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初探

2017-04-21陈细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自主初中培养

陈细辉

【摘要】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大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主要包括积极观察能力、自主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要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创新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空间;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信心。初中生物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以此为基石,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 生物 自主 探究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01-01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正能量的求知精神,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即教师应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大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主要包括积极观察能力、自主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那么,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经过总结教学经验,笔者在此浅谈四方面的体会:

一、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我们不断探索新知的内在动力,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之所以能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就是源于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利用结合生活实际,整合生物教材中的内容,在生活知识与教材知识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从而引导下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认识到生物知识的存在,并形成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这一课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调查方法的学习,即学生应该在调查方法的指导下,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对调查生物进行归类与描述,同时在调查中通过分工合作,提高合作交往和自主探究能力。而教师根据这一教学目标,为学生安排了“校园生物调查”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需要自主設计调查路线,准备调查材料、用具,形成调查报告,而经过这样的实践探索,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与课本中的生物知识联系起来,并掌握了基本的调查方法,锻炼了自主探究生物知识的能力。

二、创新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提供自主探究空间

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锻炼自主探究能力的场所。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在已有知识结论的基础上,进行验证性实验,而这种实验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并让他们在不断重复的实验过程和实验内容中,逐渐失去了对实验探究的兴趣。

而为了突破这一困境,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勇于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将学生作为实验的主体,并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基础上,创新生物实验教学的模式。例如在《种子的萌发》的教学实验中,教师打破传统,让有经验的学生上台来讲述自己的在种植过程中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情况,以及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一个在家里种过花的学生讲述了他的经历,学生们在他的讲述中了解了种子发芽的过程,以及在萌发中所需要的充足的水分及空气、适宜的温度、松软的土壤等条件,而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内容,指导他们对种子的萌芽的必要条件进行实验,以验证其种植经验是否正确。而在这一实验教学中,教师没有从教材中现有的结论出发,而是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出发,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实验验证,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也为学生拓宽了自主探究以及创新思考的空间。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自主探究习惯

阅读是理解的前提,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其在阅读中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进而实现深化内容理解、拓展知识面的目的。

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重视预习阅读。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预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关任务,以保证其能够在有目的的阅读中了解梗概,进而对不懂的内容做出标记,以留到课上解答;二、重视课中阅读。这一过程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利用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同时利用相似的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内涵,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总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来完成知识的探究;三、重视复习阅读。复习是建立知识系统的关键环节,在复习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专题阅读的方式,对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进而在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深化记忆;四、重视课后阅读。课后阅读是学生拓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筛选出与初中生物教材内容联系紧密,且符合初中生情感认知水平的好书,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划重点、记读书笔记的方式强化阅读,深化理解,以不断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

四、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增强自主探究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受到认可和赞扬时,他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动机,进而不断实践、发展这一行为习惯的层次。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用全面、正向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行为,并引导其在探索中不断发展。

例如,在“植物细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了分层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首先从学习的全过程出发,将每一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知识运用能力进行了综合点评;然后教师根据层次的差异设置了不同的评价目标,即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设计了“掌握植物细胞简图”这一基本评价目标,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安排了“熟练使用显微镜临时装片,认识、阐明、绘制植物细胞简图”这一目标。而通过这样的教学评价,教师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而学生也在教师的鼓励中增强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自信。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建构高效的教学模式。初中生物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以此为基石,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秦亚飞.浅谈生物探究学习活动中的教师导航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12期

[2]刘艳红.浅谈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生物教材探究活动的梯度教学[J].中学生物学2010年09期

[3]邓圣华.中学生物探究活动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2011年04期

猜你喜欢

自主初中培养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