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
2017-04-21吴秀芳
吴秀芳
【摘要】平等的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创造性的培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种种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对此,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改变教育观念和评价标准,创设适合每个学生成才成长的环境,为实现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平等做出贡献。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平等;差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22-02
一、問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它是师生交互的舞台,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正客观的科学态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播科学知识,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公平的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创造性的培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关注课堂中发生的事对于我们审视教育过程的平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受现行教育体制和评价标准的影响,在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双重压力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教师被迫将注意力投放于有望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身上,而忽视学业成绩一般和较差学生的需要,有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不仅没有接受教育的愉快体验,相反面临歧视,甚至中途放弃学业。这样的教育是不公平。教师这些教学行为也有失公正,有些偏颇。对此,我们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及时警醒,及时调整,使自己的教学能像阳光一样照耀每个学生,不管学生成绩优劣。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现象
1.教师对待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差异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喜欢把提问的机会,回答问题的机会多给成绩好的学生,这无疑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无可厚非。但教师不应该忽略差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表现在对差生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差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障碍,可教师却对他们提出和优等生一样的要求,这些学生达不到目标,经常处于沮丧之中。教师会考虑如何把优等生培养的更优秀,而对差生的学习困难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教师功利主义教学,使这些学困生丧失了学习信心,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有的地区初中生的辍学率为30%,高中为10%。还有位学者对北京市1500名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有30多个,均为非智力因素。我们教师应该仔细分析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与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不公平行为有关系呢。这些被列为差生的学生,大部分的智力并不差,是老师的?有色眼镜?让他们变了形,失去了真实的自我。由于某些原因,学生学习欠佳,教师和家长如果能热情关怀,循循善诱,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全面公正的评价他们,相信他们,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个身心健康,积极进取的人。
2.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差异
阿拉伯谚语说:把少的拿给多的,让多的多得有余,让少的一无所有。教师对待优生和差生往往也是这种态度,对待优等生总是一味的呵护、关爱、迁就,生怕伤了优等生,教师满脑子都是优生;对待差生则一味的指责、挑剔,心目中根本没有差生的地位;教师能容忍优生的错,却不能容忍差生的错。教师往往看不到差生的进步,只看见差生的不足。如果我们的教师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学生,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差生是如此可爱,差生也有很多优点,他们依然有追求上进的需求和愿望。如果教师对他们表现出的热情略加鼓励,情况就会大变,可是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却缺乏这份耐心和细心,使自己在工作中失去了发现差生点滴进步的机会。学生的进步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这样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座位编排的不公平
座位编排本来应以全体学生的身高和视力为依据,为全体同学更好的进行学习为目的。可现实是,有些教师习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优等生、中间生、差生。一走进教室,人们都会看到教室后面两个墙角有座位,无庸质疑,这肯定是差生的专座,而不管学生身高几许,视力如何。这是一个被爱遗忘的角落。
三、教师的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客观公正的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的学生,合理的进行座次编排,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实现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1.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是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幸福的人。教师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教师应正确评价学生
教师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尽量客观公正的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关心所有学生的最充分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条件。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帮助,加强学习指导,以促使每个学生学业成功机会的均等。
3.教师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具有各种情感、埋藏着大量潜能的、一个尚未臻于完善的人而珍视他们。评价学生不应只看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的自由和潜能的自我实现。生命是一个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过程,不管外在条件如何,生命都有维持、增进和复制自身的倾向和能力,在适应的条件下,个人有自我理解,改变自我概念。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营造一种友善、宽容、接纳、照顾、和同情理解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帮促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丰富师生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李树彬.教师是如何制造差生的[J].教师博览,2002(9)
[2]王栋生.纯净我们的教学语言[J].基础教育研究,2002(1,2)
[3]王秀辰.成功心理氛围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8)
[4]刘慧.以人为本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力的教师[J].现代教育论丛,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