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维权服务更加专业化

2017-04-21廖巧玲通讯员周靳胡文辉李瑜

工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服务团法律援助总工会

本刊记者_廖巧玲 通讯员_周靳 胡文辉 李瑜

让维权服务更加专业化

本刊记者_廖巧玲 通讯员_周靳 胡文辉 李瑜

1武汉市东西湖区某企业发生一起工伤纠纷,区总工会上门调解时企业表示“分文不给”。市总工会劳权法援服务团免费为工伤职工“打官司”,助其获得区仲裁委裁决:企业须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75329.6元,停工留薪期及病休期工资25088.16元,经济补偿金19466.13元。款项于近期全部到位。

工伤事故索赔难、特殊权益维护难、农民工工资讨要难……这些情况正成为基层弱势劳动者的“痛点”。鉴于此,武汉市总工会组建了职工劳动权益公益律师法律援助服务团,即劳权法援服务团,把专业法律人员送到劳动者身边。

据武汉市总工会法律和集体合同工作部负责人介绍,劳权法援服务团成员由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对职工服务工作有热情的专业律师和法律人士组成,同时吸纳了相关媒体的公益律师资源。截至目前,在服务团备案的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援助案达50余件。

2时间回溯到一年前。2016年2月1日,武汉市总工会主席办公会研究通过关于筹建劳权法援服务团的方案。

经过市总工会、市司法局和长江日报三方反复沟通、磋商、论证,明确了服务团的组织领导、工作职责等事项,并确定了一整套组建方案,于5月10日联合发文,正式成立劳权法援服务团。

5月30日,适逢《武汉市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一周年,三方共同为34名首批“团员”颁发聘书,为首批15个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授牌。新成立的服务团在市总工会举办首场咨询活动,引起多方关注。据了解,目前“团员”增加到100名。

根据安排,劳权法援服务团在武汉市总工会、市民之家及各区总工会设立15个工作站,作为公益律师固定轮值地点。按照就近、自愿原则,分派律师到相应区总工会,兼任所在区总工会职工法律服务团成员,并在所属区总工会工作站以轮流值班形式,开展相关服务。

随后,武汉市总工会出台《武汉市职工劳动权益公益律师法律援助服务团法律援助服务补贴办法》,支援律师为职工提供援助。近一年来,为全市13个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共提供21.72万元工作补助。

在此基础上,武汉市总工会努力通过中华全国总工会申请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家庭权益保障和未成年人法律援助。获批单位可为法律援助人员申领每案2000元不等的工作补贴,为全市职工法律援助工作提供辅助性资金支持。

3提升法治思维,是工会法治建设工作的要义。

积极加强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市委法治办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好对接,抓好落实。

针对市委法治办关于市直单位领导干部法治建设、法治惠民项目等工作部署,武汉市总工会主席办公室会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做到法治建设工作有方案、有落实、有督办、有工作轨迹印证。

结合本职工作,推出“工会说法”微信栏目和“送法到一线”活动,形成有工会特色的法治惠民工作项目。

将工会法治化建设纳入市总工会对下管一级工会的绩效考核。对各区总工会,不仅要求制定本级、本系统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实施方案,还要建立并实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

将依法管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委托开办法治与创新研修班,文化宫疗养院消防工程、信息化建设设备购置等凡涉及对外签署合同的事项,均交由常年法律顾问作合法性审查。两年来,市总工会常年法律顾问审查、修改市总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各项对外合同、协议和法律文书20余份,做到从经济、民事行为的源头规范办事、依法办事;参与处理相关法律事务5起,避免、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出具法律意见书3份,避免经济损失50余万元;解答法律咨询15次,解决法律疑难问题,纠正不当经济、民事行为。

武汉市劳权法援服务团成立现场,专业律师为咨询者提供法律服务

4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工作的基础。

面向全市征集的近3年160余件维权典型案例,印成百件劳动争议调解案例汇编;以案例为蓝本,在市总微信平台制作成《工会说法》栏目,每周发布一期;以 《劳资说法》电视节目形式,在电视台播出……

在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的进程中,武汉市总工会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重要举措。

2016年初,市总工会印发《关于在全市工会工作者和职工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启动了全市工会系统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成立“七五”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适应新媒体发展及职工“在网上”、“在手机里”的实际,构筑以武汉工会网、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的多元化、广覆盖的法治宣传体系。

借助省总工会开展的法治宣传主题活动,组织全市职工积极参与“农民工维权月微信答题”、“12.4国家宪法日微信答题”等,引导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

近3年来,每年3至6月,市总工会集中4个月时间开展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题的全市工会法律维权志愿服务活动。2016年,全市各区共开展法律援助进园区、进社区、进企业146次,进车间、进班组132次,工会法律顾问入企业服务162次。

此外,为发挥社会法律专业人才队伍在工会法治宣传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探索出“市总工会统筹、基层工会组织、劳权法援律师授课、法律援助经费买单”的模式,举办了50场“送法到一线”法律知识小讲堂活动。小讲堂活动选取在建筑工地、餐饮门店、生产园区等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点举办,精心挑选专业素质高、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请他们结合具体案例围绕《劳动合同法》、《劳动法》,重点讲授劳动关系认定、劳动合同解除、工伤认定及赔付、社会保险缴纳等等,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内容。

“日前,武汉市总工会再次对2017年工会法治宣传教育和职工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作出部署,通过法律讲堂到一线、法治宣传‘设摊点’、法律服务进企业三种主要形式在全市铺开。”武汉市总工会副主席黄开峰介绍说。

猜你喜欢

服务团法律援助总工会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在“试点”上为科技服务团“搭台”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法律援助的中国模式及改革
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的刚需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梁家河活动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安康活动掠影
什么是法律援助?
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欢迎您的加入
3.8万余名困难职工群众获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