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2017-04-21周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物课堂

周英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68-01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是会有这一个愉悦飞氛围,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着一个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当前教学需要的结果,是更好的使得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必然之路,由于初中生的生物课堂属于一个选修课,是不参加到考试积分效果中的,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根本就不重视生物课堂的学习,从而也就使得其在学习的时候缺乏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我尝试并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巧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于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兴趣,他才会在学习的时候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教学的过程中,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为学生创城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充满了浓厚的情趣,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的积极主动,从而使得教学效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时,可提问“人类的活动不仅需要能量,还需要信息。你知道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什么地方吗?它们是怎样被传递的?”、“俗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又是怎么回事呢?”,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产生强烈的要排除障碍的渴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在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我们要使得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的直观,因此,直观教学也就变成了当前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图形、模型、录像等等一系列的多媒体技术,来使得学生所学习的内容闲的更加的直接,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融入到情景中,使得文本中的内容变得更加的形象,这样你那个广告更好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电脑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例如:在讲“开花和结果”时,如果应用电脑课件,将虫媒花、风媒花传粉和受精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讲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及其原因“时,通过一组组现实的画面,把各种生物恶劣的生存环境一一展现出来,比课本单调的文字更能增加学生的印象,更容易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四、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利用直观教具可使学生对知识领悟得更透切,同时也可激发兴趣。如讲“鱼”时,先带同学们到校外的鱼塘进行参觀,观察鱼的生活环境,并将鱼带回到生物实验室,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实验来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又如讲“枝条是芽发育成的”之前,指导学生到校外选择一枝树的枝条,对照课本进行连续几天的跟踪观察,这样效果也相当不错。

五、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实践是认知的源泉、发展的动力和目的。”生物的知识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生存、身体健康等诸多方面,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例如:在体育课上,长跑时呼吸会加快,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探讨:为什么长跑时呼吸会加快?学生通过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得出:长跑时氧气消耗量很大,只有加快呼吸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通过调整呼吸频率和深度,提高呼吸的质量,可以提高长跑的成绩;学过血液的有关知识后,帮助学生分析引起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怎样预防这些和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用“根对水分的吸收”的知识解释移栽幼苗时要带土的道理;用“绿色植物与生态圈”的知识解释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的危害等。

六、发挥语言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的时候,许多的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的,这样在讲解的时候,容易使得学生难以听懂,如果在这些问题进行讲解的时候,把书面的内容以一个充满了趣味的方式或者结合现实中一些实例来进行讲解,则会使得生物课堂变得更加的形象生动,能够把抽象变得具体化,就会使得其讲解的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例如,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把“叶绿素”喻为“绿色工厂”,把“线粒体”喻为“动力站”;讲动物的“个体发育”时,拟人化的的讲“青蛙有节奏的鸣叫,构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以此招引雌蛙”等。这样的描绘、衬托,会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也可适当使用俗语、成语、谚语等活跃课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讲“变异”时,运用俗语“一母生九子,十人各不同”;讲生态系统“食物链”时,运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

七、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课外活动为学生课外继续学习、研究生物学知识提供了场所,也为实验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材料。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生物课外活动,将生物教学从室内延伸到室外,让学生身临其境,亲眼去看、亲耳去听、亲手去摸、亲身去体验,直接感知生物的真实,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如:组织学生进行“食用菌的培养”、“果树的嫁接”、“甜酒的制作”“种子萌发实验”、“采集昆虫标本‘等等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真正自己动手,引发疑问并解决,最后感受自己的成果。这充分培养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轻松自如,得心应手,甚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方面,期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能够更好的加强物理教学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得学生对物理教学充满了浓厚的教学兴趣,从而使得其能够更加勇敢的实践,勇于创新,这样才能够使得物理教学能够更好的达到趣味性和学习性的一致。

参考文献:

[1]卢健琳.浅谈初中生物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大观周刊,2012,(52):162-162

[2]邱花朋.略论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J].商情,2010,(10):59

[3]姜龙.在物理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青年文学家,2010,(19):47

[4]杨义.分组讨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5,22(2):93

[5]陆贤萍.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升学生物理水平[J].成才之路,2014,(4):39-39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物课堂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