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7-04-21赵淑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一节课教学内容教材

赵淑华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23-01

最近拜读了冷冉的《教育文集》,深刻地感受到其理论精髓,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一、在备课方面

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一节课,这是谁都知道的。但是如何备“好”这堂课,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教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只有结合本学科特点,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钻研教材,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好问题情境,使用精辟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引而必发。其次要认真地分析处理教材。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减轻教材的难度、减缓教材的坡度,使学习内容趋于合理,让教育教学得到更充分实现。在分析教学内容方法时要充分围绕教学内容来展开,着重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教材的主要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的作用。教师要抓住这一重点,找出突破口。集中优势打好这个歼灭战。有些教材内容复杂,为了突出重点,教师设施分析时就要归纳整理、分类,更好地突出教学的科学性、规律性,使教师、学生,心理都有底儿。我采取的方法有:(1)分散难点各个击破。(2)直观演示法(3)逆向法。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策略,做到心中有数。

二、教学方面

1、导入要新颖,注意力要集中。

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境界的重要环节。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语是成功教学的良好基奠。对于学生来说,每一节课都是新的开始,但学生可能还沉浸在课前的兴奋中。如何把学生引进学习境界,关键在于导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当他们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便会怀着期待、迫切的心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迅速将兴奋集中到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上,机器了学生的好奇心,迫切地等待着“谜底”的揭开。

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首先复习了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然后提问:“现在是2015年11月5日8时15分18秒,”我把这个具体时间写到黑板上,并说明:“这些都是时间单位,其中时、分、秒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年、月、日”。同时把“时、分、秒”擦去,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再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时,我是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的: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向西走,烈日高照、饥渴难忍。火眼金睛的悟空忽然发现了石壁上有一个西瓜,急忙摘下交给唐僧,唐僧说:“我们把边个瓜分成四块,每人分四分之一吧!”八戒不同意了,大声嚷道:“师父,我不同意,我想要六分之一,不,八分之一。”师父笑了,说:“悟空,那就给他八分之一吧。”于是悟空给八戒切了一块,这下,八戒可傻眼了:“师父,这……这是怎么回事?”师父说:“八戒,你今天就和小学生们一起学习分数的大小,这样你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样,直接把学生带入到新知识中去。

2、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1)培养兴趣、诱发参与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兴趣本身就是主动性、积极性。布鲁纳认为:“不经过真正知识过程而单纯接受的知识,不能成为主动的知识。”这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内因,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真正地参与过程,让学生通过演示、操作、实验、练习等活动,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其效果比直接灌输更显著。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为了明确角与分之间的关系,课前我和学生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了大量的不同面额的硬币、纸币。课堂上,我提出了一支铅笔1角钱,老师这儿没有整角,而有一些不同面额的分币,你可以怎样拿?这时同学们大胆尝试:有拿10个1分的;有拿2个5分的;有拿5个2分的;还有的拿1个5分、5个1分的……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到理性认识,明确1角=10分。这笔直接照本宣科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会问会思。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而好奇心是创造的起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次,我们班级举行了一次跳繩比赛,在活动中我让学生动脑筋提问题,启发学生去发现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分成几组、每组跳多少下、谁多、谁少、谁最快、谁最慢、快多少、慢多少。大家你一句、我一言,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了。又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我重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首先让学生拿出小棒,明确1捆是10根,如何“凑十”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凑、捆,最后总结出方法:“看大数、拆小数、凑十数、加剩数。”这样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学生以此类推,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

综上所述,为了使学生能够成功地搞好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需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出更有效、更科学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也希望同仁们能真真正正的领悟冷冉思想的精髓,合理的运用,使我们的教学高效而有质量。

猜你喜欢

一节课教学内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