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的策略

2017-04-21许仲溪

文理导航 2017年12期
关键词:策略

许仲溪

【摘 要】家长委员会,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它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是开展家校合作的有效载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因此,要有效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促进家校合作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家长委员会;有效;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的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可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完美结合,产生合力,才能产生1+1>2的教育效应。家长委员会是一个和学校一起丰满孩子羽翼助推成长的组织,彰显着强大生命力。作为学校,我们高度重视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性,明确家长委员会这一教育资源的重要价值。

一、学校家长委员会的现状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自治组织,是家校沟通的桥梁。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个平台,家长可以凭借组织力量行使教育参与权,促进学校民主管理、支持教育教学,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1.重形式轻内容。一些学校创建家长委员会纯粹就是为了满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家长委员会只是个摆设,根本没有发挥任何有意义的功效;一些学校则把家长委员会当成了一个炒作宣传的噱头;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对于家长委员会的需求仅仅停留在物质和经济层面,甚至成为向家长索取的渠道,过于利益化。

2.认识上的差异。大家对家长委员会工作的认识不够,有的家长委员会成员认为学校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设立了这样一个机构。家长委员会工作有时被动地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

3.机制上的不完备。家长委员会工作没有“长效机制”,有时一任家长委员会主任的变更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的开展,缺乏坚持性,工作中难契合。有的家长委员会成员有热情,有能力,没时间;有的家长委员会成员有时间,有能力,有热情,却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发挥作用的机会。

二、有效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的策略

(一)“二有”是保障

1.有制度。家长委员会要高效发挥作用,首先要保障其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和监督权,这就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予以保障。家长委员会制度包括以下内容:《家长委员会章程》、《家长委员、会长、副会长选举办法》、《家长委员会职责》、《家长委员会例会制度》、《家长委员驻校办公制度》、《家长义工制度》、《家长委员提案制度》、《家长评议学校工作细则》等。

2.有架构。家长委员会办公室的架构可以这样安排:

组长:校长、家长委员会会长

副组长:副校长、副会长

组员: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

有了架构,又有制度,就能有效地保障家长的权益,为发挥出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工作的促进作用、桥梁作用、助学作用和监督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流程要规范

1.沟通。学期初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征集他们的需求、愿望,进行双向沟通。学校与家长委员会两方面的信息达成一致后,寻找工作的切入点,确定学校建设的长远目标和当下工作重心。

2.谋划。召集家长委员会负责人、任课教师、家长精心谋划,把双方达成的班级建设工作切入点转化成具体的工作方案,并协调各方力量分头落实。

4.督促。这一环节由班主任和家长委员会负责人完成比较恰当,通过电话、书信、QQ三种基本方式来了解工作方案的落实情况,确保预期的工作方案能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

5.反馈。班主任要协调好家长委员会经常不断地把家长的意见反馈给自己和任课教师,也要把自己和任课教师的想法反馈给全班家长。如有特殊情况,则应反馈给学校领导负责人。

班主任、家长委员会成员在具体工作中既要遵循这一工作流程,又不能太局限于这一流程。因为这一个工作流程不是单向延伸的,而是双向互动的,要随时根据学校建设以及发展的具体实际做出调整。

(三)建构“家校共育体”

家长委员会要做到对学校建言献策参谋到位,观察监督评价到位,助学合作支持到位。

1.定期听取学校工作报告。

让家长委员会成员列席学校会议,学期初,听取学校发展规划或工作计划的报告,学期末,听取学校工作总结,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2.监督学校事务,确保健康发展。

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监督依法办学是确保学校办学公平、公正的重要环节。家长委员会随时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理念、办学章程、教育教学行为、规范收费、招生入学以及后勤服务等加以监督,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阳光运行。

3.组织多种活动,支持家校沟通。

(1)参与校园大型活动。

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重大庆典、节日演出,如每年一度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或者是开展各类亲子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阅读、亲子对对碰等主题活动,既可以让家长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又可以与师生共同体验精彩的校园生活,感受孩子们成功的喜悦。

(2)开展广泛的义工服务活动。

如校运会时,老师不够用,这时就可以邀请有时间、有兴趣、甚至专业的家长来当裁判员、纪律管理员、宣传大使,并协助班主任设计班服、班旗等,这不但减轻我们的用人之难,更激发了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兴趣。

(3)邀请有专长的家长来校担任“客座”教师。

例如:请消防队工作的家长来校指导师生安全逃生演练、请医院工作的家长来给学生作卫生习惯养成方面的讲座、请书画艺术界的家长给学生进行琴棋书画茶食歌陶艺舞等体艺特长指导、请政法系统工作的家长给学生讲解法律常识……家长是潜在的、有待开发的、非常丰厚的资源,作为学校,就要充分挖掘利用这一资源优势。

4.建立立交桥式的沟通网络。

如校迅通、家校合作QQ群、家校信箱、阳光家长委员会飘流日記、家长讲坛等。

总之,只要我们建立良好的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本着双赢的原则进行广泛的参与、交流和合作,家长委员会的功能就一定会高效发挥出来,就一定会走出一条“家校融合、共同育人”的阳光大道。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