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群文阅读教学怎样进行文本解读
2017-04-21侯剑锋
侯剑锋
【摘要】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它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加深学生对群文阅读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群文阅读;阅读习惯;拓展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171-01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还处于摸索前行阶段。理论建构未臻完善,教学模式尚未规范。因此,深入研究群文阅读教学,界定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范畴,深化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的内容,丰富群文阅读教学理论非常有必要。散见于报刊杂志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文献近年非常多,但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从宏观视角研读文本的教学范式,难免偏重于宏观主题,忽视群文文本的解读。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关于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研究目前还未出现,更不用说具体而微、针对性极强的农村初中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了。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而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故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指出:“语文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著名作家巴金曾经这样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是这门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足见广泛阅读与积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大都还是处于“单篇内容分析式”教学,几堂课下来就围绕一篇文章研究,从字词到句段,再到谋篇直至中心思想。外加在课中还有老师“炮轰”似的问题,弄得学生人心惶惶,不得安宁。久而久之,学生望而生畏,不喜欢阅读,没有阅读的习惯,这太正常了。所以,反观我们的教学经历,学生的这些坏习惯其实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而“群文阅读”则打破了单篇分析式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在群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没有过高要求,没有太多复杂问题,学生只是静静阅读,对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疑惑做批注,而教师则是巡视、指导、辅助、倾听,并和学生一起阅读,而后师生围绕“议题”集体构建,达成共识。一堂课下来,学生大部分时间沉浸在阅读当中,没有“外因”的干扰,如此轻松的阅读课堂,学生怎能没有兴趣?学生怎能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群文阅读”更是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如果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因为只有精神丰盈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朝向丰盈的精神。为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做一个爱阅读的人,转变阅读观念,改变阅读方法,明确阅读目的!“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更加自主、更加愉悦、更加生活化地去阅读、去理解、去质疑、去发现,真正达到提升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群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二、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者的作用,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实际组织者,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同时也是和学生彼此进行沟通的对话者之一。虽然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是不能够忽视的事实。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启发与引导,但是不应该大包大揽的将一切文章中所出现的问题都讲解、解决,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思想的培养。只有适当的引导学生,让学生本身掌握了阅读方法以及技巧,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真正的培养出学生阅读的爱好与兴趣。
三、在课堂中正确引导学生,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编排者的设计意图,并总结出各单元文章的共同点与区别,以此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是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的,而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四篇文章来为学生介绍我国不同地域拥有的独特的习俗与传统节日。在讲解这一单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些民俗文化,并掌握各个领域存在的差异,然后再在讲解文章中涉及的节日过程中,适当地为学生介绍一些其他的传统节日,之后再引导学生互相谈谈自己对这些民俗风情的感受,并以此来激发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保护。
在群文阅读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从不同方面,采用不用手段来激发其阅读兴趣,让其感受到群文阅读的乐趣。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在群文阅读时的听觉、视觉等感官的体验,真正做到教和学的科学整合,进而让学生在对群文阅读整体性、主题集中信息的全面搜集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另外,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也加以引导,进而让学生能够大胆、细心地尝试各类群文阅读,使其发现那些不经意的美,并不断增强群文阅读兴趣。
培养专题自主拓展阅读的意识,丰富阅读的渠道和方式。在初中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专题自主拓展阅读意识的培养。在自主拓展阅读中,学生自己选择阅读的权利大了,权利大了往往兴趣也就高了。人常常是会做的事、能做好的事更乐意去做,阅读也是这样。学生可以就诸如“感受真、善、美”、“走近名人”、“诗词欣赏”、“秦风汉韵”、“杂文纵横”等大专题及“走进鲁迅”、“感恩父母”等小专题进行系统的拓展阅读。
由于专题自主拓展阅读是课内外相结合,自主阅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有收集、交流、研讨推荐等环节,包括从课本到网络、从文本的比较到点评分析的比较、从师生比较到对照名家点评等丰富广阔的阅读方式和领域。学习形式较之单一的课堂接受学习有趣而高效的方法,学生有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交流推荐中他们能够体会到成功展示自己阅读体會的快乐,其阅读的兴趣会大大提高。不仅是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了,自己走进书里了,就会感到读书的乐趣,有了内驱力,学生对整个语文学科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总之,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为了能够发展更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学习视野,初中语文教师应在阅读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科学、灵活的运用群文阅读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挖掘、尝试各种阅读材料,增强阅读深度与速度,积累更丰富、新颖的阅读方法,进而不断提升其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