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社科类文本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7-04-21陈宏宝

南北桥 2017年7期
关键词:溢出效应理性思维融合策略

陈宏宝

【摘 要】高中教材中的社科类文本涉及面广,具有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特点。要理解文本的主旨,就得首先把握其中的逻辑。从社科类文本的教学出发,一方面培养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更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其理性意识,这也是社科类文本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微观效应 溢出效应 多元策略 融合策略 理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203

社科类文本,一般包括哲学、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伦理学、民俗学、宗教研究和美学原理等学科的论文或事理说明文,一些哲理性议论散文也可归入此类。

这一类文本在高中课本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多,在教学追求短、平、快的今天,此类文本很容易被教师一笔带过,甚至被不負责任地抛诸脑后。教师怕教,学生怕学,那几篇社科类课文最终成了蒙尘的摆设。没有很好的受用,也难有充足的价值。学生连题目都没有记住,高中就毕业了。

“尝试解释人生难题,探讨生死价值”,编者宏大的愿景,如何才能落地生根发芽呢?笔者希图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谈一点对策和陋见,仅供参考。

一、微观效应

教师对细节的把握和推演,就是课堂教学实践最重要的微观,而社科类文本的先决条件是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系统性、思辨性,教师在语言和思想中自觉不自觉实践这样一种范式,从而给学生在语境中铺设最直观的感觉。

具体说来,文本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逻辑、结论等的词句,都要求准确无误的得到解读。一方面,透过这些细节,把握文本阐释的分寸和维度;另一方面,从中找到最合理最恰切的辩证关系。教师在其中必然起着桥梁作用。

以必修三《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为例,文中表述概念和特征时,多次出现了“大概”“未必”“并非……不”,这几个词语应该成为学生解读文本时最好的切入点。学生先找出这几个词语,并仔细理解这几个词语所在句子,揣摩其中的限制性条件。比如,“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是对应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大概”这个词在此处强调了作者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有与读者商榷的意味在里面,可见其阐释概念时的严谨和周密。又如,“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并非……不”通常是对后文所述内容的一种肯定,并起到强调的作用。问题是,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这部分内容呢?很显然,他要把可能出现的情况作补充说明,从而实践表述的周密、准确、科学、系统。因为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理解有许多种,课文定义仅仅是作者理解的一种,同时这种理解也是受限于特定的文化语境,具有相对性。因此,把握了这几个关键词,学生也就可以把握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思辨性。

二、溢出效应

事物和事理有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为了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表述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尤为重要的是逻辑顺序。由于社科类文本的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观点明确的前提下,社科类文本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逻辑。逻辑是文本实现从语言到观点最重要的途径。所以分析社科类文本,一个无法回避的环节,就是文本的结构。分析结构,又不是单纯的划分段落和归纳段落大意,而是把文本中构成观点的几个关键要素找出来,进行排序,找到其内在联系,并引导学生剖析。这就是逻辑。

以必修五《<物种起源>绪论》为例,文中出现的概括性短语,可以作为文章的几个节点,先请学生找出。它们分别是:这样做的原因、得到如下的结论、由于这种理由、毫不怀疑地主张。这几个短语分别指向:研究的原因、研究的成果、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结论。显而易见,这篇文章的逻辑是遵循人探知事物的一个基本流程而展开。懂得这一点,学生也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关照自己的作文能力。

讲解文本不是单纯的去阐释文本,而是寻找文本类型的规律和特征,提高学生介入文本、运用文本的能力,才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只有这样,学生习得的才不仅仅是观点,而是借例行例,把表述观点的逻辑承袭下来。笔者认为,这就是社科类文本教学的溢出效应。

三、多元策略

1.熟悉语境。

此处的语境不单单指上下文,还包括写作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上下文构成的语境中,语句表达的涵义具有统一性。所以理解文本时一定要关注阅读区间内的指示性代词、时间副词、方位名词、关联词、附着了特定含义的其他名词,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摘编、重组,这样距离有效准确地把握文本涵义也就不远了。比如《<物种起源>绪论》有这样几句话:“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显然,作者在下结论的时候,态度是非常谨慎的,把各种限制性条件都作了充分说明。这些词句不得不去圈点。

同时,社科类文本基本上是围绕着各类社会命题展开讨论的,它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往往肇始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这部分内容有时可以直接在文本或注解当中找到,有时需要教师相机补充或学生自主查询获得。比如《拿来主义》和《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前者针对的是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后者针对的是新中国建国伊始大拆大建的状况。掌握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成为研读文本不容忽视的先决条件。

2.找准角度。

角度是多维的,人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很好的去应合文本的多角度。但这些角度必定有轻重缓急之分。准确找到最重要的那个角度,就是找了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把握了文本的命脉,可以避免“误入歧途”的窘境。

角度的选择,一是从题目入手,二是从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入手,三是从总起句或结论句入手。

以《获得教养的途径》为例,题目提供了两个要素:教养、途径。接着从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一些概括性词语:杰作、个性、人格、阅读、价值;继而可以马上在文中找到结论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筛选并概括这些信息,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角度:获得教养的途径和阅读世界文学(杰作)有关。有了这个角度,文本主旨也就比较清晰了。

3.分清层次。

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是一种调动多种阅读理解能力由整体感知到局部解析,再到宏观把握的复杂认知过程。在阅读中,要注意理清文章内容的组成与结构,分清各个内容要素的主次轻重,以及上下从属关系。也就是要求我们要能够准确地拟制出内容提纲,这样才能够在比较宏观的角度去正确解决文本所要阐释的问题和所要表达的主旨。

以《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为例,这是一篇关系型文章,而且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在表述观点时,有破有立。找出文中一些承上启下句,分析内在逻辑,理出层次。如“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他们大多数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从态度到原因到结论,文本的层次一目了然。

4.递推因果。

社科类文本归根结底仍属于议论文,作为议论文的内在逻辑关系就必然隐含着较多的因果关系,因为议论文不论其论证方法属于何种,就论据与论点、论证与结论的大关系而言,皆属于逻辑学上的因果关系。作者的写作思维一般也都是由“因”到“果”,以“因”究“果”,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特别关注写作缘起和所举事例,这两方面,决定了文本思想最终走向。要准确把握文本主旨,可以从作者的结论句入手,从文中找比喻、数字、对比、引用等各种论证方法,推导出各个例子与结论句的关系。

以《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为例,文中的结论非常明确:“城墙的确不但不应拆除,且应保护整理,与护城河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的计划,善于利用,使它成为将来北京市都市计划中的有利的,仍为现代所重用的一座纪念性的工程。”为了得出这一结论,逆推可以发现,作者用了对比论证,把北京的城建和伦敦、纽约作对比;同时列出各种数字:“几十万劳动人民辛苦事迹所以留下的纪念物”“约有1100万吨”“这一列车在83年中可以运输多少有用的东西”……各种论证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融合策略

阅读不是純粹的条分缕析,从目标到结果,考验和锻炼的还是人的思考能力和研判能力。这种能力是个体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一种能力的融合。社科类文本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人类活动的深层意蕴。“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分析归纳文本对象的人生观、价值观,揭示其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这无疑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本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本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

以《拿来主义》和《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为例,针对外来文化,鲁迅先生在文中提出了“有效借鉴,为我所用”的观点,通过比较和选择,学生一方面可以比较容易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掌握判断的方法和模式。结合现实,面对麦当劳的文化输出和本土化策略,学生也就懂得了“全盘西化从来都是虚幻”的道理。

所以,融合策略其实就是学生如何从社科类文本中获得社会常识和价值取向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永林:《找准切入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考试周刊》;2011年56期

[2]顾善军:《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完美”与“有缺”》,《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19期

[3]魏清主编:《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7

[4]王本陆:《现代教育理论:探索与争鸣》,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1

[5]朱寿桐:《文学与人生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猜你喜欢

溢出效应理性思维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产物验证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