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智能: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

2017-04-21徐勇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4期

徐勇

【摘要】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改革,我们的价值追求究竟在哪里?笔者认为,要关注并重视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言语智能。那么,学生的言语能力、言语智能从何而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文中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语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并在言语现场中锤炼学生的言语智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言语能力到言语智能的提档升级。

【关键词】言语能力 言语智能 提档升级

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改革,我们的价值追求究竟在哪里?笔者认为,要关注并重视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言语智能。学生的言语能力、言语智能从何而来?课堂毫无疑问是一块重要的阵地。但是课标中的诸多核心词汇让语文课堂背负了沉重的包袱,而且日益行政化的教育教学管理让我们的语文教师逐渐丧失了教学评价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應试”中度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学会“洗课”,把那些不属于语文的内容尽量洗掉,尽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彰显语文的特质。要想完成这样的“洗课”,必须紧紧抓住课文中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语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并在言语现场中锤炼学生的言语智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言语能力到言语智能的转型升级。

一、言语能力:言语核心的发现与挖掘

纵观现今的语文课堂,到处充斥着“教语文”就是“教课文”的现象,好好的语文课,由于缺乏对语文教材独具语文教学价值的把握,被上成了科学课、思品课、环保课、操作课等。诸如此类的现象不禁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长此以往,学生的言语能力是无法得到培养的。究其原因,这样的课堂弊端在拘泥于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具有语文核心教学价值的语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着眼于语言的表达形式。

以《谈礼貌》为例,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的论点是“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通过正反三个小故事来论证。这三个小故事内容通俗易懂,所要阐明的道理也一目了然,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挖掘的。

笔者在做该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时,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第一课时究竟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经过思考,再加上薛法根老师组块教学的启发,笔者初步形成了“预习展示整体把握 重点感悟”的组块教学思路。三个组块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内在的联系:第一个组块旨在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展现预习成果,也为下文的学习预热;第二个组块旨在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中发现作者的观点以及作者谋篇布局的语言形式的匠心独具,为下文重点感悟第一个事例铺垫;第三个组块旨在引导学生在重点感悟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把握人物的形象。

组块一:预习展示

在这一组块中,我安排了两个环节:一是精心选择了一组词语,包括“校”字的多音字,师傅的“傅”轻声,涉及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岳飞”“牛皋”,用换词法来理解“和谐”,用解释关键字的方法理解“讨人嫌”的意思并写好“嫌”字。二是回忆学过的说理文及其结构特点,为下文的学习预热。

组块二:整体感知

这一组块,我认为是最能体现第一课时特征的一个组块,也是我最得意的一个组块。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都离不开整体感知,但是整体感知的角度和策略是应该根据课文具体内容来定的,不能千篇一律。本文的三个小故事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挖掘的。但是从整体把握的角度出发,把这三个故事做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三个故事有其共通性和特殊性,体现了作者选材的匠心独具,这也是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把握的地方。

共通性表现为三点:一是叙述+议论的结构,二是都抓住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三是所选的故事都和礼貌有关。

特殊性表现为:故事的主人公和议论的角度。三个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古人、普通人、伟人。议论的角度分别是引用俗语议论、阐述礼貌待人的作用议论、论述礼貌对于个人的意义。

设计这一组块的意图有以下两个:

一是把这三个故事及其议论进行比较的话,学生的阅读发现不仅更深,而且能够厘清看似相同的故事的不同之处。

二是这样的比较阅读实质上是用解读的方式,从沉浸文本思想内容转移到关注文本语言形式、谋篇布局上。是在学语文,而不仅仅在讲课文。学语文就是要这样,不仅要关注到语言文字的表达,还要关注到作者谋篇布局的巧妙。

组块三:重点感悟

在这一组块中,我们重点感悟第一个事例,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感悟人物的形象,并与“礼到人心暖,无理讨人嫌”这句议论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的环节融阅读理解、概括表达、深度思维于一体,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同构共生,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习得了这样的议论文论述结构,今后阅读相似的文本就能结构化解读,而不再是逐句阅读了。

综上所述,《谈礼貌》这个课例致力于“预习展示 整体感知 重点感悟”的组块教学实践,重点引导学生自觉地“发现结构”,学会“怎么读”,走出了“教课文”的怪圈,真正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了语言文字的学习上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可以促进学生对类似结构文本的自觉阅读。掌握了这类文本的读法,学生就会越读越会读,从而发展阅读理解能力。

二、言语智能:言语现场的锤炼与生长

当然,仅仅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只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学生的言语能力归根到底还是要到具体的生活言语情境中加以应用,机智灵活地运用自身的言语能力,形成言语智能,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所谓言语智能是指在生活现场中表现出的言语应对能力和智慧。所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磨炼言语能力和言语智能的言语现场,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以大家非常熟悉的《螳螂捕蝉》为例,似乎人人都懂,执教者除了引导学生练习朗读之外,说说怎样的吴王、怎样的少年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可教的。其实,在这篇课文中,隐藏着一个极具教学价值的内容,那就是“劝谏”。同样是劝谏、大臣们的劝谏让吴王大发雷霆,还下了死命令。而少年的劝谏却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有关“劝谏”的教学板块比较阅读大臣和少年的劝谏,发现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学生们就会发现,相同点是都是劝谏,不同点是大臣们是“直谏”,而少年是“巧谏”。笔者追问:为什么直谏会让吴王大发雷霆还下了死命令,而巧谏却会成功呢?

学生们经过思考后发现:吴王是一国之君,他是要面子的人,大臣们的直谏会让他觉得没面子,刚刚下过的命令说改就改,皇帝的颜面何存,而且当时的他正在气头上。俗话说:生气会让人变得愚蠢。而少年就不一样了,他是在三天之后才和吴王说这件事情的,更加巧妙的是通过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忘记了身后的祸患。其实,这三天,吴王也在思考这个决定是否正确,再加上少年的巧谏,既让吴王明白了道理,做出了英明的决策,同时也保住了吴王的面子,显示出皇帝的决定是皇帝通过自己的反复思考做出的英明决定,这样的话一切都水到渠成了。所以,劝谏要分时间,什么时间劝,这是很有讲究的,同一个问题,早晨劝和晚上劝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分对象,同一个问题,劝领导、劝同事、劝下属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分言语方式,同一个问题,你是直言相劝,还是借物喻理,这些都是要好好思考的。学到此处,学生自然就获得了一种言语智慧,一种如何劝谏才能提高成功率的言语智慧。这种智慧是在紧紧抓住语文教材中彰显语文特质的重点内容进行的阅读理解中获得的。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每篇课文都隐藏着作者的言语意图,这种言语意图往往隐藏在教材的表达方式和篇章结构中,而这些表达方式和篇章结构恰恰具有独特的言语交际功能。我们的学生只有在这样的言语现场中反复锤炼,才能“化能为智”,生长出智慧的言语智能,充分发挥言语的交际功能。

三、化能为智:研读语文教材的学科特征

如何“化能为智”,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准确而敏感地把握言语的方式和结构,看到内容背后的具有语文学科特征的教学内容,运用师生对话、生本对话,来反复锤炼学生的言语智能。

1.师本对话

文本是一个既定的客观存在,而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就是去从感性认识的角度解读这种存在。所谓教,就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把它阐释出来。我们的教材文本不是一个封闭的个体,而是一个开放的“框架结构”,吸引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感知、思考、体验进行二度开发。也就是新课标强调的“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从文本内容到表达方式,从字斟句酌到审美情趣,从文本背景到后期影响,等等,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思考和联系,开阔思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将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课文境界,为学生的课堂对话起到了强有力的引领作用。科学、精彩、个性化的师本对话将为学生学习文本打开一扇大门,引领学生充满期待地进入与文本的对话。

2.生本对话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的形象和意义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应该允许读者对作品有个性化的理解。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向着预期目标所开展的活动。这个预期目标可以是作者所表达的“意义”和用以表达意义的技巧、方法。而新课标突破传统,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跟读者与作品的关系毫无二致,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谈、对话,也就是“生本对话”,在生本对话中积累个性化的“语用”之道。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1)揣读式。即在老师揭示课题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揣测:这篇文章会写些什么?会怎样写?对话一番后再读课文,就为上课创造了积极而又充分的心理状态,同时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强,主动性高。

(2)填补式。许多文章,特别是叙事类文章,常常给读者留下艺术空白,让人回味、让人联想。学生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填补这些空白。例如《二泉映月》,讲述的是阿炳创作经典名曲的故事,可以讓学生在故事中想象交流阿炳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由此加深对阿炳心路历程的认识和体会。

(3)转换式。如学习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课时,笔者引领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诗歌表现出来,有的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画了一幅画,有的学生给诗歌配上熟悉的曲调唱了出来,还有的学生扮演了一回诗人叶绍翁……这样的“转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进入了文本的内在空间,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学生言语能力到言语智能的转型升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要紧紧抓住具有语文核心教学价值的语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同时,我们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彰显语文特质的言语现场,从而锤炼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言语智能,使其在生活情境中能够从容应对不同的言语环境。

【参考文献】

[1]薛法根.现在开始上语文课——薛法根课堂教学实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