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21赵喜恒
赵喜恒
【摘要】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在与转变教育理念。高职院校近年来越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心里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同时也有个别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尝试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本文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人际交往的策略与训练”章节授课为例,具体介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212-01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及课程改革思路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也是一条重要途径。然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比如课堂教学中老师偏重理论说教,注入式的教学手段过于传统;和班上课导致学生的独特性没有办法在老师面前展现,授课过程很难互动;心理课程课时压缩,使得关键问题的探讨无法深入开展等等。
高职院校近年来越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心里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同时也有个别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尝试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从而改变其行为,达到使每位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的[1]。下面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人际交往的策略与训练”章节授课为例,具体介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人际交往的策略与训练”专题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在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可以看到,由人际关系不佳引发的问题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在进行“人际交往的策略与训练”这一专题的教学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来开展。具体如下:
方案一、对面照镜子
目的:帮助学生进一步互相熟悉;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归属感;快速融入团体,扩大交往面。
内容:引用大风吹游戏破冰。通过游戏教室会很快打破僵局。引用焦点访谈,小组选出本组的焦点人物,分享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后综合各组的典型问题讨论共性。引导学生针对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问题进行分析。
重点:在访谈过程中,焦点人物在接受访问的时候,比较容易有心里压力,如果选出的焦点人物实在不愿意分享,则可以考虑调换。
方案二:水果自画像
目的:帮助学生了解人的性格差异性;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和悦纳自我以及他人。
内容:叫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种水果并绘画出来,并用最美丽的语言描述这个水果,对表现形式不做任何限制,只要成员根据自己的想象完成绘画即可。画好后,将同一类别的水果成员8-10人分成一个小组,并要求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对比同样的水果,大小、色彩等外观有何不同,表达描述有何不同,并引导学生尝试去理解人的性格差异性。
重点:引导学生,在了解人的性格差异性的基础上,感悟人际交往需要沟通,需要柔性处理。
方案三:风雨同行。
目的:高职学生如何面对人际交往问题;解决人际交往的窘境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体验是否可以团队合作获得成长的能量。
内容:针对不同的分组,来设定,一个危险情景,需要学生高度配合,价格自己处于一个狭小的危险空间,可以吧场景设计成如故障电梯,抛锚的小船等。设定好场景后,教师将准备好的报纸发给学生,要求各组在规定时间内所有人的双脚都站到一张报纸上,不能出界。之后设定危险情景,叫报纸对折,要求各组成员每人做多一只脚站在报纸上,看哪一组坚持的时间最长。教师在游戏中鼓励队员大胆的想办法,充分采纳组员的建议,大胆尝试。
重点:在踩报纸的过程中,所有成员要面临空间狭小的聚集问题,甚至会有成员之间过多的肢体接触等,这对个人对相对陌生的同学的容纳程度,以及与人交流尤其是异性交流过程中的羞怯感等,这些是普遍的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围绕“人际交往的策略与训练”课程设计的这一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总体评价良好,认为:团体辅导能够快速破冰,进而更容易敞开心扉与人交流,课堂氛围不再呆板,可以再轻松活泼的环境下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本次课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辅助教学,通过活动领悟协作的重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传统教学中引入团体辅导模式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明白团队协作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意义,在工作中,良好的交际能力可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性能;本次课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通过团体辅导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游戏可以吧理论知识深入浅出的带进学生心里。通过实践学以致用,学生希望教师以后能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课。
三、团体心理辅导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启示
通过将团体心理辅导融入到心里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使“人际交往的策略与训练”这个专题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和体验性,营造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最大限度的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及朋辈辅导员的互助作用;通过团辅游戏开展创造特定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是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积极情感。这种教学模式即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又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的主体,因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团体辅导模式注重实践和理论运用,本质是活动设计本身的体验式过程,能够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潜移默化的收获知识,在解决游戏设定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及时解决学生心理上遇到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同样适用于其他专题,而团体辅导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这些内容使它们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主题,并根据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形式和方法,便于学生将心理健康知识转化和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并最终促成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丹.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09(2):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