如人而产生一种悲观自怜的情绪体验。 自卑心理是贫困大学生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很多贫困生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他们又看到很多比自己更优秀的,他们会突然发现,不管怎么努力,似乎总是跟别人存在差距,他们潜意识里面觉得自己无法摆脱“贫困”的烙印,于是自惭形秽起来,内心越来越自卑。
第二,敏感心理。因为贫困,贫困生的内心极度脆弱。有时候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他们就会误以为是看不起自己,在含沙射影挖苦自己。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极强。由于敏感,看问题悲观,贫苦生的思想经常处于消极状态,他们容易钻死角,认死理。
第三,忧郁心理。因为学习上和生活上的挫折,贫困生会觉得内心特别地忧郁和孤寂,他们渴望爱和被爱,可是又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当今的9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面对这样一个自我意识强的群体,贫困生觉得自己的心理年龄偏大,内心充满沧桑感。他们渴望在身边找到一个心灵上的知音,可是寻寻觅觅之后,发现很难如愿。
第四,封闭心理。作为贫困生,他们极度渴望融入集体,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但是由于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现实经济窘迫,他们经常面临尴尬的处境,比如说,一次简单的聚餐,AA制,贫困生想去,但是又知道自己的现实条件,不去吧,又会把自己边缘化。在进退两难的选择中,贫困生慢慢地自我封闭起来,不愿意跟太多人走在一起。挣扎后,他们觉得自己还是融不进身边的人和事。
第五,孤独心理。贫困生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同类,正常的交往和情感诉求得不到排解,内心常常感到无比的孤寂。因为孤独,他们内心极度地缺爱。当他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时,他们也会作出一些疯狂的事情来放纵自己,如,疯狂地购物一次。而当这种疯狂过后,他们慢慢冷静,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时,又会觉得很懊悔。
二、服务模式设计的可行性
我们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掌握以及对贫困生了解颇多的高校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的访谈资料归纳,得出了目前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提出来要发展一个学校社会工作介入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新模式——以抗逆力理论为指导的高校贫困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这种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支撑在于,我们发现,虽然高校贫困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在贫困的环境中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和应对问题的积极方式,而这些正是我们所谓抗逆力的来源,需要我们认真把握。
具体来说,其一,高校贫困生在思想品德上表现出自尊、自爱、诚信、是非分明、责任感强的特点,这些优良的品质和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对他们以后就业、立足社会很有用处。虽然穷,但是他们不示弱。虽然穷,但是他们志不穷。他们内心渴望改变。他们不依靠任何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改变的机会。一旦机会来临,他们就会牢牢地抓住。
其二,环境的艰苦迫使贫困生能积极应对。很多贫困生比家庭优越的孩子更懂得上进,更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他们也更会吃苦,更会体会父母的艰辛。他们往往比别人承担的更多,也更坚强。他们的内心有一股韧劲,这种韧劲会促使他们去勇于挑战、勇挑重担。他们不怕苦和累,他们怕的是没有锻炼的平台。
其三,高校贫困生更独立,会独立的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生活轨迹,相比一般家庭特别是富裕家庭的孩子更有主见性。贫困生从小就有很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知道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理性地分析得失利弊,然后做出建设性的选择。
三、服务模式的具体步骤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笔者发现,虽然以前的学者,像综述里面提到的,有过对抗逆力和贫困生关系的一些研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具体策略,但都没有形成一个有系统的模式。王思斌在《社会工作实务》一书中提到以抗逆力理论为指导来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并具体提出了提升抗逆力的六步骤(即抗逆力轮)。[1]虽然他提出了这样一个模式,但是他泛指學校社会工作,并没有把它具体运用到高校贫困生身上。社工正好抓住这一点,把他提出的抗逆力六步骤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起来,尝试提出一个社会工作介入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新模式——以抗逆力理论为指导的高校贫困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这种模式比较具体,且具有系统化。为什么称为抗逆力轮,就是因为这六个步骤既各自独立又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圈,所以把它比作“轮”。
经过归纳,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促进高校贫困生的亲社会联结
沃特曾说过:“家人、老师和同学等重要的他人是帮助个体调动他的心理资源,并控制其情感负荷,这些他人与个体共同完成任务,而且还为他提供额外的物质、金钱、工具、技巧和认知指导以提高个体应付事态的能力。”[2]由此可见,亲社会的联结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为了促进贫困生的亲社会联结,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鼓励贫困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尝试与更多的人交流和互动,增加自己的交际圈;二是成立贫困生互助小组,开展小组工作,帮助他们之间建立连接,建立健康的同辈关系;三是在教学、教育环节中促进师生沟通,加强关系,增进信任,形成和谐、民主、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二步,帮助高校贫困生建立清晰、稳定的边界
帮助贫困生正确地认识经济的贫困,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帮助贫困生对自己的选择具有清楚的期望值和把握度,使其知道应该坚持什么和放弃什么。同时,学校制定一些行为规范,也可以让贫困生参与制定,让贫困生树立明确的是非界限,学会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完善学校的奖助贷政策,尤其要适度提高给予门槛,激发贫困生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步,教授高校贫困生生活技能
除了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贫困生还需要掌握的技能有:沟通技巧、合作方式、拒绝和肯定的技术、冲突解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自我减压能力等。这些生活技能都是高校贫困生所欠缺的,也是他们有待提升的方面。必须不断深入地教会他们这些技能,促使他们真正地掌握、领会和使用。
第四步,为高校贫困生提供关怀与支持
Bacon在他的文章中有提到一位优秀老师说的一句话:“人们问我成功的方法是什么,我没有方法,可是我相信促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或有一定造诣的老师之一是,我从来不对孩子们做判断,我就是跟他们说‘我每天都爱你们”。[3]所以,我们要对贫困大学生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关怀与支持是抗逆力形成的基础,缺少关怀的人很难克服逆境。家人,老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同辈伙伴等都可以提供关怀。人们愿意为他们喜爱和信任的人而努力学习、积极生活和工作。
第五步,建立和表达对高校贫困生的高期望
贫困生有更强烈的渴望证明自己。要想帮助贫困生恢复自信,融入集体,社会工作者要发动老师和辅导员对其建立信任,赋予高期望。充分调动其内在动机,激励他们参与各种班级社团活动。在学业方面,不放弃他们,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还有就是,强调合作,淡化竞争,给贫困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第六步,为高校贫困生提供机会,促进参与
Werner和Tierney认为,抗逆力较强的个体并非具有异乎寻常的天赋,只是他们在面临生活中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更享乐于可以给其带来慰藉的兴趣和爱好。[4][5]因此,我们要给贫困大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多多参与学校班级活动。还可以在学校各个部门设立一些勤工助学岗位,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让他们的能力也得到提升。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贫困生也不例外。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为贫困生提供參与机会。发现每个贫困生身上的特质,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评价贫困生的能力,可以为他们拓广成长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史柏年、费梅苹.社会工作实务. 第1版.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398~402
[2][美] 沃特·谢弗尔.压力管理心理学.方双虎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351~352
[3] Bacon.J..The place for life and learning:National teacher of the year,Sandra McBrayer. 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1996(3): 42~45
[4]Werner.E.How kid become Resilience:Observations and cautions.Resilience in Action, 1996(1). 18~28
[5] Tierney.J.Grossman.Resch N.. Making a difference:An impact study of Big Brother/Big sister.Philadelphia:Public/Private Ventures.1995.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