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研究

2017-04-21江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预设与生成关系新课程

江平

【摘要】 近些年来,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逐渐深入到到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旨在提高课堂内容的设立性,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预设与生成是一对辩证关系,要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把控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课程下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并对其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预设与生成;关系;小学语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62-02

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预设可简单的理解为课堂设计,而生成就是在预设下形成新教学内容的整个过程。预设与生成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场,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使课堂生成更加的精彩、有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積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了课程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片面注重预设或是生成,无法有效把控两者之间的平衡点,限制了课堂效率。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分析

1.预设是生成的根本

当前新课程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语文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灵活的应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担任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而言,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更加需要教师做好课前预设,保证课程生成质量。因此从本质上讲预设是生成的根本,生成是预设的结果以及发展。下文将对预设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详述其作用。

(1)预设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加的明确

教学目标应该是小学语文课堂内容选取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与学生努力的主要方向。如果没有适宜、合理的教学目标作指导,其课程开展的价值以及效率将会大大降低,并且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而当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界定十分模糊,在正式授课之前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过度依赖教学参考书,以参考书上面的教学目标作为实际课堂中的目标,忽视了语文课堂个性因素的存在。但预设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的更加准确。预设质量主要由教师的主观素质所决定,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新课程下要求课堂内的学生都有所得,其课程目标应该是使用于班级所有学生的,并且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要过分注重专业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这都是预设内容确立的主要依据。

(2)预设使教学内容更加的深入、易懂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而言,语文教材是其预设的主要依据。教材不仅仅是课程知识的基本载体,也是可以深入挖掘的教育资源,而课程预设就是深入挖掘教材的重要工具。当前新课程标准就语文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课程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当前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教材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使他们在美的感官中,升华情感。其次,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灵、情感的独白,只有学生、教师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真正达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预设也具有缩短学生与文章作者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把握文章的情感。

新课程下的预设不局限于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预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而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价值取向的课程预设。也只有这样科学、完善的预设才会衍生精彩的“生成”。

2.生成是预设的结果以及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互动的场所,学生占据主体位置,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预设也会以动态生成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预设会产生不同的生成结果。

从本质上讲预设只是教师在正式授课前的一种预想或计划,完全以教师的主观因素为主导。并且在语文课堂实践中,预设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生成是预设的教学成果,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一种预设一种生成。在探究规律性知识时,基本上会形成一种探究。例如,小学语文课本里经常会用到修辞手法,小学生由于认知特点所决定,对一些难度较大的修辞手法无法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研究,这类修辞方法应用大好处,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这种预设只能是一种生成。

二是,一种预设多向生成。新课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一种预设存在多向生成。这类情况主要存在于主观内容的预设上,例如在评价一个人、一件事情时,会存在多方生成。多向生成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活跃度,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三是,多种预设,多样生成。多种预设,多样生成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发散性思维活动,比较适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或是其他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例如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拟题、写想象中的事物。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预设不在仅仅局限于教师,也包括学生的预设。在课堂中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鼓励学生大大想象,这对学生自己而言也是一种预设,并且最后形成的作文就是这种预设的最终生成。例如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最后结果也呈多元化。

生成是预设的发展结果以及延伸,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日程交流中、学生的想象中自然形成;生成是预设的发展,在原来的教学预设中根据课堂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延展原来的预设,使教学活动更加的动态、灵活。

二、预设与生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和谐统一

1.预设与生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十分注重生成性,许多教师在课堂的生成中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精彩。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来一些灵感,抓住那些生成性的问题大做文章就行,课前对教材的斟酌似乎没必要。但我们看到,由于没有充分的预设,课堂一度陷入迷茫。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生成性的特点,然而课堂教学又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活动内容,事先必须有周密的预设。有效地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精彩的生成来自于精心的预设。

2.预设与生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发展

新课程反对过去那种依赖预设,把预设完全等同于写教案,無视课堂生成,主观演示教案的做法。教师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执行教案,遇到课堂上不在教案之内的生成,想办法将学生拉到自己的思路上来。特别是公开课的教学,一旦生成多了,担心自己没能力引导。这些都是缺乏活力的课堂,久而久之,课堂生成的重要基础—学生参与的热情,师生互动对话的活力必然缺乏。而预设与生成这样一对互相依存的实践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使用,又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动态发展的优势课堂,即当预设有了资源生成以后,师生将在新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预设;围绕新的预设,师生又将进行新的生成。这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也是学生语文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预设、生成利用效率的具体措施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性,充分发挥课程预设与生成效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课程预设、生成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与学校都应该不断努力,主要提升教师以下几方面能力: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更好的服务于课堂

语文课程本身就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积累,才能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语文课程中。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全面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还要积极习惯性的延伸、扩展教材内容,使语文课堂更加的充实、有趣。并且要从多个角度解读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通过一篇文章认识到更为广阔的世界。语文教师还要不断总结自身的教学实践,提高自身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以及教学方法应用的熟练度,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2.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教师在正式上岗之前都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但是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之间的教学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向经验丰富,教学能力高超的教师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其次,学校也应该根据教师教学现状,组织开展年级学习小组,任命高素质的教师担任组长,通过相互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具有班级组织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树立积极向上的班风,多角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的主要内容,两者作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总目标,展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预设是生成的根本,生成是预设的结果与发展,两者存在辩证关系,在语文课堂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掌握两者的平衡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华伟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策略[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0,(4):39-40

[2]徐秋菊.精心预设精彩生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45-46

[3]孙娟.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4):7-8

猜你喜欢

预设与生成关系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与生成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