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不同玉米品种混种与单种的产量比较
2017-04-21杨利荣杨继琼
杨利荣+杨继琼
摘 要:以会单4号,耕源135这2个玉米品种按一定比列、方式进行栽培,均比2品种单种时增产。
关键词:玉米;混种;间种;单种;产量比较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38
前言
传统栽培学认为,不同品种之间的机械混杂,将会由于田间整齐度的降低而导致减产。近年,基于生物多样性理论,有目的地将不同品种的玉米种,采用按一定比例、方式混种的栽培方式可以提高产量。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试验品种会单4号、耕源135。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A、B、C、D、E5个处理,3次重复。A处理为会单4号与耕源135等量混合播种;B处理为会单4号与耕源135按1:2行比间种;C处理为会单4号与耕源135按1:4行比间种;D处理为会单4号与耕源135按2:4行比间种;E处理为会单4号与耕源135按2:6行比间种;对照组为会单4号和耕源135这2个品种单种,试验编号为ck1和ck2。
1.3 种植面积、密度与田间排列
每小区面积100m2,长10m,宽10m;在土壤一致的地块相临种植,大行距0.9m,小行距0.4m,株距0.25m,整个试验周围设2m宽保护行,品种为路单8号。
2 播种及栽培管理
2.1 播種
试验于4月30日播种,全膜覆盖,播后5~7d注意观察及时破膜放苗,定苗时单株留苗,缺塘在同小区同品种间移栽补苗。
2.2 田间管理
复合肥40kg/667m2施于塘底,覆土3cm后播种,避免种子与化肥直接接触。盖塘肥用1000kg/667m2农家肥。6月11日(10片叶)施尿素20kg/667m2作拔节肥。7月1日(剑叶出现)施尿素30kg/667m2作穗肥,并结合中耕培土。整个生育期前期抓全苗、壮苗,后期抓叶面积降低平稳不脱肥。每次结合中耕管理灌水,播种时防治鼠害和地下害虫,2~3叶时防治地老虎。苗期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对塘心杂草人工拔除,7月1日结合施肥中耕除草培土,8月5日、9月15日人工除杂草各1次。雨水多时及时进行排水防涝。
3 试验分析
表1结果表明, A处理与ck1和ck2相比每穗粒数增加7.90%和16.95%,单株产量增加11.36%和12.07%,千粒重也分别比ck1和ck2增加了12.58%和5.99%,穗长增加12.33%和13.89,每667m2产量增加14.81%和14.31%。
B处理会单4号与ck1和ck2相比穗长增加6.85%和8.33%,每穗粒数增加10.36%和19.62%,单株产量增加11.08%和11.79%,每667m2产量增加11.08%和10.59%;B处理耕源135与ck1和ck2相比,穗长增加7.53%和9.03%,每穗粒数增加7.91%和16.96%,单株产量增加5.26%和5.93%,每667m2产量增加5.29%和4.83%。
C处理会单4号与ck1和ck2相比穗长增加6.16%和7.64%,每穗粒数增加3.62%和12.31%;单株产量增加8.98%和9.67%,每667m2产量增加3.35%和2.90%; 耕源135与ck1和ck2相比每穗粒数增加3.37%和12.04%,穗长增加5.48%和6.94%,单株产量增加14.94%和15.67%,每667m2产量增加18.52%和17.99%。
D处理会单4号与ck1和ck2穗长增加8.90%和10.42%,每穗粒数增加8.77%和17.89%,单株产量增加17.67%和18.42%,每667m2产增加4.59%和4.13%;耕源135与ck1和ck2相比穗长增加7.53%和9.03%,每穗粒数增加3.40%和12.07%,单株产量增加20.13%和20.89%,每667m2产量增加15.17%和14.66%。
E处理会单4号与ck1和ck2相比穗长增加8.22%和9.72%,每穗粒数增加9.66%和18.85%,单株产量增加37.24%和38.11%,每667m2产量增加25.92%和25.37%;耕源135与ck1和ck2相比穗长增加8.22%和9.72%,每穗粒数增加6.46%和15.38%,单株产量增加25.74%和26.53%,每667m2产量增加29.63%和29.06%。
4 结论
通过试验可看出,玉米不同品种间种可比单种增产15%以上;混种可比单种时增产10%左右。因此,将不同品种的玉米种,按一定比例、方式混种的栽培方式确实可以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