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观察

2017-04-21唐隆

科技资讯 2016年36期

唐隆

摘 要:铁路提速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观察管理具有系统性的特征,难度较大,不仅要充分考虑各种外部影响因素,还必须保证管理者良好地展开相关工作,将每一个环节工作做好,贯彻落实好各项事宜。所以,目前铁路提速道岔病害整治管理人员亟待进一步确保铁路提速道岔病害的有效原因分析与整治观察,进而促进上述病害整治措施的优化和发展。

关键词:铁路提速 道岔病害 原因分析 整治观察

中图分类号:U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c)-0070-02

目前,铁路提速项目的管理程序较为复杂,同时涵盖的内容较多,应当在整個项目中对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观察等内容进行有效管理。在铁路提速项目中,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观察管理至关重要,必须经过该项措施道岔病害的整治和管理才能有序开展与运行。做好铁路提速道岔病害整治应当引进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升技术管理的水平,进而保证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观察的顺利开展。该文结合笔者经验,首先对铁路提速道岔病害进行原因分析,然后从道岔方向不良、道岔高低及水平不良、连接零件失效、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尖轨和基本轨侧磨、辙叉部分病害等方面,对铁路提速道岔病害的整治观察管理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1 铁路提速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

1.1 道岔方向不良的原因分析

(1)提速道岔上道都是线下组装,在封锁点内整组推移就位。 由于时间紧,急于开通线路,道岔横移就位时掌握不精确,容易造成道岔与前后线路的大方向不良,成为永久性的缺陷;(2)拨道方法不对,看道距离近,把整组道岔大方向拨跑,造成道岔大方向不良;(3)钢轨、尖轨硬弯,基本轨位置不正确,曲基本轨弯折点位置及弯折量不正确,使尖轨前端递减距离和方向难以保持,顶铁过长造成小方向不良。

1.2 道岔高低、水平不良的原因分析

提速道岔尖轨尖端与第二动程位置容易出现两种不良现象,即高低与水平。因为轨枕位置无法快速捣固,所以,直股护轮主轨处常常高撬,导致高低状态异常。 同时在钢筋混凝土轨枕作用下,起道量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捣固不能长久维持,同样会出现上述两种现象。

1.3 连接零件失效的原因分析

这是提速道岔频繁出现的一类问题。 一般会出现轨枕螺栓失效、垫板开裂等情况。 分析前一种情况可知,形成原因如下:(1)铺设期间,在撬棍等作用下导致轨枕孔内翻,拨、抬时导致螺纹遭到破坏;(2)没有按照养护规范处理,导致螺栓活动;(3)运营期间螺栓、螺纹两者拼单撞击,导致螺纹遭到破坏。

1.4 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的原因分析

同样是提速道岔频繁出现的问题之一,通常是因为基本轨方向、尖轨动程、电务调试等未能达到要求,导致尖轨无法贴实,所以与基本轨之间会出现缝隙。

1.5 尖轨和基本轨侧磨的原因分析

列车途经的侧向道岔位置容易出现这类问题,其中曲尖轨与直基本轨位置更加常见。 形成原因比较多,通常是尖轨、基本轨受到列车冲击后出现的,同时也会受到钢轨材料、车速等因素的影响。

1.6 辙叉部分病害的原因分析

道岔基础环节便是辙叉, 其稳定性与道岔性能直接相关,因此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基本如下:(1)空吊;(2)偏磨;(3)叉心掉块。

2 铁路提速道岔病害的整治观察

总的来说,现有提速道岔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比以前普通道岔有了很大的提高,养护维修工作量大大减少,但经过多年的运营,提速道岔病害逐年增多。 因此,如何及早发现病害、正确定性分析病害及对病害进行快速有效的整治,已成为维修养护单位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

2.1 道岔方向不良的整治观察

(1)道岔安装时,需要对所有部件规格尺寸进行确认,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如果发现异常,必须尽快维修、替换;铺设期间,必须将岔枕安放在规定位置,根据桩位使道岔纵、横方位全部整齐,然后进行铺设;(2)拨道过程中,与道岔间隔50~100 m,经过判断从正大方向起拔;(3)投入使用后,需要遵循先改再拔的原则,两者配合共同规范其方向。 实践操作中,改道过程必须限制基本轨间的距离,始终处在有效位置,接着去除轨离缝,确保转辙方向正常、稳定。

2.2 道岔高低、水平不良的整治观察

整治期间,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保证起道捣固符合要求,特别是转辙、辙叉这两个环节,必须密切关注捣固质量。 在起道过程中,必须确认道岔整体是否平顺,防止出现高撬,同时确认所有部件是否水平一致,在条件允许时应当选择机械捣固,如果是人工操作,必须注意每个位置的捣固质量,避免出现空吊板,如果胶垫不足,需要在基本轨、辙叉调整过程进行填充,如果高低、水平无法保持一致,不要从胶垫位置进行处理,使各个位置的状态一致。

2.3 连接零件失效的整治观察

整治期间,由于这种情况修复难度明显,所以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尽量规避这种情况。 铺设期间,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调节轨枕位置,在运输、配送以及安装岔枕时,对螺纹进行保护;检修期间,对螺栓加固处理,同时采取涂油形式实施保护。 维修设备的完善与改进,使过程更加高效、合理。

2.4 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的整治观察

整治期间,必须在现场进行调研分析,确认真正的原因,然后进行处理,解决方案如下:(1)重新设置基本轨方向,保证各个环节的平直,对其内侧进行磨平;(2)当直股没有问题时,需要重新设置基本轨之间的间距,符合规范要求;(3)基于电务改善尖轨动程,保证各个位置大、小一致。

2.5 尖轨和基本轨侧磨的整治观察

整治期间,主要针对尖轨进行相应处理:(1)全面微调,让四块顶铁更加稳定、紧密(间隙不得超过1 mm);(2)顶面出现飞边后,必须立即磨平,杜绝肥边;(3)配备减磨护轨,防止其侧面过度磨损。如果处在弯股基本轨中,其尖端必须配置减磨护轨。

2.6 辙叉部分病害的整治观察

(1)全面检查辙叉环节的道床,杜绝翻浆冒泥现象,始终正常排水;(2)对掉块位置重焊;(3)根据规范进行捣固,辙叉应当超出护轨,如果首尾接头处水平、方向等出现异常,立即进行处理;(4)固定扣件螺栓,满足扭矩要求。如果辙叉、接头出现飞边,立即磨平,确保叉心尖端侧面始终平滑。

3 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严格把好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观察的质量关,对病害整治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进而才能保证贯彻落实好铁路提速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观察管理。以上各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铁路提速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观察,因此,这项管理工程具有系统性的特征,难度较大,不仅要充分考虑各种外部影响因素,还必须保证管理者良好地展开相关工作,将每一个环节工作做好,贯彻落实好各项事宜。所以,目前铁路提速道岔病害整治管理人员亟待进一步处理好,并合理科学地控制铁路提速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观察问题,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观察的有效实施,进而促进上述病害整治的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传懿.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J].科技成果纵横,2011(3):58-59.

[2] 刘海荣.浅谈大准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和整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0):98-99.

[3] 李承君.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241.

[4] 张伟.铁路提速道岔的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J].科技信息,2012(27):308.

[5] 孙键.京广铁路提速地段道岔基床病害的换填整治[J].路基工程,2007(5):167-168.

[6] 孙亚青.关于高寒地区铺设使用提速道岔及无缝提速道岔的探讨[J].哈尔滨铁道科技,200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