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时间的打磨下,成就非遗之美

2017-04-21陶瑾

现代苏州 2017年7期
关键词:李建华膏方枫桥

记者 陶瑾

在时间的打磨下,成就非遗之美

记者 陶瑾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好“非遗”,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和延续民族的灵魂血脉。正是有了宝贵的“非遗”,悠久的传统才得以延续,古老的文化才能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照样活色生香、清雅动人。

从国家对非遗重新认定以来,传统技艺的文化价值日益显现,引起了非遗传承人的共鸣,文化自信便更加坚定了。

今年,枫桥街道有三人成为苏州高新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占了整个高新区名额的三成。分别是传统曲艺(苏州弹词)徐红、传统技艺(传统中医膏方制作)李建华和传统技艺(箍桶)周齐兴。他们不仅传承了祖辈们的传统技艺,还潜心研究与探索,各自守望着非遗之美。

传承人:徐红行当:弹词艺术家专攻“丽调”,呵护最美的声音

说噱弹唱,弦索叮当。曾几何时,听评弹是苏州人茶余饭后最好的文化休闲。

人文荟萃的枫桥,是评弹艺术的一方沃土。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枫桥就是苏州书场最多的乡镇之一。当时,西津桥、马涧、向街三个集镇,有9家常设书场,仅西津桥镇,就有“明月楼”、“聚贤居”等四家书场。这里不仅有许多评弹票友,更诞生了一代弹词艺术家徐丽仙。

徐红作为徐丽仙的女儿,得到母亲言传身教的艺术熏陶与滋养

徐丽仙在弹词音乐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她善于博采众长,在“蒋调”、“徐调”的基础上,开创了深受广大听众喜欢的“丽调”流派。

徐红作为徐丽仙的女儿,得到母亲言传身教的艺术熏陶与滋养,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禀赋和演唱丽调独特的优美嗓音。从外婆陈亚仙到母亲徐丽仙再到她,弹词艺术一脉传承下来。徐红说,自己从小就是个评弹爱好者,每次听到广播里播放母亲的声音,心里就感到自豪。

蒋月泉与徐丽仙这个双档很绝妙

徐红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跟外婆学唱传统老派的评弹。母亲在上海评弹团工作很忙,整天在外“跑码头”。平常很少有机会见到母亲,只有到了寒暑假,徐红会去上海待一阵子。母亲经常教她做人的道理。

“母亲并不愿意教我评弹,而我自己非常喜欢和坚持,抓住一切机会向她学习,她看我这么喜欢,就唱给我听,潜移默化中,我学到的越来越多。这种教育方式很独特,她不是逼着我学,而是让我自己主动去学。”最让徐红记忆深刻的是,在母亲生病期间,她还坚持艺术创作和参加演出活动。经常从早到晚把课排的满满的,抓紧一切时间传授艺术。那段日子,她一直陪在母亲身边,认真反复地听讲,记录下了各个要点、细节。每天记笔记,到了晚上,母亲就检查笔记,看徐红当天学了些什么。母亲对评弹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徐红。她想像母亲一样对唱词作一番孜孜兀兀的求索,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历史感悟,唱出理性与情感和谐相依的心声。

徐红深知丽调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丽调艺术和唱腔规律,全身心投入到“丽调”艺术的传承与发扬中。每当回想起母亲时,她就唱几句母亲的评弹开篇。她不仅会唱《新木兰辞》、《六十年代第一春》、《黛玉葬花》、《红叶题诗》等“丽调”唱腔代表作,又能跟上时代步伐,根据不同的题材进行创作,比如为枫桥地区创作了几篇契合本土文化的弹词。

“我们在台上,一段书、一句唱、一个眼神,都是有感情的。”徐红说,评弹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因为内心喜欢,所以她在评弹艺术之路上很执着,很热忱。她加入上海茉莉花评弹团,又发起成立青浦“江浙沪评弹爱好者协会”,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评弹爱好者,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她参加公益演出,办流派演唱会等,让更多人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丽调”,她认为这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对“丽调”最大的发扬。然而,这样的公益性组织单靠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她很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扶持与帮助。

这些年,徐红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江浙沪各大书场,特别是母亲徐丽仙的故乡——枫桥。去年11月,徐红的评弹工作室落户枫桥街道康佳社区。她定期邀请各个专业团队的演员朋友去康佳社区书场演出。另外,枫桥实验小学“小小徐丽仙班”,开班已有很多年,去年还办了评话班,徐红也经常推荐优秀评弹老师前去讲课。

作为评弹艺人的晚辈,徐红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家乡评弹事业的发展出力。

传承人:李建华行当:传统中医膏方制作继承家传,以专制药,以诚为人

李建华出生在中医药材世家,爷爷李金宝于清末时期便与中药材打交道,遍访苏州西部(太湖流域)名山,熟悉中草药分布,自开李记药铺,济世惠民。父亲李金福传承父训,也是一位中药材行家,凭着多年采集、加工药材的经验,继承家传,重开李记药铺,开办中药材加工厂。

李建华十分注重药材品质,坚持“人品与药品同重”的理念

家传的深厚渊源,使李建华从小就对中药材很感兴趣。后来,他继承祖业,将李氏药材世家的生产以及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于2002年,成立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之后将“李良济”品牌进行商标注册,成为李良济药材世家第三代传承人。

李建华十分注重药材品质,坚持“人品与药品同重”的理念,不断将李良济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传承发扬,因而被评选为“非遗传承人”。

“小时候,我跟着爷爷、父亲上山采药,还看着他们自己熬膏方。耳濡目染之下,对中草药日益熟悉。接手家族事业后,长辈一直教导我,要做良心药,我也是这样严苛要求自己的,要注重诚信与质量。”李建华说,一般人觉得,中医好不好,主要看方子,其实这种认识是比较片面的。因为中医与西医不同,药物的成分标准并不精细,很多还是食药同源。所以,一副好的方子,还需要有地道的药材和科学的煎煮方法,缺了这两样,药性就要打折扣。

走进李良济,你感觉不到这是个饮片生产工厂,这里将吴门中医药文化融入厂区建设,在立足传统饮片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打造集中医药文化馆、国医馆、中药煎制服务中心等于一体的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

煎制服务中心,一方面为市民做中药饮片代煎,一方面做膏方。一到冬天,老苏州就喜欢配点膏滋药补补,膏滋药就是膏方。据李建华介绍,膏方制作是李良济传统的医药项目。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所指的就是膏方制作存在很大差异。膏方的炮制最见功力,极其复杂,火候拿捏,全凭经验,非一般药工所能及。不同的配方,不同的药性,意味着流程的变化;不同的气候,也会体现在工艺上的调整;收膏时“滴水成珠”的本领,更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结晶。冬令进补时分,只需预约就能前往参观膏方制作流程。

在膏方热的背后,是传统制作技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膏方制作技艺需要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技术难度大,学习周期长,因此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学习。李建华坚持向广大市民宣传渗透中医药文化,特别是年轻人。他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吴门医派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承人:周齐兴行当:箍桶不舍手艺失传,一辈子默默坚守

从小到大,周齐兴的足迹都没离开过白马涧一带,陪伴他的除了家人,便是几十年来不曾离手的箍桶家什。

周齐兴14岁跟师父柳球生学箍桶,做满三年学徒,17岁出师。他自立门户,开了家箍桶店,最早在金山浜,后来迁址到马涧镇上。他不仅传承了师父精湛的箍桶技术,还将其传授给徒弟。

旧时家家必备的马桶、脚桶、浴桶、子孙桶等,都是周齐兴的拿手绝活。据他回忆,早些年结婚,桶是必备的。浴桶、脚桶、马桶,讲究的人家每种桶都要大大小小准备十几样。此外,还有放水果的果子桶,放被子的被子桶,小孩用的立桶、长桶,拎水的提桶,盛饭的饭桶等,各种各样少说也有几十种。生活的需要,让箍桶匠成了热门行当。

这么多年,周齐兴一直默默坚守着这门箍桶手艺(尤文华 摄)

当时的桶那叫一个多,周齐兴天天弓身曲背,从早做到晚,有时还来不及。特别是有乡里乡亲托过来,赶着要的,急着修的,他从不推托也不拖延,最多自己累一点,非得赶工做好它。倒不是为了挣多少钱,只是看重乡里乡亲的情谊。

生活日新月异,材料更新换代,用木桶的人,越来越少,箍桶匠的生意也就冷清下来。徒弟们先后放弃打桶,而周齐兴一直默默坚守着这门手艺。现在,年过七旬的周齐兴作息照旧,他的工作室设在新区何山路,因是老店、质量又可靠,生意一直很好。每天,天微微亮他就出门,6点半到工作室开始干活,待外头天黑了,关门,回家。

“做箍桶是一件苦差事,以前贫困人家的小孩多,为了生计学做箍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这样的苦差事就没人想去做了。”周齐兴说,箍桶是个技术活,没两三年时间根本学不来,而且都要靠手工,做起来很吃力。

箍好一个桶是极不容易的,选材、锯料、刨光、上箍……工序相当繁复。箍桶匠手艺的高超,主要体现在用料计算及桶腰组装时的恰如其分。现在做一个小的箍桶,他一天就能做完,做一个大的箍桶则需三四天,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这样的时间则远远不止。做桶也有讲究,例如上侈下狭的盘,就要精确把握上下两面的尺寸,掌握好分寸,做出来的东西才牢固,而且好看。至于桶不能漏水,那是箍桶匠最基本的功夫了,以前不用胶水,板与板之间用竹榫钉起来,箍桶匠都能轻松做到严丝合缝。

为了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周齐兴还对传统的木桶做了些改进。新式木浴桶的形状和传统圆形的不一样,而是长的圆的腰圆形的都有,还在桶底装上了排水口。现在的木桶,他都是根据顾客的尺寸量身定制的。

眼下,老人唯一担忧的是,真正掌握传统箍桶手艺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今后的传承与发展还是个未知数。

猜你喜欢

李建华膏方枫桥
双子星
枫桥夜泊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创新枫桥警务模式
———记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
人大代表调解:打造西华版“枫桥经验”
China
名医膏方补气血
冬令进补有膏方
有一种膏方叫“量身定制”
漫画
膏方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