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导学案的体会
2017-04-21陈远玥
陈远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而教改课改也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自身、教学内容及主体学生中的“活跃分子”,教育教学这条渠水才会“清”。为此,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已有一年多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使用了,下面谈谈我使用导学案的个人想法。
众所周知,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课前预习时拿着语文课本盲目地读一至两遍,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或者简单地、敷衍塞责地在書本上划划生字词,批注几个字音就了事。而有了导学案,学习较踏实的学生可依照导学案上的设计有目的地预习,如文中不认识、不理解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性的题,部分学生也能通过熟读课文、查阅资料或小组内合作交流等方式尝试解决,如果不能自行解决的,就在相应的疑难问题旁做好标注。这样,这部分学生经过预习,差不多能自主解决新课中的大半问题,当他们带着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与感悟走进课堂时,能开始大胆发言、主动提问了,不言而喻,预习效率一定有所提高了。当然,也有部分偷懒耍滑的学生没按学案思读课文,要么抄袭资料上的答案,要么抄袭同学的答案来应付检查。更有甚者,学案发给他不久就不翼而飞,无影无踪了。为此,我也尽力想过一些激励、督促办法来杜绝抄袭和弄丢学案的现象,但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彻底根治。因此学案的使用,两级分化较严重——自觉学习的培养了自学能力,成绩有所提高,不自觉学习的却越来越差。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用的是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没给他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的机会,也根本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潭。使用导学案后,学生首先看到的是本课时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在学习时随时回顾目标,学习的指向性更加明晰了。老师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生生互动,平等交流,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活”了。这样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在教学中不再是演员而是导演,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在展示,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说得越来越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但“动”的只是少数积极、活跃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真正参与“动”起来。所以还得继续实践探索,想方设法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动”起来。
有了导学案,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作业、课后复习都是这张纸,没有其他的作业或资料,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再者,导学案信息容量大,能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如:精彩的导语、作者作品介绍、写作背景、相关的文学常识等,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尤其农村学生)资料来源少的问题,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能调动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过,这些都是针对自觉学习的学生而言,对于那些不学习或被动学习的学生来说,导学案也没起啥作用。
另外,各科都用导学案,学生预习环节的时间难以保证:我校学生的全天时间安排得细致到位,没有什么自主时间,更何况语文的地位较低,而预习任务多是读课文,因此每天的预习时间很难保证。于是我就试图在课堂上完成预习任务,但因为时间太短,总感觉学生预习不透,而且缺少获知的欲望,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所以我个人认为使用导学案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但是怎么给予?给予后如何组织?这样能否完成教学任务?有待进一步探讨、实践。这是其一;其二: 使用导学案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因为学生读书只是向课本和教辅查找答案,没有思考的读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读书代替思考,导致读书和思考都浅尝辄止;其三: 使用导学案容易造成“假知”,使教学失去针对性。教科书+教辅的阅读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看看和查找就可径直获得知识,而把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疑问、障碍、困难隐蔽起来,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找不到它的着力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也因此带有“泡沫”和“虚假”成分;其四:使用导学案时,容易导致学生在“学案”和“课本”之间频繁转换,精力难以集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提高,使导学案更贴近学生实际,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教育教学这条渠水永远“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