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给父母

2017-04-20

山西教育·幼教 2017年4期
关键词:关键期家长老师

中国父母普遍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部分父母甚至认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中国父母什么时候开始承认教育的艰难呢?直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们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惶恐。

作为父母需要明白两点

1.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负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2.不要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永远无法弥补。

给父母的“8条建议”

1.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作为父母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说教。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于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婴儿”。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但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当众责骂、殴打的后果往往非常严重。对孩子的教育,最安全而又有效的方式,是应该在私下进行的,表扬可以公开,批评做到秘处,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方式如果不当,不但没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保护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任何人都需要获得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爱,二是安全。对孩子来说,他极度地渴望爱,又极度地渴求安全感。在爱与安全感两个要素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将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他的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是不行的,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是不够的,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猜你喜欢

关键期家长老师
“关键期”对0-3岁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启示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北汽姜德义: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务实深耕关键期
我心中的好家长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