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着运河就不会迷路

2017-04-21丁云

现代苏州 2017年7期
关键词:文昌阁运河

记者 丁云

山水新城 Suzhou New District

沿着运河就不会迷路

记者 丁云

运河之上赫赫有名的文昌阁

州人的嘴里“浒墅关”、“浒关”喊得很顺溜。三年前跟随杂志社去临清看运河钞关,但没想过“浒墅关”的这个“关”与运河钞关的关系。

运河航道从无锡流经入望亭,之后流入浒墅关境域的镇区中心,流域走向与沪宁铁路平行。流至苏州城西侧后,侧东后再向南,经郭巷入吴江。在苏州,大运河有相当长一段通过高新区。浒墅关跨京杭运河两岸,东边属浒墅关镇,西边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还途经横塘。

浒墅关这个地方,原名“浒墅”,不带“关”字。更往前,它甚至叫虎疁。明代,这里开始设钞关,或干脆就叫苏州关,此后两朝都是钞关所在地,扼苏州运河之门户。在以水运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时代,运河是贯穿中国南北之间的黄金水道,帝国经济命脉。浒墅关处在江南最繁华的关口,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商品流通枢纽。

今天,对于当地年纪非常长的老人来说,口语里仍带有运河的烙印,他们是“关上人”,上街是到“关上去”。

运河干河上的雄镇

运河的起点是邗沟,吴王夫差开凿。“自吴江县,北五十里经府城,又北三十里达浒墅关西,又十五里至望亭,接无锡县”,《水利书》称“运河即古之邗沟,无锡北来水自望亭而南,经浒墅至枫桥。浒地即处南来北往的要冲地”。浒墅关段的运河,是最古老的运河。

当年,浒墅关钞关管理运河上的漕运、税收等,范围相当宽。辖望亭、吴塔、木渎三处巡检司,其中吴塔巡检司管阊门下塘,山塘并娄门。木渎巡检司管胥门、盘门和木渎、横塘、新郭三镇。辖沿海四港,计吴淞港、浏河港、白茆港、福山港。辖内河八港,长洲县放生池港,长洲县蠡口港,吴县木渎港,无锡县柏渎港,无锡县通常熟的转水河港,无锡直通太湖的大渲港,武进县下埠港,宜兴县到湖州的乌溪港。再管三座桥,竹青塘桥、张家桥、龙华桥。

所以浒墅关榷使的官阶是正六品,比当时吴县的七品县令官阶高。苏州高新区文联副主席钦瑞兴研究过,“从浒墅关钞关上退下的官员,有两个人之后到中央做了尚书,为二品大员。从六品到二品,表明了钞关地位,是受中央直接控制的钱袋子。”尤其明代,钞关是朝廷税收的重要来源渠道。浒墅关最多一年收到五十万量白银,平常每年也有个三四十万两,也算是明代先进工作单位。

文昌阁是当年“晨钟暮鼓”的鼓的所在地

沿真正的运河走

从浒墅关的兴贤桥,直到枫桥铁岭关止,这一段的运河西岸被称作“董公堤”。

董公堤今天仍在,过去很长,现在恢复了一小段。经修整,似环古城河带的健身步道,两岸春意如许,但更有大运河味道。

什么是运河味道?做个比较。城内的护城河河面上洒几粒闲庭信步、慵懒随性的观光游船,笑盈盈,游客满员,一到夜晚,导游的小喇叭按部就班地介绍沿河景观带,闪光灯毫无预兆地闪烁,船上人的目光毫无意外地都投向船外。

高新区浒墅关一带的运河段很严肃,很认真。毕竟依旧在履职。白天,往来船只打着一副副公事公办的面孔,或许很像当年往返江南与京城之间押送贡品的官船或商船,来去形色匆匆,要事在身,不多耽搁。船上的人三两个,视线里没有饱览沿岸景致的欲望,或许早看腻了。

运河两岸经千百年来人工开挖,自然风化,又慢慢损坏,到明1543年,榷关主事董子策决定筑堤,也方便往来的行人。榷关就是钞关。到明1596年,又一任主事董汉儒再次重筑了修堤。很巧,先后两任姓“董”的榷关主事官员两度修筑河堤,河堤干脆就姓了“董”。

浒墅关中学旧址,原地保有一块龙华寺奠基的大青石,一个放香炉的花岗石,及两棵老银杏树

《浒墅关志》当年的编纂主编殷岩星曾说,浒墅关钞关上过去横跨多座大运河古桥,这跟江南小镇的弯弯石拱桥根本两码事。江南古镇须有河,六镇几乎都是小河,处于大运河支流上。而浒墅关就在运河旁,在运河两侧形成,堪称是运河上的雄镇。运河之上的桥,高耸、宽阔,气势非凡。当年,浒墅关的古坊巷弄,都以穿梭镇区中央的江南大运河为中心轴,东西走向,河西上塘二巷八弄,河东下塘一巷八弄。

这样的格局是在太平天国时破坏的。解放后,运河又经历了1969年和1992年两次拓宽。以昔日里浒墅关的繁华,如果上世纪六十年代浒墅关及河上古桥得以保留,后来就没有江南六镇什么事儿了。

运河上的晨钟暮鼓

到了董公堤,“晨钟暮鼓”是值得去看的。

当日的浒墅关,运河西岸是文昌阁,东岸是龙华寺,一个道观,一个佛寺,隔河相望,文昌阁的鼓与龙华寺的钟,钟鼓相鸣,合为“晨钟暮鼓”,在运河之上赫赫有名。

三块残碑,一块匾额,如今仅剩一块《重修浒墅关文昌阁记》,宝贝嘞

坊间说法,还有另一口“钟”,寒山寺的钟,钦瑞兴的解释听着更合理,“寒山寺太远,能不能听到是个问题。”

“钟声”龙华寺,原名广福庵,到底是因康熙还是乾隆改的名,说法也不一。但龙华寺当年的规模很大,当地人把龙华寺看得很重,能和道教文昌阁并肩。

“钟声”今天只能遥想。龙华寺后来作了吴县中学的一部分,吴县中学迁走后,又成了浒墅关中学。现在,那里也成了浒墅关中学旧址,在浒墅关镇上,原地保有一块龙华寺奠基的大青石,一个放香炉的花岗石,及两棵老银杏树。

龙华不再,但文昌是依旧的。

中国的文昌阁不少,本身文昌阁就是一种传统的祭祀建筑。不过当苏州人这么多年,我也头一回知道苏州还有座文昌阁。文昌阁祭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君,民间和道教尊奉其为掌管功名禄位的神,统管地方文运。

浒墅关这座文昌阁的历史,追溯到明1603年。而之所以筹建,据说就是觉得浒墅关一带的运河水直泻,太过湍急,有人文不盛的顾虑,所以榷关主事跟人一合计,找人捐资开放生河,疏导水势,供奉了文昌帝君。

在功名禄位这个问题上,古今观点非常一致。苏州府的文人北上会试,走水路经这里,干脆上岸登阁拜一拜,保佑自己诸事皆顺。

浒墅关也确实教育发达起来。明代就办起了义务教育,学生在义塾上学不用出钱。浒墅关中心小学旧址的前身,即是一所义塾。当地还出过不少书院的。

文昌阁里的华佗菩萨

文昌阁就在董公堤畔,现浒墅关开发区辖内。志书上说,阁丘高十米多,四面环水形似“青螺”。今日看,阁不大,看起来结构还是很紧凑的。

这个文昌阁,轶事也很稀奇。当日最后一位道长,是位传奇的道医;观里有古银杏树,三四百年的历史也不是空前,但清军统帅在树上了吊;再来,阁里有块古碑。

我虽不知文昌阁,但文昌阁人气不错。附近的中老妇,手提两大袋子东西,匆匆出入。跟着走到里面,华佗殿殿里殿外都是人。

文昌阁有四殿,正殿祀文昌帝君,星宿罗汉殿于右、天神天将殿列左。华佗殿是偏殿,西偏北的位置。

去的那天,殿里的供桌上摆满了吃食。铺了几大张桌子,当地人围坐在一起,大多数在用锡箔纸折元宝。这是一种与家庭清明祭祖不同的元宝,两张合并叠出一个大的。人们都很慈眉善目,围坐在门口的老太太说,大元宝祭奠神仙用的,大抵的意思是大小要讲规矩,有等级之分。殿中的位置上,还有一个小乐队,拉着胡琴敲着板,轮流唱着苏剧、沪剧、越剧、锡剧之类给大家解闷。殿内坐不下就殿外坐。

站土丘之巅,登高望远,有没有执掌大局的感觉?

后来,人们相信文昌阁,是因为华陀菩萨。这大概与文昌阁的道长沈宗培有关。殷岩星在书里介绍,他在抗战胜利后,金圆券发行之前那段时间里,担任最后一任道长。

病人拿着道长开的药方去浒墅镇上的国药店生生堂取药。文昌阁有田产置业,所以草药费用是由文昌阁与药店届时结账付款的。

坊间传,有个平时上身打赤膊的小孩儿,晚上放牛回家还活蹦乱跳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躺床上昏睡不醒,也不是着了凉,他爸爸发现他右小腿肿得跟竹壳水瓶似的,赶紧赶到文昌阁的华佗殿烧香求平安,被殿上道长看到。根据小孩儿的症状,放牛方向,穿衣打扮,以及身体上的异况,就判断出了是被当地赤蛇咬了,开了药方清除毒素,小孩儿便痊愈了。

《黄帝内经》是道家经典之一,道医是真博大精深。不过这位道长的医术似乎没有传人。

一个个消失的残碑匾额

华佗殿一侧,是棵“苦命”的老银杏。

忠王李秀成率军攻破江南大营后,清兵统帅、钦差大臣和春在望亭一仗大败,逃到浒墅关上走投无路,潜至文昌阁的这课树前,在暮鼓硝烟中,“套索于银杏杈桠间上吊自尽”。

后来太平军进军苏州城的指挥所,就设在文昌阁上。进城后,这里又成了派军驻守的苏城北大门,四周围增设城墙、吊桥等古堡设施。

不单太平军,浒墅关挟地势之重,后来苏州解放,浒墅关提前苏州城两日。

90多年前的1926年,李根源到浒墅关文昌阁上作“吴郡西访”,对古阁极为流连,写道:“文昌阁旧名太微律院,有天医、星宿、雷祖等殿”。

当时还留有残碑三块。彭定求撰、张辅书并篆额的《重修兴贤桥及鼎建文昌阁德政碑》,《康熙三十七年常住饭田刻石》,1788年江苏巡抚闵鹗元撰、苏州织造兼浒墅关监督四德书的《重修浒墅关文昌阁记》。另外有四处残刻。结果碑刻在“大跃进”时代炼了钢铁。后来殿内留了一块残碑和一块匾额。

碑今天被保管在文昌阁一室内。这么保存是有原因的。1908年,光绪帝载湉给文昌阁亲笔题过一块匾“天开文运”。但在十年前,匾额被人偷去。钦瑞兴颇为惋惜,“光绪为什么题字,文字资料上并没有记载来历。”现在真迹没了。他当年拍了照片,无奈像素过低,也没法解读匾额上的小字了。

每当日暮时辰,华佗殿窗牖中可见斜阳挂于阳山巅,就此有了“日暮黛山”。华佗殿也有“闿阳楼”的美誉。

我们去的时候正当午,见不着日暮。但文昌阁确实有城楼那么个意思。绕到华佗殿后,从城墙上向下俯望,底下有陆路董公堤,水运大运河,确实有点执掌大局的感觉,但陡然间,影影绰绰走过一个老太太,带着条穿着衣服的泰迪犬,悠哉啊,晃眼就是一二百年啊。

运河上的新式大桥,将来可以坐桥上边休闲,边看往来运河的大船,也蛮好

运河依旧指方向

浒墅关一带昔日有八景,其中文昌风帆、渔庄夕照、南河榆荫、白荡菱歌这四景与运河有关。现在,统统只剩了一半儿。

文昌风帆,说运河里南来北往的农船、商船、鱼花运输船在浒墅关至枫桥的运河上穿梭往来不绝。河中鼓帆的,岸边停泊的,桅墙林立、动静相间、鳞次栉比。至现代轮机船取代帆船,文昌阁倒还在,风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渔庄夕照,说浒墅关一带运河辽阔,水面宽广,打渔为生的人家门口,斜阳西下,渔竿网桅映衬。人们不再以打渔为生,渔庄夕照也无从谈起了。

南河榆荫,南河是运河西岸的竹青塘支河,因在关卡南,叫作南河。南河也是依旧,桑榆早不成林。

至于白荡菱歌,白荡自古产白菱,大白荡就是高新区的大白荡生态公园,但今日水域只及当日三分之一。

在横塘,还留有驿亭,相当于运河上的旅馆,人们以水路南来北往,途径驿站可以上岸吃点东西,休息一下。横塘驿亭也是目前江南运河沿线仅存的一处邮驿遗迹,相当于过去水路速递中转站。

文昌阁附近应该还有三里亭、十里亭遗迹,但一时难以找到。三里亭、七里亭、十里亭,过去除了供行人、纤夫歇息以外,还供纤夫计算路程时用。从关署附近的张家桥开始,向南三里就是三里亭。七里、十里……都相当于标识。

今天,浒墅关段的运河走向仍旧与沪宁铁路平行。虽然水运与民用生活消费的关联不大,但人们只要沿着运河一路走,是不会迷路的。

猜你喜欢

文昌阁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昌阁 最潮的菜馆开在文庙旧址上
科甲挺秀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科甲挺秀
如泰运河谣
诗情画意运河赛 古往今来传奇在
运河倒影(外四首)
嘉峪关文昌阁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