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2017-04-21李泽常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中职

【摘要】作者通过调查、访谈,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特点,满足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进行大胆尝试,力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教学能力,本文主要以健身操单元教学为例,对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进行探讨。同时,为职业学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体育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220-0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是指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为满足将来实施幼儿体育教学和科学地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专业技能。学前教育专业在我校开设近三年来,通过学生在实习学期的反馈,以及通过与刚到幼儿园就业的学生的交流了解到,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小朋友室外活动的组织和健身操教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大多数的同学会表现出胆窃、害羞,对室外小朋友的控制力不强,对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无从下手。可见,学校应该通过对学前教育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程设置和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目前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的现状

1.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性不高

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考核机制单一,缺乏激励机制,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案不规范,内容随意性大,体育教师想上什么内容就上什么内容,甚至让学生在体育课自由活动。

2.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

学前教育作为我校的第二大专业,三个年级共有八个教学班,全部都是百分百女生班,女学生普遍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存在不热爱运动,怕晒怕出汗等特点,上课十分被动,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与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脱节

传统的体育课内容较为枯燥,趣味性不强,教学模式陈旧,无论是什么专业的班级都一样的教案,教法,这样的体育课与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存在脱节。

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育能力的体育教学设计

从以往的教学中可看出,健身操学习内容对于女生来说,比起田径,或其他的球类项目较为喜欢,学习的兴趣较高,主动性也较强些,从而更加有利于教师在这个学习单元中去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笔者以健身操学习单元为例,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对学生在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力争结合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学习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强化学生的学习观

首先,让学生认识体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性。针对学生在见习期间表现出的胆窃、害羞以及组织能力较弱等不足,加强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的去锻炼和加强自身的体育教学能力,为学生将来在幼儿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让学生明白学习体育的目的。以往教师只要让学生完成了本学段的水平目标就可以了,而如今不但要完成,还要强化学生去观察教师是如何开展教学的,还要清楚教师是如何让学生完成的。例如,在学习健身操动作时,教师要先完成地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动作,学生分解动作学习,完整动作学习,学生完整连贯动作练习,而在每个点上教师是不断地纠正错误动作,要求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地巩固正常动作。

2.培养学生体育教学技能

(1)培养学生的集队能力

主要针对学生对领队的口令、队形队列的组织形式进行加强培养,利用学生在课堂轮流领队,进行强化练习,鼓励学生大胆走上前进行集队尝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集队能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把握能力

音乐在幼儿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在健身操学习单元,利用健身操音乐,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在每个动作的教学过程中,从节拍过渡到音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进行练习,并能分离出节拍进行练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节拍的叫喊,提高学生节拍与音乐的相互转换的能力。在课堂上增加了以音乐的节奏听叫节拍的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把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活动的策划、编排和组织能力

在健身操学习单元的后部分,对学生进行分组,每小组设一小组长,要求进行自主的编排小组健身操套路比赛造型,每小组通过上网查找资源和尝试,编排组内的造型,然后通过小组间的表演比赛,总结出表演节目的比赛与组织练习过程,教师加以点评,不断地纠正不足之处,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室外活动表演的策划、编排和组织能力。

(4)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班级课外体育兴趣小组,体育游戏活动,模拟幼儿体育教育活动等。同时,充分利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编排和模拟组织小型比赛和开展小型的体育活动。教师应该在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上加以指導,模拟活动必须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3.完善学生考核机制

为了加强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应该对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价,在原来的考核点上增加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口令标准化,队形队列的运用,小组活动的组织能力,小组参与的热情与态度,对健身操套路造型的编排与设计等,并结合学生的总结报告,建立一套综合的考核机制。

三、总结

通过在健美操单元教学过程中,针对性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后,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面对集队时,显得从容大方、自信,在组织队伍时能够使用专业的口令。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时,其体育教学方法和技能有了很大进步,同时,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认识到体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性,能够独立思考和总结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去改善。这样,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实施幼儿体育教学和开展室外体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婉勤.对中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探讨[J].体育科技.2005

[2]彭代斌.幼师生体育职业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师友.2007(3)

[4]赵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简教类体育教学内容选编[J].教育与职业.2015.01(2)

[5]文东玲.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分析[J].学园.2014.03

[6]黄志远.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学园.2012.07(13)

作者简介:

李泽常(1981-),男,广东陆丰人,汕尾市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讲师。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中职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