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下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模式探析

2017-04-21杨娇曹小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

杨娇+曹小为

【摘要】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微时代”到来,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发展滞后、党建工作效果不佳等挑战。因此依托“大数据”把握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动态,运用“微平台”建构学生党支部网上教育新阵地,融入“微生活”实现线上线下双重受教,充分抓住“微时代”契机,推进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时代” ;大学生;服务型学生党支部

【基金项目】湖北师范大学2015年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一般项目(2015SZB02)。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21-02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党支部肩负着培养、教育、考察和吸收先进大学生入党以及在青年学生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重任,是我党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发挥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微时代”等概念的提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急需适应新的变化和形式,服务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党支部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党员学生们进入社会后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程度。

一、加强“微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进入“微时代”后各类信息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落后腐朽的信息,冲击着广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微时代、大数据所提供的便捷信息资源,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家政策、不断丰富理论素养、主动接受正面宣传,这对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仰、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发展

高校学生党组织是党在高校中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微时代"下学生党员及时进行支部交流、理论学习等组织活动有了非常好的平台。尤其是党支部官方微博、微信的开通,更为毕业年级党员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学习时事政治,进而提高思想修养提供了便捷渠道,对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微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困境

1.“微时代”下校园主流文化面临着解构威胁

“微时代”是一个“微语”共享的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相互交融,构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图景。这就为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经济实力等优势,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提供了空间。校园主流文化同样面临着西方腐朽文化解构的威胁,这给学生党支部建设带来了极大挑战。

2.“微时代”下学生党支部建设发展滞后

微博、微信等“微软件”在大学生中受到广泛推崇和广泛运用,既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又暴露出建设发展滞后的问题。一方面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被搁置或浪费,没有彰显出“微时代”在支部建设中的优势。“长此以往,不仅无法实现毕业班党建工作高效率的运转和实质性的转变,还会从根本上遏制毕业班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1]。另一方面党支部建设面临资金少而导致的技术运用受限问题。比如党建微平台建设,需要相关的人力、物力支撑,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很难充分发挥“微时代”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积极效应。

3.“微时代”下党建工作效果不佳

相关微信、微博等软件开通一段时间后,由于其没有充分重视这些微平台的建设,因此浏览量很小,没有实现微平台下党建工作应有效果;由于自身新媒体素养较低,不能够有效运用诸多微平台开展党建工作;一些党建信息发布滞后,弱化了党建工作的效果。

三、“微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主要方式

1.通过“大数据”把握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

传统的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形式,对掌握学生思想情况不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还未取得明显效果,若一些学生隐匿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实证调查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微时代”下“大数据”的介入,革新了传统调查研究方式,通过对学生党员生活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的新路径。

比如,党建工作者通过分析学生党员平日浏览网页的信息、发表微博的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情况等相关数据,分析研判这些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党员教育活动。同时注意数据的时效性、短期与长期相结合,这样既能解决短期内学生党员的思想问题,又能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进而早做好相应的规划和方案。

2.运用“微平台”建构学生党支部网上教育新阵地

高校学生党支部积极建构网上教育新阵地,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平台”所具备的自主化、个性化、交互化等特点,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比如,党支部可以设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博公众号等“微平台”,通过电脑、移动终端等发布相关信息。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如学业及就业信息。扩大党在广大學生尤其是毕业生中的影响力,吸引有志青年向党组织靠拢,既关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又引导他们毕业后努力投身于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浪潮之中。如此一来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便大大增强。

3.融入“微生活”实现学生党员线上线下双重受教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群体性活动日益被学生个体化、分散式的活动所取代,以学生个体兴趣、爱好和志向为主体的,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学生群体组织受到学生追捧,成为学生重要的活动形式和群体组织形式”[2]。我们必须抓住“微时代”带来的机遇,在学生实体党支部建设的同时开展虚拟党支部建设。

建立虚拟党支部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网上组织生活室;二是建立党务信息管理系统;三是搭建党支部信息发布、信息获取、信息交流的“微平台”;四是创新虚拟党支部管理模式,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五是实现实体党支部和虚拟党支部的有效对接、共同发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的务实和务虚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林逢春,杨文新,李镇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2]徐婧.“微时代”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路径探析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9)

猜你喜欢

微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微美学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革新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