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ET翻译题型改革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反拨效应思考

2017-04-21任素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反拨效应翻译

任素娟

【摘要】本文借助反拨效应理论,研究CET翻译题型改革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不断探索有效的翻译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言测试 反拨效应 翻译

【基金项目】浙江中医药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15-115。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14-01

近些年随着语言测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为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用来解释这种影响的术语是backwash,即反拨效应或反拨作用。

反拨作用通常指测试对教学和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根据其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可分为正面反拨作用和负面反拨作用。正面反拨作用促进教学,负面反拨效应则阻碍教学。国外的测试学界对反拨作用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测试理论,而且有效指导了语言教学。我国对测试的反拨作用的研究虽然已经起步,但实证研究还不多。作为全国性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大学英语测试(即CET),是西方现代语言测试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自诞生以来,在语言测试领域,CET4始终是备受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并且迄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调查新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测试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效应的途径以便提高其正面反拨。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较为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教学层次上是适用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和处于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对文章内容的粗略了解和词汇学习已经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但这并不适用于大学的教学阶段,因为在这一学习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部分学生甚至能跨过语法和句法的障碍,做到自我阅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仍然用一种“传递”式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跨语言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凸显出教师缺乏驾驭语言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和言行都是“屈从”于老师,因为在很多学生和教师的观念里,英语就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英语学习就是“鹦鹉学舌”的过程。这种教育思想不仅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更导致教师对自身学识有一种满足的想法和固步自封的做法。语言的教学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交流,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要求学生去“复制”。

二、CET翻译新题型的特点

根据2013年8月份颁布的CET改革新规定,翻译新题型由原来填空式的汉英单句翻译调整为汉英段落翻译,分值比例由原来5%增15%,翻译考察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相比于旧题型,新题型除了包括完整的句子翻译,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篇章组织能力,能把原文翻译成流畅、连贯、地道的英文语篇。CET翻译题型的调整除了呼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对翻译能力三个层次的说明,也对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可见,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培养目标有了新的趋势:继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后对翻译能力愈加重视,这也正好迎合翻译教学模式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过去以CET为背景的英语翻译教学研究过于功利,特别看重基础语言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却往往容易忽视学生内在翻译能力的培养,导致的结果是虽然学生记住了一定数量的语料片段,但卻不知道如何自然恰当地运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思维与观点。考虑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强调翻译能力的培养不但是新型翻译教学模式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还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和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反拨效应的表现

传统的汉英翻译能力培养通常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系统地介绍翻译理论,进行翻译实践,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训练往往停留在教材上的单句翻译练习。CET改革之后大学英语教师可将翻译作为一种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渗透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长期以来,国内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仅仅停留在对教材重点词汇,句型等的反复操练上,缺乏篇章翻译的练习,更缺乏翻译理论指导。因此改革后许多学生便慌了手脚,错词,漏词,忽视段内句内逻辑关系,碎片式的英译时有发生。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缺乏篇章翻译实践;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翻译时仅凭语感和直觉。因此作为教师在日常的翻译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介绍相关翻译理论与技巧,如遇到汉语长句时,在正确理解原文意义和关系的基础之上,引导选择原序,分译或变序等翻译方法。当然,大量的汉英篇章实践也是让学生能够从容应对新题型的保证。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切实掌握翻译技巧和方法,并且在练习与考试中加以灵活运用。

此外,以前的单句翻译也能在词汇和句型上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改革前的单句翻译有一些词汇和句法重复率较高,可视其为翻译高频词汇与句法,如次要动词的处理方式,虚拟语气,名词性从句等。学生可对往年真题加以整理提炼,总结出要点加以记忆,再结合模拟练习,对这些高频词汇和句法进行反复提取,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我国外语界忽视了作为交际主体另一方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应当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贯穿至各层次英语教学中,成为我国各层次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担负的重要任务。大学英语四,六级的翻译改革用行动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改革后的汉译英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引导大学生在跨文化的双向交际中积极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如今中国文化渐渐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英语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本族文化水平,并尝试在课堂上用英语讲授,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和对外传播能力,亦对他们应试翻译水平的提高亦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论

新时期的翻译教学模式应该是开放的,多元互补的,全面系统地覆盖翻译能力培养的各个阶段与不同层级。如何构建合理而实用的翻译教学新模式,必须使课堂翻译教学的输入输出科学地结合,从而完善与改良现行的翻译教学模式,形成关于翻译能力的语言观,文化观,交际观和认知观,进一步揭示翻译能力本质属性和核心内涵,进而为翻译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2]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反拨效应翻译
CATTI对翻译教学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
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对听力教学的反拨效应
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反拨效应的区域性研究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