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问”才会“思”

2017-04-21陈荣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数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意识

陈荣芳

【摘要】问题意识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学生不敢提问、不善提问等问题意识缺失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衡走向不平衡、从单一走向联系,提升学生“问”的意识,习得“问”的方法,从而生成“思”的智慧。

【关键词】问题意识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求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为了了解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笔者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在二至六年级中各分發了100张调查问卷,问题包括“是否会在课堂上提问”“什么原因导致你不会在课堂上提问”“当你的看法和其他人不一致时,怎么办”等,分发对象既有优秀学生也有成绩较差的学生。共收回295张问卷,通过分析这295张问卷我发现,大约有10%的学生可以做到在课堂上不懂就问,40%的学生有时会进行提问,近半数的学生基本上不会提问或者很少提问。由此可见,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在学习者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中发展的,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构建才能发展,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将问题解决的活动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或者策略,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提升“问”的意识,习得“问”的方法,从而生成“思”的智慧。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基本条件。教学中,首先要创设一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进行提问的机会。其次,对于学生的发问,教师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也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重要的还是次要的,都要及时做出回答,即使不回答,也要做出合理的说明。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太明确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厘清问题的思路,抓住问题的关键。

教学四年级《图形的平移》时,教师引导:看到课题,你可以想到哪些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图形怎样进行平移?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平移?

师:同学们都很会提问,想一想,我们三年级时已经初步学习了物体平移的知识,看这个粉笔盒,谁来演示一下,它怎样进行平移运动?(学生上来演示粉笔盒的平移运动)

师:看到粉笔盒这样的运动过程,你又想到了哪些问题?

生:物体往哪边移动?

教师引导:这就是研究平移的方向。

生:平移的次数是多少?

师:你能解释一下你提出的问题吗?

生:就是粉笔盒向右移动了几次?

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想问的是“平移了多长”,这就是研究平移的距离。今天,我们围绕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来进行学习。还有同学提出:哪些图形可以平移?这节课学习完我们自己就可以来回答。

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和教师都要善于多问“为什么”,对于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尝试已经感觉到不能,但这只是模糊的感觉,道理还不是很明晰,追问一个为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有序地分析与思考,就能从根本上得到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从静态走向,引导学生敞开思维

儿童的学习应该是充满探索的过程,在探索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不断学会思考。教师呈现给学生的不应是静态刻板的数学知识,而应该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体系的不断发展等动态过程,引导学生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学会数学思考。

如《认识三角形》一课的教学中,认识三角形的高是教学的重点。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三角形里对应的底和高,这就只是作为一种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敞开学生的思维状态。我们进行了一些教学实践改进:

师:出示三角形(如图1),你们看到什么?

学生说出这是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从图上,我们一眼能找出三角形的三条边。其实,三角形里面还有一些看不见的线段,你能看出来吗?(学生犹豫)

师:这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看不见的线段是什么呢?它们在哪儿呢?有什么作用呢?

师:动态变化成如图2,观察这两个三角形,你发现什么?(学生发现它们的底是一样的,三角形的大小也不一样。)

师:为什么三角形有大有小呢?

生:两个三角形的高度有点儿不一样。

师:你们说的高度,就是三角形的高。(隐去图2中的一个三角形,成为图3)图1和图3这两个三角形中的高,你能看出来吗?从哪儿到哪儿呢?(学生一边比画,一边回答)

师:这个点叫顶点,这条边叫顶点的对边。高就是我们刚才比画的线段,是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

师:继续动态演示(如图4),你发现这些三角形的高有什么特点?

三角形的“高”通常以静态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显得比较呆板和抽象。如果直接告诉“高”的定义,学生很难产生问题意识。教师打破了学生原有的思维状态,通过“三角形里面还有一些看不见的线段,这些线段在哪儿呢”引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这些看不见的线段是什么?在哪儿?和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呢?教师通过演示,让三角形的“高”“动”了起来,学生在观察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变化过程中,直观地发现这两个三角形的高度不一样,三角形的大小也不一样,这就是三角形中看不见的“高”,“高”的概念的引入水到渠成,同时突出了高与其他边的不同。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他们深刻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感悟。

三、从平衡走向不平衡,引起学生的深刻思考

学习心理学认为,问题意识还包括认知的不平衡状态。也就是,学生个体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困惑、探索的状态。只有学生存在疑问,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才会主动去解决问题。教师预设课堂问题时,应该考虑到问题的生成链,通过旧问题的解决质疑新的问题,利用“问题链”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做一套童装要2.2米布,30米最多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童装?学生练习完后发现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是最多可以做13套;第二种答案是最多可以做14套。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

生1:做13套后还余1.4米,因此可以多做一套。(有学生提出异议)

生2:如果余14米,每套是2.2米,那应该可以多做好几套了。

生3:商确实是13,余數是14,我还有点儿搞不懂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学习商的变化规律时,举出的例子中商都是正好除尽而没有余数的,在学习小数除法的时候,也是直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来求商,没有涉及余数的问题,所以学生认知上产生了失衡。

教师引导:那我们就来算一算,做了13套衣服后,究竟还剩多少米布呢?

有学生很快算出:2.2×13=28.6米,30-28.6=1.4米,确实只剩下1.4米,但是竖式上的余数为什么显示是14呢?很多学生产生了迷糊。

教师继续引导:在计算30÷2.2的时候,我们把它看作什么来计算的?计算后商会怎样?余数会怎样?你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开始讨论,很快就有了新发现: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是不变的,但是余数会发生变化。比如5÷2=2……1,但是50÷20=2……10了。很多同学也点头,似乎明白了一些。这时候另一位同学说:“我明白其中的道理了。30米=300分米,2.2米=22分米,30米里面有多少个2.2米也就是300分米里面有多少个22分米,300÷22=13套……14分米,余数是14分米,应该就是1.4米了。”这时候大家都“哦”了一声,恍然大悟了。

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应当成为学生思维历险、智慧不断生长的平台,成为推动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源。通过层层设疑,挑战一个又一个“认知冲突”,让学生的心理处在由平衡—失衡—平衡的不断往复的过程中,使学生思维得到不断的历练和自我提升。在充满“问题”的情境中,学生不断产生问题,不断发现问题,又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学习具有一种探究力,一种吸引力。

四、从单一走向联系,引领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能力是思维能力运作的表征,是思维能力的外化结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解决问题,学习应该以问题为基本线索,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应该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存在纯粹的为了学习而学习。很多时候,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因为教师设置了过多的铺垫,学生缺乏思考的机会,按照教师设定的路线解决问题,虽然问题能很快地解答,但是学生体验不到这种解决问题的路径,压根儿就没有产生问题,只是完成了一道道习题。因此,我们要构建联系的思维场,变单一习题解答为问题解决,让解决问题成为学生自身思维发展的需要,促进思维不断深入发展。

如教材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土豆浸没在盛有水的量杯中,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如果直接出示这个题目,学生只需看着图上的两次刻度进行相减,很容易解决问题,不需要过多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测量土豆的体积?是怎么样想到这种方法的?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测量土豆的体积吗?这种方法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对于这些能够引发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问题,学生反而不去思考,也不会将这道习题内化为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时可以让这道题更为丰富,变习题为问题,让解决问题成为学生自身思维发展的需要。课前准备一些土豆,直接出示研究的问题:你有办法测量出这些土豆的体积吗?需要哪些工具?小组讨论后动手做一做。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好多种方法。第一种:拿一个长方体的杯子,里面装上水,记下刻度,放下土豆,看水面升高多少,再记下刻度,然后计算出土豆的体积。第二种:直接拿有刻度的量杯盛上水,然后看两次不同的刻度,得到土豆的体积。第三种:用橡皮泥捏一个和土豆一样大和一样的形状,然后再将橡皮泥捏成长方体,看看体积是多少。第四种:将土豆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块,称一称它的质量是多少,然后称一称土豆的质量,看看是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块,就可以得到土豆的体积。

这样的活动,把习题变成了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了思维发展的场,在这样的场环境下,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打开了,不但调动起了探究的积极性,而且伴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问题:为什么土豆需要这样来测量?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去测量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探究兴趣,不断产生问题意识,不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不断促进学生思维深刻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

[2]潘文彬.指向核心素养:儿童问学课堂的意蕴[J].江苏教育研究,2016(4A).

[3]王红,吴颖民.放慢知识的脚步,回到核心基础[J].人民教育,2015(7).

[4]成尚荣.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J].人民教育,2015(7).

猜你喜欢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意识
数学课堂中的快乐元素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