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思政类自媒体存在的问题
2017-04-21田婧郭诗华
田婧+郭诗华
【摘要】思政教育类、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类自媒体应当深入了解网络自媒体的特性,要对自媒体适应用户心理需求的这一特性格外重视,唯有如此,高校的思政类、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类自媒体才能更好的改进自身自媒体建设,让自媒体充分发挥其“粘性”,牢牢的抓住用户群体,并且扩展更多的用户。
【关键词】高校;思政类;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31-01
信息网络时代,源于自媒体的易用性、便捷快速、信息量大、贴近生活等特点、以及适应了用户人群心理上的“存在感”“多重实现”“立体人格实现”等需要,自媒体APP疯狂抢占用户份额,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量。
许多学者早已注意到这种现象,呼吁主流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形式要跟上时代发展、适应人民群众生活需要、迎接传统媒体历史转变的新契机,采取建立自媒体账号,线上线下同时推广等办法做好业务的同时,也把官方的声音、主流的声音通过自媒体形式传播出去,再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引导、舆论导向、热点分析上抢占一席之地。
这种做法是可行的,并且是必要的,在网络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真伪进行辨别、对网络评论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以及严谨性上,非官方媒体做得并不好,尤其是自媒体账号上,以讹传讹、激进偏颇的信息仍然充斥着自媒体平台,这种现象是由于自媒体的性质决定的,让自媒体内容难以保证其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那么,在监管进一步规范的过程当中,需要有公正、客观、主流的声音来正本清源,这是非常必要的。
自媒体上内容的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自媒体上的观点和态度纷繁复杂让人无法适从,对生活在当代自媒体时代的人民群众来说会让人们产生不少困扰,受影响最大的群体是老年人和青少年人群。青少年人则容易被激进偏激的文字和态度所鼓动,在对世界和社会、法制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容易在世界观、人生观上产生偏差,为追求“个性”也好,融入“圈子”也好,盲信盲从也好,主动的被动的在思想上、言行上与主流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观念产生差距,这种状况是对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非常不利的。
主流的观念必须在青少年的教育上占领主导地位。可以看到在当前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新挑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教育学习如果还是停留在殿堂当中、典籍当中将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文化潮流的变迁。高等院校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平台,高校学生正處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调整和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人生节点,对各种理论不同的哲学非常敏感且勤于思考,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对青年的思想信念影响是非常大的。高等院校已经注意到网络媒体以及自媒体对青年的巨大影响力,几乎所有高校的行政和教学都已经使用自媒体工具开展教育管理活动。
具体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自媒体使用上也非常普遍。但效果并不理想,在通过调查问卷对1000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整理出这样一个数据结果,关注校外自媒体的学生超过90%,而关注校园内网络媒体的学生不足10%,而关注思政类校内自媒体的比例则更小。
首先,当前高校思政类、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类自媒体呈现出数量众多的情况,往往一个高校相关思政类、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类的自媒体数量超过10个,如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校团委、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院系党委、院系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马克思主义社团等单位和组织都会组织建设自媒体平台,或者官方微博,或者官方微信等等。高校有些部门又有多个自媒体平台,如高校团委就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微信公众号,如:“大学共青团”、“大学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艺术团”、“青马工程”等。自媒体平台数量多,各有侧重,但抬高了成本、分散了用户、降低了效率。
其次,高校自媒体平台数量众多,各自媒体平台当中存在重复报道情况。如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报道,校内的众多自媒体平台都可能同时报道,如具体高校制定的十三五规划,校内组织部、宣传部、官方、团委、院系等自媒体平台均会转发。如果存在同一个部门下的多个自媒体平台的情况,重复转发状况更是如此。校内多个自媒体平台重复转发相同内容,模糊了自媒体平台个性特点,降低了关注群体的兴趣。
再次,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相关自媒体平台的内容设计不合适,脱离了自媒体文章内容风格,导致用户粘性差。很多高校注意到了自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以及用户广的特点,积极占领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自媒体阵地,建设思政教育公众微信号或者思政宣传教育的官方微博,在自媒体平台上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引导及马克思主义知识传播,但以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内容居多,互动话题、理论引导实事分析内容少,这种内容设计会让活泼、互动性强的自媒体平台变成终端上的“第二课堂”,让自媒体用户从信息互动的主体变成信息被动的接受者,从而让自媒体的用户粘性丧失。
最后,高校自媒体平台内容种摘抄多、原创少,特别是高校的思政、马列宣传类自媒体,因为维护人员笔者少或者维护人员理论基本功欠缺,又或者因为思政类、马列宣传教育类文章、批判敏感度高,导致自媒体的内容原创出产量提不高,稳妥起见摘抄、转发的内容多,而原创文章内容少。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削弱用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自媒体订阅或关注人群中存在不少的“僵尸”用户,削弱了自媒体应有的强大信息传播能力。
总之,高校要办好自媒体必须要了解自媒体,并且了解自媒体软件拥有强大传播能力和吸引用户的原因。要注重自媒体用户的心理需求,把握住自媒体用户的心理特点,才能够有的放矢的从自媒体的运营管理、自媒体的内容风格、自媒体的互动功能开发等方面来建设自媒体平台,唯有如此,才能够避免为了建设自媒体而建设,才能避免自媒体建设流于表面而达不到效果,才能避免高校思政类自媒体有用户但无关注的尴尬,才能让高校思政类自媒体真正的实现思想引导功能。
参考文献:
[1]潘璞玮,自媒体时代公民理性政治参与的困境与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第9期
[2]李昊宇,于海平,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5,第35期
作者简介:
田婧,文学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郭诗华,法学硕士,西南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