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扶贫探讨

2017-04-21赵妍妍

科技资讯 2016年36期
关键词:分析策略

赵妍妍

摘 要: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处于贫困阶段。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政策。该文阐述了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科技扶贫的界定以及贫困产生的原因,并且着重阐述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科技扶贫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提供有效的策略,提高农村科技水平。

关键词:精准扶贫背景 农村科技扶贫 分析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c)-0135-0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不断深入实施扶贫政策。从目前来看,我国扶贫已经进入瓶颈期,原有的扶贫方式很难更好地解决现今扶贫中所产生的问题,而精准扶贫方式已经成为当下扶贫的主题,尤其是凭借科技进步,对农村实施科技扶贫的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该文就是对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扶贫展开分析和探究。

1 贫困的概述

1.1 贫困的概念

贫困是指因为贫穷所导致的生活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条件不富足,比较匮乏,并且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但是没有赚钱的办法和出路;二是精神生活匮乏、精神文化缺失。而关于贫困的最终界定是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目前我国社会所依据的贫困标准有贫困线、最低生活要求清单等。其划分的标准不同、贫困的类型也大不相同。在农村,贫苦大多是指个体型贫困。

1.2 贫困产生的原因

许多专家在分析和研究过后表明,导致贫困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历史遗留因素,也有现实、社会、自然和个人因素。研究者将其概括为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因素,二是人口素质因素,三是制度方面的因素。

1.2.1 自然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而言,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以说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偏远山区,这些山区自然环境非常差,如气候恶劣、灾害频繁、交通落后等,这些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这一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就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再加上生态环境差、土壤贫瘠不适宜种植物生长,导致这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尤为缓慢,可以说这是我国农村贫困的客观因素。

1.2.2 人口素质因素

毫无疑问,固然客观因素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它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大家也不能忽略人口素质因素对于农村地区的影响。在这里举例进行说明,如日本、韩国、梵蒂冈等小国家虽然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也并不丰富,但是其人口素质却非常高、受教育水平也比较高;但是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人民的受教育水平程度有限,所以农村人口素质偏差。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受到传统固定思维的影响和知识教育水平的影响,导致农民不能挣脱贫困,这也是我国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从表面看来,农村贫困的原因是因为农民在市场环境中竞争力不够、应变能力不足、资金缺乏所以无法摆脱贫困,但是其根本的原因还是人口素质的原因。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加大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给予贫困人口资金补助,对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但是从根本上来讲,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的问题。

1.2.3 制度因素

我国城乡居民差异化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城乡公民待遇不同,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农民转向城市,将农村资源贡献给城市,促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城市对于农村的回报却严重不足,农民工进城打工工资待遇比较低,缺乏科学的劳动保障,甚至出现农民工工资低于城市工的现象,这种同工不同酬的差别性对待令人难以认同。其次,我国政府对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医疗服务、教育管理等问题都比较重视,常常加大投资力度帮助去发展,但是对于农村相关设施的建设还缺乏一定的投资力度,农民也没有能力去进行自我建设,尤其是医疗这一方面,由于农村的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医疗服务设施,农民一旦生病,不得不去城市就医,其医疗费用的昂贵,也加剧了农民贫困的程度。除此之外,农村土地制度存在严重漏洞,“低买高卖”的土地买卖现象比比皆是,这使农民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扶贫策略

2.1 精准扶贫的概述

2.1.1 精准扶贫概念

精准扶贫是指根据不同贫困地区的不同区域环境以及不同贫困农民的实际经济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的扶贫方式。

2.1.2 精准扶贫的特点

首先,精准扶贫具有针对性,它主要是针对贫困居民而言,谁真的贫困就幫助谁;其次,是具有精准性,这是指确定贫困居民之后,要根据扶贫对象的贫困程度实施有效的扶贫措施,做到实事求是,精准扶贫。

2.2 精准背景下农村科技扶贫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在我国尽管有一些地区属于贫困地区,经济明显落后于其他区域,但是并不代表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甚至有很多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区域性,其资源非常丰富,盛产很多特色产品,只是缺少开发的手段和输出的途径,所以才导致当地经济落后。因此 ,想要帮助这一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就需要因地制宜,帮助农民开发和提高资源使用率,促进这些极具当地特色的产品和资源流入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这有利于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加。同时,由于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技术与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地科技的发展,需要根据当地的客观条件和市场环境,制定其适宜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扶贫策略才,进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3 提供农村成熟、实用、完善的科学技术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为了做好农村的科技扶贫工作,首先,作为政府,应该为农民提供发展比较成熟、实用、完善的科学技术。这样的科学技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稳定,不容易出现意外,能够迅速帮助农民在使用这种科学技术时建立自信,让他们将其进行广泛的推广,有利于他们更快地摆脱贫穷,步入小康生活。其次,成熟、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减少农民所付出的成本代价,让农民获得较为可观的利润。再次,科学技术必须要成熟和实用,因为缺乏实践的、不成熟的科学技术容易对农民造成打击,挫伤农民使用这项科学技术的积极性,本身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水平低,在使用科学技术时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技术再不科学、完善的话,农民极其容易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而影响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农民使用这项科学技术的积极性。最后,需要为农民安排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对农民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让农民在使用科学技术时,遇到问题就能够马上得到解决,提高农村科技扶贫的效率。

2.4 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实现扶贫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科技扶贫策略的实施,政府可以为农民开设农民素质培训班,一是可以为农民讲解一些专业的农业基础知识,让农民了解到如何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二是可以教授农民一些基本的上网技能,让他们通过网上资料的查找,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和农产品市场竞争情况。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健全农村的网络教育,当农民已经掌握充分的上网技能之后,当地政府可以创建农村网络系统,提高农民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率。最后可以通过网络对农村的科技扶贫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监督机制可以将农民的反馈意见及时地反馈给相关部门,有利于对农村科技扶贫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李潇静.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扶贫[J].北京农业,2016(3):189-191.

[2] 郑瑞强,王英.精准扶贫政策初探[J].财政研究,2016(2):17-24.

猜你喜欢

分析策略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我的手机在哪?
回头潮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