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21王汝勇
王汝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69—01
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对学生思维、实践等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各种学习方法中,较为先进的合作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等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谈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合作学习,最初源于美国的一些教育机构,目前已经普及到世界各国,它是教学应用中的一种教学方式,指学生通过不同责任分工完成互助性学习,共同进步,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承受能力等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小组学习目标,从而实现语文阅读的教学目的。
二、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身阅读水平及理解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增强对文章阅读的理解能力。
1. 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锻炼学生个人理解能力。学生在互相协作中提高对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脱离了传统的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与总结的方式,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通过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学习,从彼此的交流互动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个人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實现语文阅读教学目的。
2. 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有效的分组教学,能让学生在阅读前对文章进行预习,对阅读文章有自己的见解。小组内分角色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对文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更深的了解。在合作学习所构建的良好阅读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 形成竞争意识、互助精神。大部分学生都有竞争意识,虽然平常不会表露出来,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们互相交流,会激发其潜藏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的萌发是学生学习与进步的良好推动力。在合作中,这也是对学生团队协作、互助精神的一种培养。
三、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1. 分组的合理性。合作学习的分组可以在小组、同桌等范围内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人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和谐的互助交流,让学生得到展现自己的机会,脱离原有的依附教师讲课形式,锻炼学生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学生之间阅读能力水平以及性格的差异,若将能力较弱同学全部分到一组,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要确保分组的合理性,保证组内能力、性格等方面不同层次学生的平均分布。例如,在《少年王勃》这篇文章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组内自主讨论,哪位同学像少年王勃一样有才气,并鼓励较弱、内向的学生丰富自己,形成人人争当优秀少年的局面。
2. 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更加愉快地学习知识。在分组的基础上,教师要将合作学习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例如,在《狐假虎威》这篇文章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分角色扮演,也可融入一些小游戏,使学生乐于学习,在缩短师生距离的同时形成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小组内的交流以及小组之间的团队竞争。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合作学习更需要良好学习氛围作为基础,从而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作用。
3. 及时布置各类任务并进行指导。在明确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前提下,教师要结合所阅读的文章进行思考问题的提示,让学生动起小脑瓜,通过阅读来得到答案,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除了课内规定的文章阅读,教师也可适当进行课外拓展,可以选择吸引学生的不同体裁文章如《买椟还珠》这类文言文寓言故事。在教学生一些为人处世道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古文的思考与认识。布置阅读任务的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心得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总之,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当地进行指导,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思考方向,让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发挥良好的作用。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