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的原因分析
2017-04-21何剑康夏晨阳白银龙
何剑康++夏晨阳++白银龙
摘 要:该研究通过收看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视屏录像、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中国女排在比赛过程中竞技能力的表现状况并最终夺冠的因素。女排竞技能力构成因素有:体能、技能与战术能力、心理和智能,这是女排奪冠必备基础。而队员特长技术的发挥、教练员临场指挥、顽强拼搏精神也是该次女排夺冠的制胜重要因素。该研究对该次女排夺冠因素做了重要性的概括,为弘扬女排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里约奥运会 中国女排 夺冠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a)-0237-02
1 中国女排的基本概况
中国女排全称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隶属于中国排球协会,是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得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并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以及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赛事包括世界杯、奥运会、世锦赛。中国女排是我国三大球中唯一能获得冠军球队,其现役主教练是郎平。主力队员分别是朱婷、惠若琪、徐云丽、袁心玥、丁霞、张常宁、林利。而替补队员分别是刘晓彤、颜妮、魏秋月、龚翔宇、杨方旭。这支年轻球队历经与世界各队高手较量之后正在茁壮成长。
2 女排夺冠竞技能力因素特征分析
2.1 女排体能特征
众所周知,提及体能无疑是中国女排一个短板,曾困扰女排多年。主教练郎平善于借鉴西方体育强国重视体能训练的优点,强化运动员的体能,并通过监测运动员训练中体能的变化情况,做好训练后或比赛后恢复体能的相关工作,运用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可以解决女排多年来的短板。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历经5场常规赛,4场1/4决赛,2场半决赛和1场季军战1场决赛,共计13场比赛。且随着比赛日程的连续性以及比赛对手的不断变化,比赛激烈程度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遇到强大对手时若要与之抗衡体能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中国女排VS东道主巴西队女排、中国女排VS美国女排、中国女排VS塞尔维亚女排这几支强队时,要赢得比赛其体能储备是前提,否则比赛会处于被动状态[1]。该次里约奥运会征战期间能夺冠,体能在其中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2.2 女排技战术特征
里约奥运前,在2015年中国女排世锦赛夺冠中,中国女排以创新技战术打法,加强战术配合演练,增强攻手和二传之间的默契度。以主攻强攻能力强,副攻的高快结合、跑动牵制,强力的后排进攻压制为思路,打造全面、快速多变、攻防平衡、串联稳定的技战术打法[2]。同时女排发球技术稳定,失误率低,拦网技术全面,得分能力强。如,在里约奥运与塞尔维亚第4场决赛中,张常宁一个关键发球破坏对方的一传,之后队长惠若琪扣球得到致胜的一分,最终中国女排以3∶1击败实力强大的塞尔维亚女排而夺冠。当然在关键时刻也离不开主教练郎平临场调整技战术的打法。
2.3 女排队员心理智能特征
心理和智能是女排队员在场上克制对手获取胜利的又一关键因素。在2016年8月17日中国女排VS东道主巴西女排,在第一局中国女排15∶25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首输掉第1局。最终又以3∶2战胜巴西女排。尤其是在8月21日决赛时面对实力强大的塞尔维亚女排,在开局不利,第一局就输给对方的情况下,若队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是很难发挥出最佳竞技状态的。在第3局时塞尔维亚一直将比分追得很小;在第4局双方比分也是很小,教练员、观众都为此感到很焦灼,但是比赛队员却把持良好心态认真打好每一个球。在凤凰卫视新闻头条评论员朱文晖,在对女排评论时曾评论到在很多关键的场次上不单是双方实力的对比,更重要的是心理状态和运动员场上的运动智能。这是女排夺奥运冠军的坚强后盾。
3 夺冠制胜因素分析
3.1 女排精神的中流砥柱
早就在20世纪80年代时,我国就开始弘扬:学习女排精神,振兴中国的热潮。何为女排精神?可以概括为: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坚持不懈,自强不息。中国女排的努力和付出正是铸造了这16个字。据有关报道,魏秋月膝关节康复不如预期;徐云丽软骨碎裂、杨方旭韧带撕裂、惠若琪心脏不适、杨珺菁膝部受伤、袁心玥心律不齐[3]。这些核心球队队员在赛场上是如此顽强和坚定,她们给我们带来的是精彩比赛,而背后伤病折磨疼痛又是少有人揭晓。正是这样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支撑着她们勇往直前,使她们在里约奥运征战期间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比赛,最后登上奥运冠军的奖台。
3.2 优秀的教练员团队
提及主教练,众人皆知郎平。女排夺冠背后的教练不只是郎平一人,而是在郎平的带领下拥有一个比较强大的教练团队。当然郎平在其中是核心领导,郎平曾也是我国女排职业运动员,曾获5次世界冠军,退役后曾在国外担任过意大利和美国的排球教练员,有着丰富运动经验和国内外职教经验,是指导女排走向世界顶峰的核心指导。同时也离不开助理教练、陪打教练、医生、康复师、体能师、营养师、信息情报研究、数据统计等专业人才组成且组建的医疗团队中有国外医疗专家。强大的教练员团队是中国女排的坚强后盾和后勤保障。
3.3 教练员科学的人性化管理
在2013年女排教练公开竞聘中郎平担任中国女排的主教练。排管中心承诺积极配合郎平的工作,郎平也愿做出一次新体制改革,正对过去一些传统模式的改革,包括在女排队员的竞选,以此提倡新的训练和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模式是源于郎平自身的运动员经历和在国外担任教练员的经历,目前国内像郎平这样经历的教练员较少。郎平对于运动员的管理是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并不是把运动员禁锢如军事化般的封闭管理。平时她乐于与运动员沟通交流,对运动员的教育充满人情味。在赛前她会采用与过去不同的放松方式,为了让运动员更好地消除赛前的紧张状态。她会带着队员去公园散步,去逛街购物等方式来降低运动员的紧张状态。
4 结语
中国女排自郎平执教以来,慧眼识聪寻得一批身体条件极佳的年轻队员,经过几年的大赛磨练以及队员磨合,成为了一支跻身于排坛之巅实力球队。时隔12年女排再次站在里约奥运会上荣获冠军,女排每一次获得的荣誉和骄傲是离不开她们平时艰辛的付出和努力,教练员的精心指导。该次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经历是考验女排经验和毅力的阶段性过程,是女排精神的续延,是铸就体坛传奇的精神瑰宝。
参考文献
[1] 左娜.“女排精神”背后的郎平故事[J].国际人才交流,2016(9):40-42.
[2] 舒为平,石翔宇,任静涛,等.备战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技战术特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2):69-75.
[3] 人民网.中国女排伤号不断杨珺菁膝部手术,袁心玥心律不齐[EB/OL].[2015-11-10].http://sports.163.com.html.
[4] 葛春林,郝霖霖,张波,等.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及防守反击特点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1):113-118.
[5] 葛春林.优秀排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