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7-04-21王芳

文理导航 2017年12期
关键词:预设

王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认识到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深入领会了教学新理念。新课改教学理念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交给学生相关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能力以及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实际出发;预设;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

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出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促使他们获得更大的进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根据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猜测一下7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7的乘法又有什么特点?还可以让同学们试着自己动手拼七巧板,然后再与同桌说说。学生通过活动亲身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妙和快乐,会自然而然的喜欢数学,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思考,将感情转化为兴趣,兴趣转化为动力,使学生自觉地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组织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二、巧用预设与生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人说预设是一种创造,一种出乎意料的生成。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通过观察,提出自己的发现和问题,让学生读出各种时间,使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利用学生学习的争议来确定正确的读、写时间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教师要有效地选择学生生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整合提炼,顺水推舟。在不断的生成中,使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师生的共同探究与交流中碰撞,从而用独特、新颖的方法解决本课认识时间的难点,而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化复杂为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深入的学习,学生可能对某些问题的求解感到困难,基于已有认知基础,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与想象,继而验证。如在教学“找规律”时,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到生活中去找一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如在教学“米的认识”时,让同学们量一量同学的身高,量一量学校的操场等,使学生感受到真实有趣,感受到數学就在身边。如学习分类“整理书包”这节课时,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找到不同的分类方法,有点学生按大小分,有的学生按学科分,有的学生按颜色分,学生通过分类感受到能给生活带来方便。整节课,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兴,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四、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在于相机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当学生想独立的去探索某个新知时,要十分注意情绪鼓舞:“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能行!”等。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跳板”引渡,使他们成功的到达知识的彼岸。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特别是后进生泄气自卑时,要特别注意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进一步增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巧妙引入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给学生创造一片活动的天地,开展丰富有趣、探索性、生活化的数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参与数学学习的本领。

(怀化市红星路小学,湖南 怀化418000)

猜你喜欢

预设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教学模式的应用
使用RAW预设调整你的照片
网购广告语中的汉俄语用预设
预设失焦: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应用导向型作文命题探析
基于教材的目标预设与互动设计——以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为例
俄语访谈类话语中的预设实例分析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