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化学课改的几点体会
2017-04-21韦志敬
韦志敬
【摘要】 化学课在高中生的课程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门集理论和实验技能于一体的学科。新课标的改革要求我们改变原有教学方式,将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即对这些经验和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改;新教材;经验;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80-02
为顺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教材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原有的结构框架和概念、规律等的组织方式与之前有了极大不同。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建。通过增加探究性活动以及实验在课程中占有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构建自身的科学探究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学习兴趣。这些举措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虽然,新课改的主要受益人是学生,但是其要改变的对象却不止是学生,对教师的改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更准确地说,新课改对老师的要求要多于学生。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并根据新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包括各种场景的构建,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才能准确地将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自新课改實施开始,我们通过对理念的学习建立起了较好的教育教学体系,并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当然,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待解决,本文拟对其进行相应总结,希望能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的相关措施
1.通过情景教学,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
让学生建立情感价值观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须将知识点情景化,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完成化学知识与社会、与自然界的有效链接,以此引导学生将自身存在的一些疑问通过实验探究等科学方法解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情感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感悟化学世界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从思想深处意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用途的广泛性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科学文化知识。另外,学生在借助自己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时候往往得到周围人的赞许,这可以有效提高其对自身能力的认可程度,其自信心也会极大提高。而学生自信心的增长又会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其学习兴趣。另外,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的实现。
2.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框架体系
我们认为,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整个过程的核心。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在其中不发挥作用。相反,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认为,高中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含量,而且心理也逐渐成熟起来。他们对于问题的观察以及认识能力较初中学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其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对于问题本质的探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想以及自我活动进行相应的引导。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是教师指导、讲解和答疑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将教师的课堂地位定位在组织以及指导学生上。其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课堂教学的主线,通过给出特定的问题(如石油提炼的整体过程)帮助学生构建情景,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帮助其完成探索活动,对于学生难以理解或者在现有知识量以及通过自身探索未能解释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在高中课程中可逆性反应的引入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新的跨越,对于习惯了不可逆性反应的学生而言这其中涵盖的很多信息较难理解,在对类似具有跨越性的知识点,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调动所有可用资源使自己的课程更具有吸引力,保证学生的课堂效率,以免遗留难点,对后期学习产生影响。通过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防止学生在错误思路的引导下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给予了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享受自主思考、研究并获取知识的快乐。除此之外,此类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更加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同时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优缺点,从而根据这些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方式,极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3.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原有教学模式中学生多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科学现象的解释也是刻板的按照课本中讲述的内容来进行。而且,原有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考试成绩,这使得教师与学生对题海战术的依赖性很大,学生为了获取高分被迫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禁锢乃至扼杀。化学课作为一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科目,可以通过实验平台的构建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而同一个实验一般需要多个学生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较高。因此,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采取的是在课堂教育中采用小组讨论,组间竞争的方法。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小组内同学可以进行相互交流,沟通自己的学习经验,交换自己对于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发现自己思维中存在的不足,找到自身问题的所在,并借助其他同学的方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同时,通过组间竞争,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兴趣的高低对于课堂效率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进行教学内容安排的过程中增加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的数量,比如一些化学家的小故事,某个化学结论的来历等等,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相关知识点处插入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视频、音频等媒体资源,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性和积极性。另外,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主体内容,学生对于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识多存在一定的疑惑,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可以组织更多的实践课,让学生亲手制作化学分子模型,对其立体空间结构有更深刻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于各类有机物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作用条件的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取快乐。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情景的构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一些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兴趣。
二、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化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教改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现代生活并在此基础上为其未来发展打造坚实基础。因此,在新教改中对知识的实用性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视力度明显增加。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已经获取了较好的成果,基本实现了教育转型,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1.初高中衔接困难
很多同学和老师反映,新教改后对高一化学学习不适应。根本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对教材的变化不适应。高中化学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其内容的抽象性以及涉及知识面的广泛性明显提高,造成两者教学以及學习中存在跨度太低,学生很难利用原有知识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而部分老师,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教材体制的改变,因而对课堂授课产生了影响。
其次,新课改中课时安排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实验结论在教材中并没有给出,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探讨自己所得结论是否正确。而高中课业压力本身极大,学生很难在二者之间达到平衡。对于教师而言,课时不足同样是一个困扰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新教改中必修内容多,涉及面广,教师反映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很多教师反映,他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应该为学生提供知识的深度以及层次,这会对课堂效率的提升产生影响,同时可能会对学生的自信心产生冲击,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构建。
2.对教辅用书的依赖与编写不满意之间的困惑
在原有教学体系中教师对教辅资料已经产生了较大的依赖。针对原有版本教材的教学辅助资料很多,教师在使用中较为方便。而在新教改后,尚没有足够的教辅资料为教师提供帮助,因此教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对课本章节进行归纳总结。另外,新教改本身增加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备课占据时间太多,进一步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对此存在诸多不满。
三、小结
新课改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学习平台,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作用显著。在新课改中,教师不再是课堂主体,而是引导者,在化学课堂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为学生构建场景以及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但是,新教改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教材安排的不适应以及教师教辅资料较少等两个方面,相信这些问题解决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会得到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鸿,杜永权,梁永平,等.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教育,2011,32(4):13-17,23
[2]解真品.课改进程中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问题的探索[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6):42
[3]郑永信.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方法及实验教学的认识[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2):15-16
[4]辛丽红.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6):57-57
[5]徐晓利.疑惑与反思——高中化学基于新课标精神下的问题漫谈[J].新课程·中旬,201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