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管理视野下的实践育人工作创新

2017-04-21蒋毅

文教资料 2017年4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工作创新项目管理

蒋毅

摘 要: 高校实践育人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运用项目管理的视角创新高校实践育人的工作机制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时代的召唤。在当前形势下,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内涵和实施项目管理的必要性,紧扣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项目管理应遵循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并尝试进行实践育人的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探索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实践育人 工作创新

项目管理是利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所有系统的工作有效地参与该项目的动态,一体化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项目的具体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最佳的目标项目[1]。目前,几乎任何形式的组织机构和社会项目都需要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作为其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管理体系,其成效和优势十分显著。“能够准确规划项目的进展,使得资源使用分配合理化,工作进程加快,项目成本降低,增强各项目成员的合作能力”等[2]。

实践育人是指使受教育者在健康成长的发展实践中,那些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在科学教育的指引下,深入社会生产和生活,将从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教育育人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种项目管理的教学方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一种教学方法。2012年2月,教育部、中宣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建议》明确提出,学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育人的全过程,将育人实践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项目管理教育工作视野的做法是从项目管理理论的角度看,按照项目管理理论的实践,开展教育工作,目的是在以创新精神探索的新形势下实践育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加强和改进实践育人工作,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这一综合性工作载体,以项目化的方式化整为零,从而充分调动实践育人工作的管理者和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实践育人的内容和形式,延伸实践育人的育人过程,增强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1.实践育人工作实行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1现有模式下的实践育人工作的局限性。

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发展,实践育人工作在全国取得到很大的成绩,基本形成以“实践教学环节、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以“全程教育”作为工作的核心理念,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瞄准经济的发展和成功实践。“但是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还是在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培养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仍然滞后”。长期以来形成的假期集中式实践教育缺少量的积累,违背教育效果强化性规律,只能重理论轻实践,这样很难做到知行合一。缺乏必备的保障和评价机制,只能以“示范团队”为点的实践模式明显违背教育效果广泛性的初衷和底线,最终成为少数人的专利和评价体系的无奈之举;校内外实践需求缺少必要的匹配,加劇了实践岗位和资源的紧缺,很难形成实践育人工作的合力;违背了教育系统性规律,只能是点到为止,缺少实践育人的深度和广度。目前普遍运用的假期集中式实践育人工作开展方法是21世纪高等教育在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活跃学生第二课堂的有效措施;新世纪,随着高校教育的新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扩大,需要高校育人工作者在实践育人原有的工作平台上勇于创新,着力突破。为此,当务之急是探究并建立一种全新的实践育人模式克服现有的缺陷,以实现实践育人工作的全员性、长期性和多元性,让实践育人工作真正适应新时期的变化。

1.2项目管理下的实践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项目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实践育人的工作。自党的十七大根据党情的全球化及国家政治的深刻变化,国家结合以往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就提出“实践育人”这一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提出要将育人工作结合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重要位置工作,育人要在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这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才培养的要求任务。因此,改善育人工作实践的科学方法显得尤为紧迫。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网络和推广应用新媒体,育人的现行做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业压力衍生的课业占据有限的时间;网络的快捷弱化实践历练的意志;传统模式和内容缺少吸引度限制实践育人效益的发挥。因此,更新教育工作的管理理念,要有新思路和新方法及创新工作方法,并努力挖掘实践育人载体和有力抓手的有效实践做法急需积极的变化,努力构建实践育人的新模式。随着新媒体的裂变,高校的教育阵地必须从实体的校园拓展到虚拟的网络空间。项目化管理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加快这一转型发展。并且这种实践育人的方法改变了原有的教师传授制,而使教师成为一种资料和顾问,引导学生在事件中发现知识,不仅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项目管理是实践育人工作的内在要求。实践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实践育人开展的方方面面。具体看,主要涉及实践育人的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涉及实践育人的总体目标,各阶段的工作规划、启动、实施、监控与收尾等。这些人员安排、组织形式、活动过程是一系列项目活动的组合,每个项目都有一个起点和结束时间,各项目均相互关联,它们相互独立,并有具体的目标,和现代管理的项目管理要求的理论一致。

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实践项目管理,不仅是实践育人工作创新的内在要求,更是新时期实践育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时代使命。

2.实践育人工作项目管理的总体目标、构建原则及实施过程探索

实践育人工作项目管理即遵循项目管理为逻辑性强的流程化管理活动。其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构建高等教育的整个存在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坚持学习,实现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的理论统一,探索内在潜力较大的大学生,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本,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的做法,努力扩大拓宽育人的实践和深度挖掘工作的各种优质资源打造教育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使教育功能的实践最大化[3]。

实践育人工作项目管理的构建原则探索:

2.1顶层设计,始终围绕实践育人工作的总体目标。

实践育人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其工作的开展始终要与人才培养的目的相结合,否则会导致实践育人工作的无目的性和随意性。该项目的每个阶段的设计应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设计的主题,在工作的具体内容上、活动的形式上做文章,把针对性、时效性和创新性的重点难点作为项目内容,从而进行项目策划、实施、监控、评价的整个流程。通过实践育人项目主题及相关内容的设计,进一步积聚智慧和力量,有效破解难题,提升实践育人工作水平,使其成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和创新点,提升实践育人工作的过程引导性,增强实践育人工作平台的延续性和传承性。

充分利用相关项目的确切的主题,将各个零散的实践个人或组织集合成整体,从而使得这个被整合的实践对象在明确的项目主题背景下受到感染,真正在学到本领的同时体会奉献的精髓。利用项目管理能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实现团队合作:协调相关部门关系和利益,实现合作共赢;有效发掘培养人才,推进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等优势,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育资源,设计出具有特色,又有促进成长成才的实践模块内容。比如:参观考察类模块、勤工助学类模块、专业实习类模块、志愿者活动类模块、社团活动类模块、挂职锻炼类模块等;其次,在运行机制上,“活动”的实践为一体的专业培训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社会实践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科学发展,安排时间计算一定学分,并认真落实育人的要求的做法,每个部门的每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的社会实践,成为一个真正的“课程”[4]。如:江南大学每年批准并立项了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课题》项目,近年来更是开展了基于专业的学生质量六大工程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推进,基本上克服实践育人工作的“两张皮”现象,一次打破惯例的狭隘概念,“社会”的空间和节假日集中,实现教育的全局、长期和充分的实践。

2.2扎实推进,以学生成长成才为重点构建原则。

项目评价应始终以是否有实效性、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经过30年的发展,实践育人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实践项目越来越贴近社会变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但管理体制、人事制度、资源配置方式等一系列改革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人浮于事、急功近利的某些问题不断涌现。育人的社会实践工作存在误区,某些实践部门都抱着事不关己的观望态度,由于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和保障,实践活动往往不能持续开展,并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后,现行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价机制存在问题,导致媒体报道、形式包装等形象工程成为实践活动追求的主要目标,缺乏大学生的实际参与和实践活动的实际育人成效。因此,在教育实践项目的开始,应在重点研究申报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之前,反复推敲。从上到下,各部门地区形成联动,一把手担任项目或者具体实施过程的负责人,层层监督、层层考核,及时修正,及时改进。只有这样才符合实践育人本身的题中之意,围绕主题,最终实现目标。

2.3同心协力,不断推进实践育人探索工作。

实践育人工作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分五个部分:项目准备阶段、项目申报批准阶段、项目具体实施阶段、项目监控与修正阶段、项目总结阶段。首先是项目的准备阶段。组织成立项目管理教育机构、项目管理专家,实践通过全面调查提出项目,收集有关具体方案的项目实践的主要思路;对于该项目的具体目标综合分析具体任务,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任务,确定项目,制定具体项目指南、项目计划后的基本要求和目标,确定活动,下发通知公告通过各种途径,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登记。其次是项目申报审批阶段。指导人员申报立项专题小组,策划方案或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的活动,并进行全面的论证,以书面形式向项目管理报告。第三个阶段是具体项目的实施。项目管理组织,根据其规模、范围、具体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并同意具体实施。第四阶段是项目监控与修正阶段。项目管理机构和具体实施者、参与者应实行监管,全程控制教育项目执行,对于项目进度和项目成果的总体目标应把握动态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当项目实施完成后,项目组提交的材料等方面的成绩,没有完成的项目主题实践教育可以申请延期或更改程序,然后重新实现。第五阶段是项目总结评估阶段。项目管理机构根据项目取得的成果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鉴定与评审,召开项目总结及表彰大会,宣传和推广优秀经验,同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后续跟进或阶段结题。

总之,高校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实践育人”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校、学院各部门的作用,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和学院团委的带领下形成“实践出真知、实践促成才”的氛围。实践育人创新地进行项目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培养目标导向项目实施的各个过程,以事实检验实践育人成效,以提高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勇于探索创新精神的精神为目标,以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责任感为出发点,实现项目管理实践育人的长效持久发展,为成为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有力的实践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宾.推进企业项目化管理探讨[J].安徽科技,2010(5):28-19.

[2]钟明荣,詹荣海,刘黎明.项目管理视野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28.

[3]金一斌.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2(6):1.

[4]赵侠.大学生社会实践余人优势的制约和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4):9-10.

课题来源:2015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指导项目:“项目管理视野下的实践育人工作研究”(编号:2015SJD360)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工作创新项目管理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