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影响的研究

2017-04-21李莉

科技资讯 2016年3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李莉

摘 要:游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从人类文明出现后就产生了,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儿童学前教育的过程中,研究体育游戏对其社会性产生的影响对制定科学合理的儿童学前教育计划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a)-0159-03

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游戏这一人类活动逐渐诞生了,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游戏。游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活动,是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是游戏的组成部分,只有正确地认识到游戏和体育游戏的含义,才能准确地认识到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影响。

1 对体育游戏的认识

要想深入了解体育游戏的相关知识,需要对其起源、特征以及作用都进行了解,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体育游戏对儿童学前社会性的重要影响。

1.1 游戏的起源

游戲这一古老而普遍的活动,在人类出现后就随之出现了,且游戏活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通常关于游戏起源说的论断有以下几种说法:(1)游戏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宗教祭祀和巫术活动,是祈求神灵保佑子民的一种活动;(2)游戏是为了能够将原始文化传递下来而产生的;(3)游戏是在人类劳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4)游戏是动物本能激发的,是物种诞生后就与生俱来的,通过游戏可以使小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1]。

1.2 游戏的特征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游戏具有不确定性和自由性;从其发生的过程来看,其呈现动态的特征,游戏的过程往往是重复与充足的;从游戏者评价的角度来看,其具有娱乐性和放松性;从其活动结构来看,具有松散性,并没有固定的形式。

1.3 体育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在身体方面。参与体育游戏活动对儿童的感觉和肌肉系统的生长、控制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儿童的动作具有较强的重复性、顺序性,能使儿童建立起系统的感官和肌肉系统,进而促进儿童身体健康成长,并促进其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的不断发展。

(2)在儿童的思维方面。通过使儿童参加各类体育与活动,可以对儿童的理解能力产生重要的作用。在儿童参与到体育游戏的活动过程中时,可以使游戏的开展和学生认识的提升互相影响、互相作用。通过体育游戏可以使儿童获得更加复杂的认知,并能够通过将认知反馈到游戏实践中,获得更加复杂的认知,这样互相作用可以促使儿童的感官、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获得发展[2]。

(3)在情绪情感方面。通过游戏可以调节儿童的情绪,从而能够使儿童培养起更加积极和乐观的情绪,儿童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来转移其消极情绪,并能通过积极疏导,消解在其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焦虑不安以及恐惧的感觉。这也能够使儿童更加了解自己,从而获得快感。

(4)在儿童的社会角色方面。通过参与体育游戏,可以使儿童更加细致地对其社会角色进行了解。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逐渐了解相关的社会文化、社会习俗,这样可以使儿童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一定的交往规则,并能和参与到游戏中的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从而使儿童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归属感,从而促进其社会行为的发展[3]。

(5)在儿童的语言发展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为儿童学习语言技巧提供了一定的场合与环境。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与同伴、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情感等,并能够应用语言对其进行描述,这就可以帮助儿童应用更加清晰、连贯的语言来表达和传递信息,从而促使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

2 体育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通过体育游戏,可以使儿童获得大量的知识与认知,它对儿童在学前的亲子间交往、同伴间交往及其社会性行为都有较大的影响。

2.1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所谓的儿童的社会化,就是指儿童与社会环境互相作用,从而使其能够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与知识技能。一般来说,具体表现为亲子交往、同伴交往、社会性行为三类具体的行为。儿童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其作为社会中的独立成员,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过程,通常需要儿童能够进行基本生活技能教育,促进自我观念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社会角色。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能够不断通过实践与认知形成其社会性发展与个性,能够使儿童逐渐认识到其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能够使其心理更加客观化,能够对其行为做出约束,从而使其符合社会规范。

2.2 游戏与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期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释放其因为社会规则的约束与压制而产生的压力,从而能够消除其紧张的情绪,从而能够避免不愉快的现象或事件发生。

在进行亲子交往的过程中,通常是由父母采取权力控制、撤除关爱和引导等行为,来对儿童的行为实施影响与引导,进行行为强化。行为强化就是在亲子交往的过程中,父母根据儿童反应情况的不同,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更改或者改变。如果儿童犯错误或不听父母的话,通常情况下父母往往会对儿童采取权力控制来对其进行惩罚,这样就会促使儿童主动改变其违反规则的行为。因为父母、外界社会环境对儿童提高生活的限制,儿童不能根据其自身的想法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这种来自外界的约束与压力,就会使儿童产生焦虑与不安,从而导致其情感与行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能[4]。这时就需要通过借助体育游戏来使其能够逃避现实世界的强制和约束,并能表现其痛苦的经验与体会,并逐渐转变角色成为积极的掌控者。儿童能够通过体育游戏获得控制感,并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判断,并对该环境中行为的有效性进行判断,看何种行为是被允许的,在其行为获得认可的过程中,儿童就会逐渐认识到积极的情绪体验。

儿童在其成长初期所获得的经验,都是在同父母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建立亲子之间和谐的体育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经验的积累。在亲子体育游戏活动中,父母不仅可以通过游戏来向儿童传授一定的生活技巧,还能将自己作为榜样,来引导儿童通过游戏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亲子体育游戏,不仅能够使儿童得到父母的关注与关爱,还能在其强化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绪,强化亲子关系。通过构建起和谐的亲子交往,不仅可以保障儿童个人心理健康,也能使儿童的早期经验更加丰富,能够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2.3 游戏与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开展体育游戏也是儿童与同伴交往的重要形式,这也为儿童与同伴进行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伴交往活动必须要在儿童主动积极发起并参与到交往活动中的基础上展开,要求儿童要具有判断和协调他人态度以及识别交往意图的能力,为了能够使同伴交往更加順畅,儿童在交往的过程中,往往还扮演了一定的角色[5]。

首先,儿童在选择其扮演的角色的时候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在不同的社会时期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根据儿童内在的情感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在儿童感到被需要的时候,其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扮演领导者与包容者的形象。

其次,儿童在参与到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参与到游戏中,其在游戏参与中还包含着深刻的情绪因素。儿童在对角色进行挑选的过程中,往往是对该模型产生了爱戴、尊敬、嫉妒或愤怒的感情,通过对其进行模仿,尤其是对比较喜欢的角色进行模仿,满足其“和成人一样”的愿望。在常见的体育游戏中,儿童通常会选择扮演国王、王后、仙女、超人等角色,这就是其强烈的心理需求。此外,儿童在进行模仿的时候,偶尔也会模仿一些会让人产生恐惧或害怕情感的人或事物,从而来征服恐惧之感。儿童通过有意识地对该形象进行扮演,也可以促进其逐渐实现中心化过程发展,也能使其从其他角度来审视自己,从而促进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6]。

最后,通过在体育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儿童逐渐度过后恋母阶段,逐渐获得独立。在儿童参与到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从而培养其自我控制的能力。儿童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随着游戏的进行制定游戏规则。一方面可以使儿童更加深入地了解规则,并能明确规则制定的性质与特点,更能帮助儿童参与到同伴交往中,学习一定的社会规则,从而促使其社会行为不断向友好、规范的方向发展。

2.4 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所谓社会性行为,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对某人或者某一事所呈现出来的态度、反应等。根据社会个体在社会行为中的不同表现,即根据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和目的,通常可以将社会性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通过寻找一种合理的方式与途径可以有效地消解反社会行为的攻击性,而体育游戏就可以有效地减轻焦虑感,对于儿童来说,通过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地释放攻击性行为。儿童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产生委屈之感,如果不能控制其情绪,就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将其释放出来。一般比较典型的就是,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愤怒地说话、大声地吼叫或者疯狂地跑跳,并将该情绪转移到玩具上,可能出现摔打、破坏以及乱扔等行为。等儿童的不满宣泄完毕,则该行为也会停止,并逐渐恢复平静[7]。

因此,也可以说,体育游戏是儿童用于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这也能为儿童的情绪提供出口。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学会控制其情绪,并能根据相关的社会规则,学会怎样才能和其他人和睦相处。在体育游戏中,儿童逐渐学会了应用自己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其在社会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和家长在教学和同儿童相处的时候要注意儿童情绪的变化,并能引导儿童参与到体育游戏中,从而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养成与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因为其本身的特点,是儿童在学前的主要活动,其对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体育游戏是以动作为主,也更容易被儿童接受。通过体育游戏的各种活动与动作,可以使儿童在其中获得新的知识与认知,能够有效地提高其生活技能,并能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儿童逐渐认识到社会规范,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一定的认识,使儿童在相对比较轻松和愉快的环境中成长,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在现代的儿童学前教育中,家长可以合理地应用体育游戏的方式,加强同儿童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其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况泉,徐东.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基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30-133.

[2] 王明辉.浅谈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J].才智,2013(33):130-133.

[3] 郭井双,潘秀丽,汪作朋.体育游戏对3-6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2):90-93.

[4] 鄢辉.游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9):393-394.

[5] 冯鲸丹,李思娴.民间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5(1):10-16.

[6] 许艺芬.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化的促进作用[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7] 关博,杨兆山,张茉.情景体育游戏对5~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1):45-47.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