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7-04-21肖素芬

魅力中国 2016年41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肖素芬

摘 要: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數学知识、熟练运用数学公式、会做一些基本的数学题目,更重要是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以及数学的基本技能,在学习中通过有效的数学训练培养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一年级课堂教学抓起,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虽然新课程给我们提出很多新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会让教学只能围着考试转,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实践来调整教学,注重教学引导,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个性能在课堂上得以展示,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低的主要表现

(一)教学情境离题

新课程重视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数学学习。情境教学能够拉近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数学教师存在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与教学内容脱轨的现象,太过于注重对电教设备的使用去播放色彩艳丽的动画或者优美的音乐,但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当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情境中时,教师也缺少整体的掌控能力,很难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课本知识中去,虽然能够让课堂的气氛变得很活跃,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教学起点把握不准

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之上。教师如何选择教学起点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发展,一个合适的认知起点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少走弯路,但是从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对于教学起点的把握并不是很准确,导致教学方案的设置不够合理。往往可以直接引出的课题或者直接得出的结论需要学生绕许多弯路才能得到,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活动形式放任

由于课程改革后更注重素质教育,更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许多数学教师会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的锻炼,为学生多创造参与活动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但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背后还存在盲从、浮躁的倾向,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容易流于形式,并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得到真正的激发,从而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造成影响。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很容易将“自主”变成“自流”,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表层、肤浅的,教师的点拨引导作用无法发挥。在一位教师讲“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事先准备了数量是100的物品让学生在课堂上数,结果达到豆粒道具和小棒道具的学生总是数不清楚,原因在于豆粒总是滚动而小棒容易掺合。这样一来不仅学生手忙脚乱,教师也很着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无疑是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老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的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要教师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要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的行为都应精心的思考!精巧的设计。

(三)注重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就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在活动中发现创新,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准确把握教学起点

有效教学的生产点是指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展开恰当的课程导入和具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旧知识上“生长”出新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其对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情感、心理方面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档案和具体的教学环节。另外,教师要客观地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或重组,另外需要对每个环节设计多种备用方案,采取多种路径进行教学,以便应付实际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

(五)让学生当“老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当“老师”是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帮扶其他同学解答问题。学生在教其他学生的时候,往往学得更好。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教”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之,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要学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革,跟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式,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小学数学的教学的同时,要学会在小学课堂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杜洪.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类型的探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37).

[2]龚美萍.课堂提问———师生交流的最佳纽带.教学探蹊,2009,11(52).

[3]黄学松.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形式.教育导刊,1999,(8).

[4]李碧荣,崖榕枝.谈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广西师院学报,2001,(9).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